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國紀年法

鎖定
民國紀年法是以中華民國成立為起始的紀年法,以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起始的紀年方法。當時規定與公元紀年法並行(也就是用公元紀年法不犯法)。但官方,個人檔案中多用民國紀年法。民國年換算——公元紀年減去1911,得出民國多少年。
中文名
民國紀年法
外文名
ROC annals law
解    釋
中華民國成立為起始的紀年法
創立時間
1912年1月1日

民國紀年法歷史

1911年10月10日,由孫中山等人領導的武昌起義爆發,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標誌着中國封建統治的結束,也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元年、新紀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從這一天開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了,後來中國國民黨為了紀念中華民國成立,中國國民黨便將1912年定為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即為民國元年元月元日
1949年10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標誌着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統治就此結束,國民黨也退踞台灣,中華民國覆滅。1949年9月27日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中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與世界同步接軌,使用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在大陸,中華民國(民國元年--民國38年)(也就是1912--1949年)所使用的民國曆法將永遠地停留在民國38年(也就是1949年)。
1949年,蔣介石以及國民黨戰敗後逃往台灣。在台灣繼續建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權。於是,國民黨便繼續使用民國曆紀年。

民國紀年法大事記

公元紀年
發生之事
民國元年元月元日
1912.01.01
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宣佈推行民國紀年法
民國2年10月10日
1913.10.10
民國4年12月12日
1915.12.12
袁世凱稱帝,改年號“洪憲”,取消民國紀年法
民國5年3月22日
1916.03.22
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繼續使用民國紀年
民國17年
1928
北伐軍攻克北京,改北京為北平,南京成為中華民國首都
民國20年9月18日
1931.09.18
“九·一八”事變發生
民國26年7月7日
1937.07.07
盧溝橋事變
民國26年12月13日
1937.12.13
南京大屠殺,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民國34年8月15日
1945.08.15
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勝利
民國34年10月10日
1945.10.10
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
民國35年5月
1946.05
國民黨還都南京
民國35年末
1946.11~12
民國37年8月19日
1948.08.19
金圓券發行
民國38年4月23日
1949.04.23
人民解放軍渡江,佔領南京、鎮江、常州等地
民國38年10月1日
1949.10.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國紀年法在大陸停止使用

民國紀年法轉換方法

民國紀年法轉換公元紀年法的方法:
民國紀年法年份+1911=公元紀年法年份
(例如:民國37年換算公元紀年,就是37+1911=1948,民國37年就是公元1948年。)
公元紀年法轉換民國紀年法的方法:
公元紀年法年份-1911=民國紀年法年份
(例如:公元1937年換算民國紀年,就是1937-1911=26,公元1937年就是民國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