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忠

(明朝將領)

鎖定
毛忠(1394年-1468年),原名哈喇,字允誠,蒙古族, [9]  祖籍在扒裏扒沙(今甘肅武威古浪縣)。永昌百户毛寶之子,明朝將領。 [10] 
毛忠自幼臂力過人,善於騎馬射箭,永樂十一年(1413年),襲父職,屢從明成祖北征,諸戰皆俘獲該地首領,累官至指揮同知。正統三年(1438年),從徵朵兒只伯,先登陷陣,立大功,升都指揮僉事。正統十年(1445年),進都指揮同知。次年,奉命將沙州衞遷入塞內,升都指揮使。正統十三年(1448年),毛忠率師入罕東,積功進都督僉事,賜名忠,充右參將,協守甘肅。 [9] 
景泰元年(1450年),因明廷中離間計,被逮至京師問罪,旋遣至福建,屢立戰功。英宗復辟後,召還,升都督同知,任左副總兵,鎮守甘肅。天順三年(1459年),進左都督。天順五年(1461年),抗擊蒙古孛來部數萬騎入掠,全師而還。天順七年(1463年),率兵破塞外諸部,封伏羌伯。成化四年(1468年),移師鎮壓固原(今寧夏固原)滿四起義,中流矢卒。 [9] 
允誠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蒙古人
出生日期
1394年
逝世日期
1468年
本    名
毛忠
爵    位
伏羌伯→伏羌侯(贈)
諡    號
武勇
原    名
哈喇

毛忠人物生平

毛忠家世出身

毛忠是蒙古族人,生於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根據鄧廷瓚作《伏羌伯贈伏羌侯諡武勇毛公忠傳》記載,毛忠的先世為蜀地人,至曾祖哈喇歹時遷居雍州武威縣(今屬甘肅),祖父刺國(一作拜都)率眾歸附明朝,隸籍蘭州,洪武九年(1376年)戰死。父親毛寶曾任總裏;永樂十一年(1413年),平定沙州(今甘肅敦煌)叛亂;永樂十二年(1414年),隨明成祖北征,授昭信校尉、永昌百户,贈右軍都督僉事。而據《明史·毛忠傳》,則只載其為西陲(甘肅)人,未提及祖籍。 [1] 

毛忠鎮守甘肅

毛忠臂力過人,善於騎射。二十歲時,代父領兵,隨徵至賀蘭山,生擒番王也先士於。
永樂二十二年(1424),隨從明成祖北征至半壁山荷賚,回衞甘州(今甘肅張掖)。
宣德五年(1430年),毛忠征討曲先叛寇散即思,追至恰思,擒斬鎖南朵兒只等,升任武毅將軍、永昌副千户
宣德八年(1433年),毛忠征討亦不剌山,擒獲偽少師昝卜至伯忽、偽知院乞察歹,升任武節將軍、永昌正千户。
宣德九年(1434年),毛忠出兵哨哈喇脱歡山,擒首領完者帖木兒等,升任宣武將軍、永昌衞指揮僉事
宣德十年(1435年)八月,策應鎮番等處。九月,在涼州(今甘肅武威)破阿台於三岔河,生擒偽千户土昇。十一月,征討黑山寇,擒獲賜朵兒別台,升任指揮同知 [2] 
正統二年(1437年),升任甘州右衞操備。
正統三年(1438年),毛忠隨從都督蔣貴征討朵兒只伯,追至兀魯乃,為首衝鋒,以七騎破陣奇功,升為昭毅將軍、陝西行都司都指揮僉事,賜銀碗、文綺。
正統七年(1442年),繕修沙州城堡,深得邊民信賴。正統九年(1444年),巡視北天、蒼毛目等處。
正統十年(1445年),毛忠以守邊之勞,進升為都指揮同知,並得到皇上賜姓。
正統十一年(1446年),毛忠隨從總兵官任禮收捕沙洲衞都督喃哥的部落,將他們遷到塞內,毛忠進升為都指揮使
正統十三年(1448年),毛忠率兵到罕東,生擒喃哥的弟弟偽祁王鎖南奔和他的部眾,他被升為右軍都督府僉事,這時才得賜名為忠。
正統十四年(1449年),哨接參將劉震軍馬至半截墩,遇敵奪獲被虜人畜甚眾,升任右參將,協助守甘肅。 [3] 

毛忠被誣貶閩

景泰元年(1450年)二月,領兵繕修高台城堡。毛忠讓其子毛佺入京奏事,毛佺授百户,回諭父子務必同心協力、盡忠報國。
當初毛忠從徵沙漠時,曾擒獲番僧加失領真獻給朝廷,明英宗赦免了他而不誅殺,後來加失領逃到瓦剌,為也先所用,恨毛忠,想陷害他,便宣傳説毛忠與也先交通。
禮部侍郎李實出使漠北,回來後説毛忠多次派使者與瓦剌來往。明代宗把他抓到京師,兵部審訊後,請求處以大辟之刑。代宗不許,僅將他貶往福建戴罪立功,官階照舊,令甘肅守臣將他的家屬遷到京師。毛忠居閩七年。
明英宗在塞外知道毛忠被貶之事,所以在他復辟後,立即把毛忠召回。而毛忠在福建也屢立戰功,於是升他為都督同知,充任左副總兵,協同總兵、西寧侯宋誠鎮守甘肅。毛忠在北京覲見英宗時,備受慰問,賜給玉帶、織金蟒衣。 [4] 

毛忠再受重用

天順二年(1458年),毛忠獲賜明甲、鳳翅盔繡春刀。賊寇大部隊入侵甘肅,巡撫芮釗上奏彈劾諸將領誤事之罪。部裏的意見認為毛忠功足以贖罪,對他置而不問。
天順三年(1459年),毛忠以在鎮番破賊之功,進升為左都督。
天順五年(1461年),孛來以數萬騎兵分別搶掠西寧、莊浪、甘肅等道,進入涼州。毛忠鏖戰一晝夜,矢盡力疲,而敵人來得更多,軍中將士都失色。毛忠意志更堅,他安撫將士,又殊死搏鬥。賊寇見終不可勝,而官軍援軍也到了,便撤兵而去,毛忠竟得全師而還。 [5] 
天順七年(1463年),永昌、涼州、莊浪塞外各番人多次製造邊患,毛忠與總兵官衞穎分頭討伐。毛忠先擊破了巴哇等大族。昝咂、馬吉思等族,別的將領攻不下的,毛忠又將其擊破。論功時,毛忠只得增加祿米一百石,而衞穎卻得世襲誥券,毛忠向朝廷提出意見,遂得封為伏羌伯。 [6] 

毛忠力戰殉國

主詞條:固原盜亂
成化四年(1468年),固原賊人滿四佔據石城造反。詔令毛忠移師討伐,與總督項忠等人夾攻賊人巢穴。毛忠由木頭溝直抵炮架山下,多有斬殺和俘獲。賊人稍稍退卻,毛忠親冒矢石連奪山北、山西兩峯。而項忠等軍也攻克了山的東峯,進到石城的東、西二門。賊人處境非常窘迫,相對號哭。突然起了濃霧,別的哨點起煙火報警,牽制了毛忠的部隊,賊人於是併力攻擊毛忠。毛忠力戰不已,被流矢射中而死,終年七十五歲。從子毛海、孫子毛鎧前來相救,也戰死。 [7]  之後追封伏羌侯,賜伯爵世襲誥券,諡號“武勇”。

毛忠歷史評價

張廷玉:忠為將嚴紀律,善撫士。 [8] 

毛忠人際關係

毛忠親屬

曾祖:哈喇歹,遷居雍州武威縣(今屬甘肅)。
祖父:刺國,一作拜都,率眾歸附明朝,隸籍蘭州,從徵哈密時戰死。
父親:毛寶,曾任總裏,參與平定沙州(今甘肅敦煌)叛亂,隨明成祖北征,授昭信校尉、永昌百户。死後獲贈右軍都督僉事。
長子:毛佺,曾任百户,天順二年(1458年)去世。
次子:毛儆,曾任百户
兒子:毛海,固原之戰時與毛忠一起戰死。
孫子:毛鎧,固原之戰時與毛忠一起戰死;毛鋭,先後鎮守湖廣、兩廣等地,官至太子太傅,多有戰功。

毛忠伯爵世系

毛忠之孫毛鋭襲封為第二代伏羌伯,之後毛江、毛漢、毛桓、毛承祚等相繼襲封伏羌伯爵位。 [8] 

毛忠史料索引

《伏羌伯贈伏羌侯諡武勇毛公忠傳》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 [8] 
參考資料
  • 1.    《明史·毛忠傳》:曾祖哈喇歹,洪武初歸附,起行伍為千户,戰歿。祖拜都從徵哈密,亦戰歿。父寶以驍勇充總旗,至永昌百户。
  • 2.    《明史·毛忠傳》:忠襲職時,年二十。膂力絕人,善騎射。常從太宗北征。宣德五年徵曲先叛寇,有功。八年徵亦不剌山,擒偽少師知院。九年出脱歡山,十年徵黑山寇,皆擒其酋。各進一官,歷指揮同知。
  • 3.    《明史·毛忠傳》:正統三年,從都督蔣貴徵朵兒只伯,先登陷陣,大獲,擢都指揮僉事。十年以守邊勞,進同知,始賜姓。明年,從總兵官任禮收捕沙洲衞都督喃哥部落,徙之塞內,進都指揮使。十三年率師至罕東,生縶喃哥弟偽祁王鎖南奔並其部眾,擢都督僉事,始賜名忠。尋充右參將,協守甘肅。
  • 4.    《明史·毛忠傳》:景泰初,侍郎李實使漠北,還言忠數遣使通瓦剌。詔執赴京。既至,兵部論其罪,請置大辟。景帝不許。請貶官,發福建立功。乃遣之福建,而官秩如故。令甘肅守臣徙其家屬京師。初,忠之徵沙漠也,獲番僧加失領真以獻。英宗赦不誅。後逃之瓦剌,為也先用。憾忠,欲陷之。遂宣言忠與也先交通,而朝廷不察也。英宗在塞外獨知之,比復辟,即召還。而忠在福建亦屢有斬馘功,乃擢都督同知,充左副總兵,鎮守甘肅。陛見,慰諭甚至,賜玉帶、織金蟒衣。
  • 5.    《明史·毛忠傳》:天順二年,寇大入甘肅,巡撫芮釗劾奏諸將失事罪。部議忠功足贖罪,置不問。三年以鎮番破賊功,進左都督。五年,孛來以數萬騎分掠西寧、莊浪、甘肅諸道,入涼州。忠鏖戰一日夜,矢盡力疲。賊來益眾,軍中皆失色。忠意氣彌厲,拊循將士,復殊死鬥。賊見終不可勝,而援軍亦至,遂解去。忠竟全師還。
  • 6.    《明史·毛忠傳》:七年,永昌、涼州、莊浪塞外諸番屢為邊患。忠與總兵官衞穎分討之。忠先破巴哇諸大族。其昝咂、馬吉思諸族,他將不能下者,忠復擊破之。論功,忠止增祿百石,而穎乃得世券。忠以為言,遂封伏羌伯。
  • 7.    《明史·毛忠傳》:成化四年,固原賊滿四據石城反。詔忠移師討之,與總督項忠等夾攻賊巢。忠由木頭溝直抵炮架山下,多所斬獲,賊稍卻。冒矢石連奪山北、山西兩峯,而項忠等軍亦克山之東峯。及石城東、西二門,賊大窘,相對哭。忽昏霧起,他哨舉煙掣軍,賊遂併力攻忠。忠力戰不已,為流矢所中,卒,年七十五。從子海、孫鎧前救忠,亦死。
  • 8.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6-16]
  • 9.    高文德主編.盧勳,史金波,白濱等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第359頁
  • 10.    明朝武將毛忠的故事  .永昌縣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