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亨

(毛詩的開創者)

鎖定
毛亨,生平不詳,毛遂的侄兒,秦末漢初學者,戰國末期趙國邯鄲人(今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 [1]  ,相傳是古文詩學“毛詩學”的開創者。 [2] 
據説他學《詩》於荀子,而其詩學傳自於子夏,曾作《毛詩故訓傳》,簡稱《毛傳》,以授侄子毛萇,世人稱之“大毛公”。創古文“毛詩學”。
別    名
大毛公
毛公
所處時代
戰國末年至西漢初年
民族族羣
漢族
主要成就
毛詩”的開創者
主要作品
《毛詩古訓傳》
本    名
毛亨
侄    子
毛萇(小毛公)

毛亨人物生平

毛亨師從荀子,是歷史上著名的大經學家。毛亨編纂註釋《毛詩訓詁傳》時,正趕上秦始皇焚書坑儒,毛亨深知李斯的為人,他用計謀害死了同門師弟韓非,再説毛亨收藏的《虞氏春秋》、《荀子》、《詩經》等書書籍較多,李斯絕不會輕易放過毛亨。
毛亨與毛萇雕塑(資料圖 圖源網絡) 毛亨與毛萇雕塑(資料圖 圖源網絡)
為避免《詩經詁訓集》被焚,他們暫時將詮註好的《詩經詁訓集(傳)》改名為《濰》。他便將《毛詩訓詁傳》傳於侄子毛萇。隨後,毛亨帶一部分毛氏族人逃到山東東武城,毛萇帶一部分族人遷到雞澤。西漢時,毛萇廣招生徒,傳授《詩經》(《毛詩訓詁傳》),河間獻王劉德封其為博士,史稱“小毛公”, 兩人“300篇之義,炳如日星”,享奉文廟。“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蒹霞蒼蒼,白露為霜”、“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治世之音安以樂,亂世之音怨以怒,亡國之音哀以思,從《詩經》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毛亨人物成就

據稱毛亨的詩學傳自子夏,作《毛詩古訓傳》,傳授毛萇。時人謂毛亨為大毛公,毛萇為小毛公。古時有四家為《詩經》作注。齊、魯、韓三家,齊詩出自齊人轅固魯詩出自魯人申培韓詩出自燕人韓嬰,三家都是今文詩,而毛詩是古文詩,所以説毛詩更為接近原本。三家詩雖然在漢武帝時代被立為官家正統,但是毛詩通過民間講學逐漸佔據了上風,使得三家從西晉到宋先後失傳,現僅存《韓詩外傳》六卷。鄭玄作箋、孔穎達作疏,成就了《毛詩正義》。

毛亨家族成員

《廣韻》一書説:“周武王毛公,後以為氏。本居鉅鹿,避仇滎陽。漢毛亨治詩,作訓詁傳,以授從子萇。時稱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 [2] 
這就明確説明毛萇是毛亨的侄子,這和雞澤羣眾口碑相傳的“毛萇是毛亨的侄兒,毛亨毛萇編纂《詩經》,著作《毛傳》《毛詩》的情況是大體相同的。從《毛藻墓誌銘》上證實毛遂、毛萇是一家子,是雞澤人;《廣韻》説毛萇是毛亨的侄子,這説明毛遂、毛亨、毛萇是一家子,他們都是雞澤人。 [2] 

毛亨史書記載

  • 清光緒七年(1881年)湖南韶山二修族譜《源流記》記載:自毛亨、毛萇注經訓詁,西河遺派,固深且遠矣。
  • 《雞澤縣誌》記載毛遂、毛亨、毛萇都是雞澤人。所以韶山毛氏是雞澤毛亨、毛萇的後人。 [3] 

毛亨毛氏故里

參見:毛遂故里
2008年,中國毛氏研究會給邯鄲市雞澤縣政府頒發證書,確認邯鄲雞澤是毛遂故里,韶山毛氏是雞澤毛遂的直系後裔。而邯鄲雞澤以“毛”命名的僅此一村,這表明毛官營即毛遂故里得到確認。雞澤毛遂、毛萇與湖南韶山毛氏一脈相傳,雞澤毛遂是韶山毛氏先祖。 [4] 

毛亨後世紀念

毛亨研究會

雞澤縣作為《詩經》發源地,成立詩經學會既是傳承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又是文以載道,以文化人重要之舉,充分體現了雞澤縣委、縣政府對文化工作的重視,樹立了“文化就是生產力”的先進理念。 [5] 

毛亨宗祠

參見:毛氏宗祠

毛亨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