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母夜叉

(兇惡的婦人)

鎖定
“母夜叉”即夜叉婆,意指性格兇悍的婦人。例如四大奇書之一《水滸傳》中的孫二孃就被稱作母夜叉。
中文名
母夜叉
外文名
Female Yaksha
別    名
夜叉婆
含    義
兇惡的婦人
代    表
孫二孃
出    處
《水滸傳》

目錄

母夜叉簡介

“母夜叉”是一個不雅叫稱,用來針對個性野蠻的女性。
關於“夜叉”的人物,如在杭州的瓦子勾欄裏曾風靡一時的“小説”話本《楊温攔路虎傳》中的相撲高手李貴的綽號便是“山東夜叉”。又據《西湖遊覽志餘》第二十卷所記,每當霜降之日,西湖蘇堤上便有精彩紛呈的馬戲表演,其中一個節目叫“夜叉探海”。
明代杭州人陸人龍型世言》第九回還對“夜叉”的形象作了這樣的描繪:“只聽得林子背後,風起,跳出一個夜叉來,但見:兩角孤峯獨聳,雙睛明鏡高懸,硃砂鬢髮火光般,四體猶如藍靛,臂比剛鈎更利,牙如快刀猶,吼聲雷動小春天,行動一如飛電。”
母夜叉一名的來源被認為是《水滸傳》,該頭銜的主人是孫二孃。她的父親叫孫元,綽號也是夜叉,不過是“山夜叉”。

母夜叉夜叉

夜叉(Yaksa),本義“以鬼為食的神”,意譯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等。
夜叉原本是印度神話的一種神怪,後來被佛教吸收,並且流傳到中國,成為天龍八部之一。
印度神話中,夜叉是半神,有關其來源,説法不一。據《毗濕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剎同時由梵天腳掌生出,但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害人的羅剎不同,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稱為“真誠者”。
夜叉有男女之別。男性夜叉(Yaksa)形象多變,有時被描述為迅速、怖人的武士,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然而女性夜叉(Yakshini)卻是十分貌美,有時手攀娑羅樹枝條,一般被描繪為有着面貌端正,豐乳、圓臀、長腿的美女,而並非如中國人所想的醜陋兇惡的“母夜叉”。 [1] 

母夜叉孫二孃

孫二孃,小説《水滸傳》中人物,梁山108將之一。從小跟父親攔路搶劫,結親後同丈夫張青在孟州道十字坡一起經營黑店,殺了人賣人肉饅頭魯智深武松路過他們店時,都險遭毒手,但都不打不相識,和張青結為兄弟。孫二孃後來和張青一起上梁山,主持梁山西山酒店,打探消息。受招安後,在征討方臘中,攻清溪時被杜微飛刀殺死。死後加封旌德郡君
書中對她的描述:
眉橫殺氣,眼露兇光。
轆軸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腳。
厚鋪着一層膩粉,遮掩頑皮;
濃搽就兩暈胭脂,直侵亂髮。
紅裙內斑斕裹肚,黃髮邊皎潔金釵
釧鐲牢籠魔女臂,紅衫照映夜叉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