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標誌設計

(201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標誌設計》是2010年8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昕。
中文名
標誌設計
別    名
Logo design
作    者
王曉昕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8月1日
頁    數
128 頁 [1] 
定    價
36 元
ISBN
9787301175460

標誌設計內容簡介

本書在強調“厚基礎、強能力”,堅持“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教育教學思想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工學結合、學做一體”互動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規律,在培養學生基礎設計能力的同時,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標誌設計》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首先通過項目實踐引領學生找到標誌設計的設計狀態,體驗和參與標誌設計的實踐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瞭解工作流程,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其次,通過將各個基礎知識點融入具體項目實踐中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在瞭解和掌握標誌設計具體操作的同時,提升“軟實力”,強調基礎在實踐中的運用,為學生設計生涯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標誌設計》既可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設計師案頭的參考資料。 [1] 

標誌設計作者簡介

主編
王曉昕,1981年生於山西陽泉,現任教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講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商業史學會會員、北京商業史學會理事、北京工藝美術學會會員。2004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獲學士學位;2007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
參編
易小湘、李萬軍、何先球、李 菁、張 磊

標誌設計目錄

標誌設計的前期準備
第一節 認知標誌設計項目的工作
第二節 圖形訓練——圖形的創意與構思習題
項目一 產品類標誌設計
第一節 精品賞析
第二節 項目綜述
第三節 項目要求
第四節 操作步驟
第五節 項目小結
第六節 課後訓練
項目二 企業類標誌設計
第一節 精品賞析
第二節 項目綜述
第三節 項目要求
第四節 操作步驟
第五節 項目小結
第六節 課後訓練
項目三 文化類標誌設計
第一節 精品賞析
第二節 項目綜述
第三節 項目要求
第四節 操作步驟
第五節 項目小結
第六節 課後訓練
項目四 公共類標誌設計
第一節 精品賞析
第二節 項目綜述
第三節 項目要求
第四節 操作步驟
第五節 項目小結
第六節 課後訓練
項目五 個人類標誌設計
第一節 精品賞析
第二節 項目綜述
第三節 項目要求
第四節 操作步驟
第五節 項目小結
第六節 課後訓練
參考文獻
後 記

標誌設計特色創新

本書的特色和創新點在於:突破了以往以“學科制”教學模式為主的教學方法和課程建設思路,探尋一條具有“職業教育”特色、以“厚基礎、強能力”“工學結合、學做一體”為指導思想的教學和課程組織形式。
1. 教材結構按照項目縱向排列——加強教學針對性和連貫性:
本書編寫依據企業設計實踐流程,聘請企業人員參與編寫,一改傳統學科制教育中課程設置按照知識點的排列為依據的方法,而採用以項目的分類與性質作為課程排列的依據,按照不同性質的標誌類型設置出不同的標誌設計項目,以真實的標誌設計案例作為課程結構的主幹,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於實際,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
2. 基礎知識點靈活、巧妙的融入項目——加強教學的豐富性和完整性:
本書的內容並不僅僅是與項目相關的方法、流程等等,同時包含學生未來職業活動所需的最基本、最常用的理論知識。在這裏我們將基礎知識點分類、分重點編入各個實踐項目的章節之中,在實踐中具體的演練,這樣使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使學習者對於知識點之間的關係一目瞭然。
3. 注重基礎與專業、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係——拓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教材的編寫注重在知識點與項目之間的有機穿插、組合,有意識、有目標的選擇知識點與知識點的合理搭配,選擇不同的知識點應該出現在什麼樣的項目中。

標誌設計教學效果

本教材及教輔材料、製作的電子課件均經歷了3年的研究與實踐,反覆討論、反覆修改,較為成熟,受到同行專家的好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全國著名標誌設計專家陳楠先生為本書專業序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藝術家王培波先生為本書撰寫鑑定材料。
教材於2010年8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短短1年時間,已經被多所本科及高職藝術設計院校使用,並將準備再版。使用該教材的標誌設計課程於2010年3月被推薦參加全國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精品課程交流,引起很大反響,帶動了學院的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的教學改革,併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教材以“項目導向、學做一體”為原則,緊密結合高職高專實際情況,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的創造性改革,對標誌設計現有課程體系整體結構進行了優化,形成了一種反映時代要求的全新課程體系。積極採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開發了多媒體教學課件,形成了鮮明特色。成果具有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對其他相關專業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鑑和示範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