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植物學

(南京農業大學提供的慕課)

鎖定
植物學是南京農業大學於2017年9月26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課程,是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教育部新世紀網絡課程工程建設項目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為強勝、宋小玲、崔瑾、陳世國、胡金良、戴偉民、李新華、孫建雲、張裕、張紫剛、劉宇婧等。據2020年11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7次。 [1-2] 
植物學共10個模塊,包括緒論,植物細胞,種子與幼苗,植物組織,營養器官-根,營養器官-莖,營養器官的整體性,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生殖器官-花,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等內容。 [3] 
中文名
植物學
授課平台
中國大學MOOC
授課教師
強勝、宋小玲、崔瑾、陳世國、胡金良、戴偉民、李新華、孫建雲、張裕、張紫剛、劉宇婧等
提供院校
南京農業大學
類    別
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開課時間
2017年9月26日(首次)

植物學課程性質

植物學課程定位

植物學是一門介紹植物相關內容的理學類課程,是大學本科生物科學專業的基礎課,是植物生理學、微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學、植物組織培養、植物資源學等課程的基礎。 [3-5] 

植物學適應專業

植物學課程適用生物科學類專業進行學習。 [3] 

植物學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7年9月26日—2017年12月26日
強勝、宋小玲、王慶亞、崔瑾、陳世國、胡金良、李新華、戴偉民、孫建雲、張裕、劉琳莉、張紫剛、成丹
-
3944人
第2次開課
2018年3月5日—2018年6月25日
強勝、宋小玲、王慶亞、崔瑾、陳世國、胡金良、李新華、戴偉民、孫建雲、張裕、劉琳莉、張紫剛
2-4小時每週
3794人
第3次開課
2018年9月25日—2019年107日
4小時每週
5201人
第4次開課
2019年3月4日—2019年6月30日
3647人
第5次開課
2019年10月14日— 2020年1月4日
強勝、宋小玲、王慶亞、崔瑾、陳世國、胡金良、李新華、戴偉民、孫建雲、張裕、張紫剛
6057人
第6次開課
2020年2月17日—2020年6月14日
強勝、宋小玲、崔瑾、陳世國、胡金良、戴偉民、李新華、孫建雲、張裕、張紫剛、劉宇婧
2-4小時每週
8713人
第7次開課
2020年10月09日— 2021年1月22日
待定
注:以上內容來源 [1-3]  [6-9] 

植物學課程簡介

植物學共10個模塊,分為緒論,植物細胞,種子與幼苗,植物組織,營養器官-根,營養器官-莖,營養器官的整體性,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生殖器官-花,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具體包括植物的多樣性、植物學簡史及發展動態、學習植物學的目的和方法等內容。 [1-2] 

植物學課程大綱

  • 第1次開課
《植物學》(I
《植物學》(II
理論課:共3次,每次2學時,共6學時,
第一次:引言。如何利用網絡自主學習(開學第一週)
第二次:營養器官(營養器官結束後進行)
第三次: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結束後進行)
實驗課共12次課,每次2學時, 共24學時
第一次:多媒體互動、顯微鏡的使用,第一章 植物細胞
第二次:第二章 種子和幼苗
第三次:第三章 植物組織
第四次:第四章 營養器官-根
第一節 功能與經濟利用
第二節 根和根的形態類型
第三節 根尖初生生長與根初生結構
第五次:第四章 營養器官-根
第四節 雙子根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
第五節 側根發生
第六節 根瘤與菌根
第六次:第五章 營養器官-莖
第一節 莖的性質、生長習性及其主要功能
第二節 芽與枝條
第三節 莖尖的結構
第四節 莖的初生結構
第七次:第五章 營養器官-莖
第五節 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生長和次生結構
第六節 單子葉植物莖的結構特點
第八次:第六章 營養器官-葉
第九次:第七章 營養器官的變態
第十次:第八章 生殖器官-花
第一節 花的組成及在發育上的意義;
第二節 花芽分化
第三節 雄蕊的發育
第十一次:第八章 生殖器官-花
第四節 雌蕊的發育
第五節 開花與傳粉
第十二次:第九章 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
理論課共3次,每次2學時,共6學時
第一次:植物分類及類羣(類羣學習期間)
第二次: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結束後進行)
第三次:植物的起源與演化(學期結束前)
實驗課:每次課2學時,共13次課,共24學時
第一次:實驗規範、作業要求、解剖鏡的使用
第十章 植物類羣及分類,
第一節 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
第二次:第十章 植物類羣及分類
第二節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低等植物(藻類、菌類和地衣)
第三次: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第三節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高等植物 (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第四次: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第三節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高等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第五次: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形態學基礎知識 (營養器官)
第六次: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形態學基礎知識 (生殖器官)
第七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科、毛茛科、薔薇科
第八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楊柳科、石竹科、唇形科、十字花科
第九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桑科、豆科、大戟科、錦葵科
第十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葫蘆科、傘形科、胡桃科、菊科
第十一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單子葉植物綱,旋花科、芸香科、茄科、澤瀉科
第十二次: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蘭科、禾本科、莎草科
注:以上內容來源 [1] 
  • 第2次開課
植物學(II)
理論課共3次,每次2學時,共6學時
第一次:植物分類及類羣(類羣學習期間)
第二次: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結束後進行)
第三次:植物的起源與演化(學期結束前)
實驗課:每次課2學時,共13次課,共24學時
第一次:實驗規範、作業要求、解剖鏡的使用
第十章 植物類羣及分類,
第一節 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
第二次:第十章 植物類羣及分類
第二節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低等植物(藻類、菌類和地衣)
第三次: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第三節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高等植物 (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第四次: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第三節 植物界的基本類羣 高等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第五次: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形態學基礎知識 (營養器官)
第六次: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形態學基礎知識 (生殖器官)
第七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科、毛茛科、薔薇科
第八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楊柳科、石竹科、唇形科、十字花科
第九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桑科、豆科、大戟科、錦葵科
第十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葫蘆科、傘形科、胡桃科、菊科
第十一次: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單子葉植物綱,旋花科、芸香科、茄科、澤瀉科
第十二次: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蘭科、禾本科、莎草科
注:以上內容來源 [6] 
  • 第3至6次開課
01
第一章 緒論
1.1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植物學
1.2 植物在自然界及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3 植物的多樣性
1.4 植物學簡史及發展動態
1.5 學習植物學的目的和方法
單元測驗:第一章 緒論
單元作業: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植物細胞
植物細胞概述
單元測驗:第二章 植物細胞
單元作業:第二章 植物細胞
第三章 種子與幼苗
種子的基本結構
單元測驗:第三章 種子與幼苗
單元作業:第三章 種子與幼苗
第四章 植物組織
4.1 植物組織的概念
4.2 分生組織
4.3 薄壁組織、保護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及分泌
單元測驗:第四章 植物組織
單元作業:第四章 植物組織
第五章 營養器官-根
5.1功能與經濟利用
5.2根和根系的形態類型
5.3根尖初生生長與根初生結構
5.4雙子葉植物根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
單元測驗:第五章 營養器官-根
單元作業:第五章 營養器官-根
第六章 營養器官-莖
6.1莖的基本形態
6.2莖尖的結構
6.3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結構
6.4 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
6.5 單子葉植物莖的結構特點
單元測驗:第六章 營養器官-莖
單元作業:第六章 營養器官-莖
第七章 營養器官-葉
7.1葉的生理功能
7.2葉的形態和組成
7.3葉的發生和生長
7.4葉的結構
7.5葉的衰老與脱落
單元測驗:第七章 營養器官-葉
單元作業:第七章 營養器官-葉
第八章 營養器官的變態
營養器官的變態
單元檢測:第八章 營養器官的變態
單元測驗:第八章 營養器官的變態
第九章 生殖器官-花
9.1花的組成及其在發育上的意義
9.2花芽分化
9.3雄蕊的發育與結構
9.4雌蕊的發育和結構
9.5開花與傳粉
9.6受精
單元測驗:第九章 生殖器官-花
單元作業:第九章 生殖器官-花
第十章 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
10.1種子的發育
10.2果實的發育和結構
單元測驗:第十章 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
單元作業:第十章 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
第十一章 植物類羣及分類
11.1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
11.2植物界的基本類羣概述
11.3藻類植物
11.4菌類植物
11.5地衣植物
11.6苔蘚植物
11.7蕨類植物
11.8裸子植物
單元測驗:第十一章 植物類羣及分類
單元作業:第十一章 植物類羣及分類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形態學基礎知識
12.1莖的性質、莖的生長習性
12.2葉的形態類型
12.3植物的花
12.4果實
單元測驗: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形態學基礎知識
單元作業: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形態學基礎知識
13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
13.1木蘭科、毛茛科、薔薇科
13.2楊柳科、石竹科、唇形科、十字花科
13.3桑科、豆科、大戟科、錦葵科
13.4葫蘆科、傘形科、胡桃科、菊科
13.5旋花科、芸香科、茄科
單元測驗: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
單元作業: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雙子葉植物綱
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單子葉植物綱
澤瀉科、百合科、蘭科、禾本科、莎草科
單元測驗: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單子葉植物綱
單元作業: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單子葉植物綱
第十五章 植物起源與系統演化
15.1植物的起源與演化規律
15.2植物營養體的演化
15.3植物分類與系統學研究的進展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2]  [7-9] 
  • 第7次開課
緒論
1.1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植物學
1.2 植物在自然界及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3 植物的多樣性
1.4 植物學簡史及發展動態
1.5 學習植物學的目的和方法
單元測驗:第一章 緒論
單元作業: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植物細胞
植物細胞概述
單元測驗:第一章 植物細胞
單元作業:第一章 植物細胞
第二章 種子與幼苗
種子的基本結構
單元測驗:第二章 種子與幼苗
單元作業:第二章 種子與幼苗
第三章 植物組織
3.1 植物組織的概念
3.2 分生組織
3.3 薄壁組織、保護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及分泌結構
單元測驗:第三章 植物組織
單元作業:第三章 植物組織
第四章 營養器官-根
4.1功能與經濟利用
4.2根和根系的形態類型
4.3根尖初生生長與根初生結構
4.4雙子葉植物根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
單元測驗:第四章 營養器官-根
單元作業:第四章 營養器官-根
第五章 營養器官-莖
5.1莖的基本形態
5.2莖尖的結構
5.3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結構
5.4 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
5.5 單子葉植物莖的結構特點
單元測驗:第五章 營養器官-莖
單元作業:第五章 營養器官-莖
第六章 營養器官-葉
6.1葉的生理功能
6.2葉的形態和組成
6.3葉的發生和生長
6.4葉的結構
6.5葉的衰老與脱落
單元測驗:第六章 營養器官-葉
單元作業:第六章 營養器官-葉
第七章 營養器官的整體性、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
營養器官的變態
單元檢測:第七章 營養器官的變態
單元測驗:第七章 營養器官的變態
第八章 生殖器官-花
8.1花的組成及其在發育上的意義
8.2花芽分化
8.3雄蕊的發育與結構
8.4雌蕊的發育和結構
8.5開花與傳粉
8.6受精
單元測驗:第八章 生殖器官-花
單元作業:第八章 生殖器官-花
第九章 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
9.1種子的發育
9.2果實的發育和結構
單元測驗:第九章 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
單元作業:第九章 種子發育與果實的發育與受精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3] 

植物學課前預備

  • 學習資料
植物學課程使用的主教材為強勝主編的《植物學(第2版)》,輔教材為其他作者編寫的《植物學》。 [3] 
書名
作者
ISBN
出版時間
出版社
強勝
9787040450293
2017年2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學(第二版) 》上冊
陸時萬、徐祥生、沈敏健
9787040543148
2020年7月
《植物學(第二版) 》下冊
吳國芳、馮志堅、馬煒梁、周秀佳、郎奎昌、胡人亮、王策箴、李茹光
9787040545937
2020年8月
葉創興
9787040391527
2014年9月
植物學
馬煒梁
9787040427776
2015年8月
《植物學(第三版)》
李揚漢
9787532385027
2015年2月
上海科技出版社
《植物學》
胡金良、李新華
9787565504402
2012年1月
中國農業出版社
(注:以上內容來源 [3]  [10-14] 

植物學課程目標

通過加強自主的基本實驗觀察和操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 [3] 

植物學所獲榮譽

2018年,植物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15] 

植物學教師簡介

授課教師均來自南京農業大學,其中強勝、宋小玲、崔瑾為教授,陳世國、胡金良、戴偉民、李新華、孫建云為副教授,張裕、張紫剛為講師。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