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棒錘瓜

鎖定
棒錘瓜,攀援草本,莖細長,多分枝。為葫蘆科棒錘瓜屬下的一個植物種。
中文名
棒錘瓜
拉丁學名
Neoalsomitra clavigera (Wall.) Hutch.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葫蘆目
葫蘆科
棒錘瓜屬
棒錘瓜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藏瓜族
亞    族
翅子瓜亞族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廣東、廣西、台灣等省及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

棒錘瓜形態特徵

棒錘瓜整體

棒錘瓜線稿圖 棒錘瓜線稿圖
攀援草本。 [2-3] 

棒錘瓜

莖細長,多分枝,具縱稜及槽,被短柔毛或近無毛。 [2] 

棒錘瓜

葉片膜質或薄紙質,鳥足狀,具5小葉;葉柄長1.5-2釐米,具條紋,被短柔毛;小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間小葉長7-14釐米,寬3-5.5釐米,側生小葉較小,先端漸尖,基部鈍,有時具2腺體,全緣,上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短柔毛,餘無毛,側脈4-5對,弧曲上升,網結,兩面稍凸起,細脈網狀;小葉柄細,長0.5-1釐米,密被短柔毛。卷鬚細長,疏被短柔毛,近頂端2歧。 [2] 

棒錘瓜

雌雄異株 [2] 
雄花排列成腋生圓錐花序,金字塔形,多分枝,長20釐米,主軸和側軸細,具縱條紋,被短柔毛,側軸基部具鳥足狀5小葉;花梗毛髮狀,長5-8毫米,疏被短柔毛狀紅色腺體;小苞片鑽狀披針形,長1-2毫米,密被短柔毛。 [2] 
花萼筒短,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疏被長硬毛狀柔毛;花冠輻狀,白色,5深裂,裂片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急尖,外面密被短柔毛;雄蕊5,分離,花絲長約8毫米,外彎,花葯卵形,徑約0.5毫米。 [2] 
雌花組成較小的圓錐花序,花萼與花冠同雄花;子房近圓柱形,長約10毫米,被短柔毛,花柱3,柱頭2裂。 [1] 

棒錘瓜

蒴果圓柱形,長4-6.5釐米,徑1.5-2釐米,綠色,被短柔毛,頂端截形,基部鈍,成熟時頂端開裂,具種子多數。 [2] 
種子狹卵形,邊緣具5-7個粗尖齒,黃褐色,長10毫米,寬6毫米,中央凸起,具皺褶,頂端具1膜質、長約15毫米的翅。 [2] 
花期9-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4月。 [2] 

棒錘瓜生長環境

棒錘瓜生於海拔550-840 (-1600) 米的溝谷雨林或次生林中、灌叢中,喜潮濕。 [1] 

棒錘瓜分佈範圍

棒錘瓜產於雲南、廣東、廣西和台灣等省區。分佈於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半島和菲律賓。 [1] 

棒錘瓜主要價值

【出 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Sài Jīn Gānɡ
【英文名】Entireleaf Neoalsomitra
【來 源】為葫蘆科植物棒錘瓜的塊根。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採,而以秋季藤蔓枯萎前採挖者佳,切片,曬乾。
【性味】味苦;澀;性寒

棒錘瓜功能主治

賽金剛為葫蘆科植物棒錘瓜的塊根。全年可採,而以秋季藤蔓枯萎前採挖者佳,切片,曬乾。
清熱解毒;止痛。主菌痢;腸炎;胃炎;咽喉炎;腮腺炎;牙周炎;暴發火眼;扁桃體炎;高熱;尿路感染

棒錘瓜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煎湯,6-9g;或研末,每次0.6-1.2g。

棒錘瓜臨牀應用

治療菌痢,腸炎,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牙周炎,暴發火眼,泌尿道感染,膿腫,外傷等30餘種疾病計420例。結果治癒328例(78%),好轉80例(19.1%),無效12例(2.9%)。以對消化、呼吸系統疾病療效較為顯着,對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扁桃體炎效果最為滿意。顯效時間一般 1-3天,療程2-7天。用法:將曲蓬洗淨,切片蒸熟後曬乾,研粉內服,每次 1-4分,每日2-3次,小兒酌減。對扁桃體炎、牙周炎等疾病採用含服法,見效輕快;對外傷、瘡癤等外科疾病,內服同時可配合外敷。治程中一般無副作用,但多服時會有噁心、腹瀉現象。凡屬寒性疾病不宜應用。心臟病患者應慎用。

棒錘瓜各家論述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消炎殺菌,收斂止痛。治菌痢,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脘腹痛,腹瀉,尿路感染,高熱,咽喉炎,扁桃體炎,便血,神經衰弱
摘錄自《中華本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