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扁桃體炎

鎖定
扁桃體炎是一種常見的上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且感染源容易積存於扁桃體內。此疾病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發病率高,在春秋兩季尤為常見。高危人羣主要包括兒童和青少年。
扁桃體炎的主要症狀包括髮熱、咽部疼痛、吞嚥困難等,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睡眠與呼吸。急性扁桃體炎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常伴隨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病毒所致扁桃體炎通常無需藥物治療,兩週內可恢復。細菌所致扁桃體炎,應儘早使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以避免後續併發症。嚴重的慢性扁桃體炎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需嚴格按照醫囑,即使出現症狀完全消失,也必須完成整個療程,以確保感染完全清除。
未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的扁桃體炎可能會產生各種併發症,如鼻炎鼻竇炎或者咽炎等。嚴重的併發症如風濕性心臟病急性腎小球腎炎等也有可能發生。扁桃體炎的預後取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情況,通常情況下,及時且正確治療的扁桃體炎,預後良好。
中醫病名
扁桃體炎
外文名
tonsillitis
就診科室
內科、感染科、耳鼻咽喉科
多發羣體
兒童及青少年
常見病因
各種致病微生物感染,包括感染因素、免疫因素、鄰近器官的急性炎症等
常見症狀
發熱、咽部不適、咽部疼痛,甚至吞嚥、呼吸困難
傳染性
傳播途徑
細菌和病毒
相關藥物
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物,糖皮質激素

扁桃體炎病因

扁桃體炎形成的原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感染因素、免疫因素、鄰近器官的急性炎症等,細菌和病毒積存於扁桃體窩引起該病。扁桃體炎還可繼發於某些急性傳染病,如猩紅熱麻疹流感等。

扁桃體炎發病原因

  • 感染因素
急性扁桃體炎的主要致病菌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其他常見細菌(如非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一些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寄生蟲(如弓形蟲)也可引起該病,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較多見。
  • 免疫因素
當全身或局部免疫力降低時,病原體侵入體內或原有病原體大量繁殖則可致病。
  • 鄰近器官的急性炎症
急性咽炎鼻炎、口底炎症等蔓延而累及齶扁桃體
  • 繼發於某些急性傳染病
如猩紅熱、白喉、流感、麻疹等。

扁桃體炎誘發因素

當機體抵抗力因寒冷、潮濕、過度勞累、體質虛弱、煙酒過度、有害氣體刺激等因素降低時,易誘發該病。

扁桃體炎症狀

扁桃體炎根據病程不同,主要表現為發熱、咽部不適、咽部疼痛,甚至吞嚥、呼吸困難。

扁桃體炎典型症狀

  • 急性期
起病急,畏寒、高熱,可達39~40℃,可有嘔吐、昏睡、食慾不振以及全身痠痛等症狀。
局部可有咽痛,吞嚥時尤為明顯,甚至因畏懼疼痛不敢吞嚥,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幼兒常因不能吞嚥而拒食哭鬧。
説話含糊不清,部分患者因扁桃體過度腫大而影響呼吸,妨礙睡眠。
  • 慢性期
患者平素有咽痛和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史。非發作期通常自覺症狀少,部分患者可有咽乾和不適,但多輕微。若扁桃體隱窩內存有乾酪樣或豆渣樣腐敗物,伴厭氧菌感染,則可能出現口臭。
扁桃體隱窩內的膿栓一經排出,可能被患者嚥下,刺激胃腸道,出現一系列症狀。
若隱窩內細菌產生的毒素被機體吸收,有時可產生全身反應,表現為消化不良、低熱、乏力、頭痛等。

扁桃體炎伴隨症狀

扁桃體炎可伴隨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扁桃體炎就醫

若患者感覺像是感冒,有流鼻涕、鼻塞、打噴嚏和咳嗽等症狀,則很可能是由病毒引起,而病毒所致扁桃體炎一般無需藥物治療即可痊癒,可觀察等待;若患者突發高熱、頸部淋巴結腫大、頭痛、嚴重吞嚥困難等提示細菌感染引起的扁桃體炎,需及時至醫院就診,接受抗生素等相關治療。

扁桃體炎就診科室

可去內科、感染科、耳鼻咽喉科就診,小兒患者可去兒科就診。

扁桃體炎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
急性扁桃體炎患者可見咽部黏膜瀰漫性充血,扁桃體及兩齶弓最為明顯。
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患者扁桃體充血、腫脹,表面無膿性分泌物。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者扁桃體表面可見黃白色點狀濾泡,或扁桃體隱窩口處可見黃白色膿點,有時滲出物可融合成膜狀,部分患者頜下淋巴結常腫大、壓痛。
部分慢性扁桃體炎患者可觀察到扁桃體和舌齶弓慢性充血。擠壓舌齶弓時,扁桃體隱窩內有時可見黃白色乾酪樣或豆渣樣點狀物溢出。扁桃體表面凹凸不平,可見瘢痕,可與周圍組織粘連。
  • 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
用於檢測炎症反應。病毒感染未合併細菌感染時,可見淋巴細胞分類增高明顯,細菌感染時患者白細胞總數顯著升高,中性粒細胞分類明顯增加,C反應蛋白也可升高。
  • 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
是一種毒素和抗毒素的中和試驗,用於懷疑風濕熱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對於診斷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很有價值。
  • 腎功能、尿常規、免疫球蛋白
對於有下眼瞼浮腫、小便習慣改變患者,可檢測有無腎炎。
  • EB病毒感染檢測
EB病毒感染可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表現為急性扁桃體炎時,可見淋巴細胞分類顯著增高,血塗片中可見異型淋巴細胞。通過EB病毒感染檢測可確診。
  • 扁桃體分泌物細菌培養
對於反覆發作,又難找出誘因的患者,經過特定條件的細菌培養,可培養出致病菌,確定病原體,若培養陽性,可進行藥敏試驗,並根據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
  • 病理學檢查
適用於懷疑扁桃體惡性病變的患者,可做病理學檢查輔助診斷。

扁桃體炎鑑別診斷

急性扁桃體炎需與咽白喉猩紅熱樊尚咽峽炎、單核細胞增多性咽峽炎、粒細胞缺乏性咽峽炎等相鑑別。
慢性扁桃體炎通常需要與扁桃體生理性肥大、扁桃體角化症和扁桃體腫瘤等疾病相鑑別。
  • 咽白喉
致病菌是白喉桿菌,患者有咽痛症狀,患者咽部可有特徵性的灰白色假膜,超出扁桃體範圍,不易擦去。另外,患者精神萎靡、低熱,呈現特殊的全身中毒症狀。血常規白細胞計數一般無變化,咽拭子塗片及培養可找到白喉桿菌。
  • 樊尚式咽峽炎
梭形桿菌及樊尚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亞急性扁桃體炎,患者可表現為咽痛和全身症狀,易與化膿性扁桃體炎混淆。但樊尚式咽峽炎患者常單側咽痛,全身症狀比較輕。其特徵為病變常侷限於一側扁桃體,覆有灰色或黃色的假膜,易於拭去,擦去後可見下面有潰瘍,常可累及牙齦。血常規白細胞計數略有升高,咽拭子塗片可見致病菌。
患者急性期也有體温升高等全身症狀,與急性扁桃體炎不同的是,咽部一般不痛,且單側扁桃體腫大,繼而表面壞死,表面覆有灰白色假膜,還可能發生全身性出血和衰竭。血常規中可發現白細胞增多,分類以原始白細胞和幼稚白細胞為主。

扁桃體炎治療

病毒所致扁桃體炎一般無需藥物治療即可痊癒。細菌所致扁桃體炎最好接受抗生素治療,以免出現後續併發症。治療不徹底的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可演變為慢性扁桃體炎,嚴重者可進展為化膿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急性期治療

  • 注意休息,多飲水,進流食,加強營養;
  • 及早應用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有助於控制感染;
  • 咽痛劇烈或高熱時,可應用解熱鎮痛藥物,或適量應用糖皮質激素;
  • 局部應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其他消毒清潔溶液含漱。

扁桃體炎一般治療

  • 飲食療法:飲食方面應進食易於消化和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 局部治療:包括含漱液、含片和噴霧等,目的是止痛、口咽消毒、保持口腔和咽部清潔,以及幫助排除黏稠分泌物。
  • 對症支持治療:咽痛劇烈或高熱時,可口服退熱藥及鎮痛藥,有助於緩解不適。

扁桃體炎藥物治療

由病毒引起的扁桃體炎通常無需藥物治療。由細菌引起的扁桃體炎可採用抗生素治療,可與清熱降火類口服藥聯用。
注意事項
如果使用抗生素,請務必嚴格按醫囑使用。在整個療程內應該持續服用抗生素,即使在處方藥治療完成之前,症狀已經完全消失,患者還是應該遵醫囑服藥,以確保感染完全清除。
如果不按醫囑使用治療扁桃體炎的抗生素,致病菌可能會對其產生抵抗性,以後再發生感染時使用抗生素治療可能無效。

扁桃體炎手術治療

急性發作期間不建議手術治療,可在扁桃體炎急性發作痊癒2~3周後手術。考慮摘除扁桃體的患者,滿足以下條件之一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 反覆發作急性炎症;
  • 扁桃體炎曾引起扁桃體周圍膿腫或者咽旁間隙感染;
  • 扁桃體過度肥大,影響呼吸,吞嚥,發聲,或引起睡眠打鼾;
  • 保守治療無效的白喉帶菌者;
  • 不明原因的低熱及出現急性腎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全身併發症時;
  • 懷疑存在扁桃體腫瘤。

扁桃體炎中醫治療

中成藥的主要作用是抗炎、清熱降火。

扁桃體炎前沿治療

近年來隨着科技的進步,可採用低温等離子技術進行扁桃體切除,目前已在臨牀相對普及。其特點為手術方便,對周圍組織損傷小,手術時間和術後疼痛時間短,並且出血量少。

扁桃體炎預後

急性扁桃體炎及時治療預後良好。病毒性扁桃體炎一般在2周內可自行緩解。細菌性扁桃體炎可能持續的時間會略長一些,但通常採用抗生素治療可好轉。
部分慢性扁桃體炎會合並中耳炎鼻竇炎或者是比較嚴重的咽炎。因鏈球菌反覆感染引發扁桃體炎,可以繼發風濕、類風濕、風濕性的瓣膜病,還有腎炎等,這種情況需要高度重視。
併發症
由於炎症侵犯周圍組織,可引起局部併發症,有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竇炎、咽炎、頸淋巴結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咽旁膿腫等。
病原體的致敏原引起的全身性免疫反應可導致全身併發症,常見的有風濕性心臟病、急性腎小球腎炎等。

扁桃體炎預防

  • 慢性扁桃體炎的患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堅持鍛鍊身體,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 患扁桃體急性炎症應徹底治癒,避免變成慢性炎症。
  • 預防和治療各類傳染病。
參考來源: [1-5] 
參考資料
  • 1.    韓德民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9:245-249.
  • 2.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兒童急性扁桃體炎診療——臨牀實踐指南(2016年制定)[J].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17, 32(3): 161-164.
  • 3.    Jochen P. Windfuhr, Nicole Toepfner, Gregor Steffen, Frank Waldfahrer, ReinhardBerner.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onsillitis I. Diagnostics and Nonsurgical management. [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6. DOI 10.1007/s00405-015-3872-6.
  • 4.    Reginald F. Baugh, Sanford M. Archer, Ron B. Mitchell, Richard M. Rosenfeld, Raouf Amin, James J. Burns,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onsillectomy in Childre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1, 144(1S): S1–S30.
  • 5.    C. Pelucchi, L. Grigoryan, C. Galeone, S. Esposito, P. Huovinen, P. Little, et al.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Sore Throat. ClinMicrobiol Infect,2012, 18 (Suppl. 1):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