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梅 ,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  ,最早見於《説文》小篆 [2]  。其本義是楠樹,又名枏(柟);後被借用為本義是酸果的“”字,“梅”之本義遂廢。新中國成立後,“楳”“槑”作為異體字併入了“梅”字。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méi
注音字母
ㄇㄟˊ
總筆畫
11
部    首
結    構
左右結構
字    級
一級字、常用字 [1] 
異體字
坆、某、栂、楳、槑、梅、𣏁、𣒫、𤯏、𣐥
平水韻
十灰 平聲 [4] 
統一碼
基本區 U+6885
倉頡碼
dowy
鄭    碼
fmzy
筆順號碼
12343155414
四角號碼
48957 [3]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2]
梅是個象形兼形聲字。從木,某聲。本義是楠樹,又名枏(柟)。金文的“梅”,下方是個“木”字,表示和樹木相關,上方是一個植物果實的形狀,代表梅樹上結出的酸梅果。小篆的“梅”,變成了左形(木)右聲(每)的形聲字。《爾雅·釋木》:“梅,枏也。”邢昺疏引孫炎曰:“荊州曰梅,揚州曰枏。”《詩·秦風·終南》:“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又《陳風·墓門》:“墓門有梅,有鴞萃止。”毛傳:“梅,枏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十“梓枏”條引樊光《爾雅》注云:“荊州曰梅,揚州曰枏,益州曰赤楩,葉似豫樟,無子也。”後被借用為本義是酸果的“楳”字,“梅”之本義遂廢。 [2]  [5] 
新中國成立後,“楳”“槑”作為異體字併入了“梅”字。 [2]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méi名詞落葉喬木。種類很多。未熟果加工成烏梅,供藥用。花供觀賞。
《詩·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
朱熹集傳:“梅,木名,華白,實似杏而酢。”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一·梅》:“梅,花開於冬而實熟於夏,得木之全氣,故其味最酸,所謂曲直作酸也。”
烏梅
指梅花,也指臘梅科的臘梅花。
南朝梁簡文帝《梅花賦》:“春風吹梅畏落盡,賤妾因此斂娥眉。”
宋周邦彥《雙調玉燭新·梅花》詞:“溪源新臘後,見數朵江梅,剪裁初就。”
紅樓夢》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梅花、臘梅
指梅樹的果實,可食,亦可用作調味品。plum
《書·説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孔傳:“鹽鹹梅酸,羹須鹹醋以和之。”
南朝宋鮑照《東門行》:“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酸梅子、梅汁
指楠木。Phoebe zhennan《詩·秦風·終南》:“終南何有?有條有梅。”鄭玄箋:“梅,楠也。”高亨注:“梅,又名楠,高大的喬木,可做器材。”
  《説文·木部》:“梅,楠也。”段玉裁注:“《召南》等之‘梅’,與《秦》《陳》之‘梅’,判然兩物:《召南》之梅,今之酸果也;《秦》《陳》之梅,今之楠樹也。”
喻指宰輔重臣。曾鞏《送鄭州邵資政》詩:“帝念人求舊,朝須汝作梅。”鹽梅
指楊梅。陸游《項裏觀楊梅》詩之一:“小傘輕輿不辭遠,年年來及貢梅時。”自注:“鄉俗謂楊梅止曰梅。”楊梅
節候名。the rainy season歐陽詹《薛舍人韓判官雨晴到所居既霽先呈即事》詩:“江皋昨夜雨收梅,寂寂衡門與釣台。”自注:“江南夏雨曰梅。”梅雨、梅月
姓。梅堯臣
通“枚”,馬鞭。horsewhip《楚辭·天問》:“穆王七梅,夫何為周流?”
通“莓”。berry《淮南子·覽冥》:“入榛薄,食薦梅。”
形容詞悲酸貌。《説文·女部》:“媢,夫妒婦也。從女冒聲。一曰梅目相視也。”梅目
參考資料: [3]  [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梅,枏也。可食。從木每聲。
楳,或從某。 [7] 

説文解字注

梅,枏也。可食。從木。每聲。
莫桮切。古音在一部。按釋木曰。梅、枏也。毛詩秦風、陳風傳皆曰。梅、枏也。與爾雅同。但爾雅、毛傳皆謂楩枏之枏。毛公於召南摽有梅、曹風其子在梅、小雅四月侯慄侯梅、無傳。而秦、陳乃訓為枏。此以見召南等之梅與秦、陳之梅判然二物。召南之梅今之酸果也。秦陳之梅今之楠樹也。楠樹見於爾雅者也。酸果之梅不見於爾雅者也。樊光釋爾雅曰。荊州曰梅。楊州曰枏。益州曰赤楩。孫炎釋爾雅曰。荊州曰梅。楊州曰枏。陸機疏草木曰。梅樹皮葉似豫樟。皆謂楠樹也。枏亦名梅。後世取梅為酸果之名。而梅之本義廢矣。郭釋爾雅乃雲似杏、實酢。篇、韻襲之。轉謂酸果有枏名。此誤之甚者也。然則許以枏梅二篆廁諸果之閒。又云可食。豈非始誤與。曰此淺人所改竄也。如許謂梅、酸果。其立文當先梅篆、雲酸果也。次枏篆、雲梅也。棃杏李桃等不雲可食。何必獨雲可食哉。許意某為酸果正字。故某篆解雲酸果也。從木從甘。其字當本廁𣐈下杏上。而枏梅二篆當本廁諸木名之閒。淺人易其處。又增竄其文耳。以許書律羣經。則凡酸果之字作梅、皆假借也。凡某人之字作某、亦皆假借也。假借行而本義廢。固不可勝數矣。
楳,或從某。
某聲。召南釋文曰。韓詩作楳。 [7] 

康熙字典

古文:𣐥、槑
《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模杯切。《韻會》謀杯切。𠀤音枚。或作槑、楳,亦作𣒫。《説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
又《書·説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為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似杏實酢者也。
又《爾雅·釋木》:時,英梅。注:雀梅。
又《爾雅·釋木》:朹檕梅。注: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又《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又楊梅,果名。《越郡志》:會稽楊梅為天下之奇。
又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又州名,屬廣東。《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為梅州。
又姓。《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又《集韻》毋罪切。音浼。亦姓也。槑字原從二杲作。
又𣕱。 [8]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字形韻書聲調韻目字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次濁莫杯切muAi
集韻次濁謀(謨)杯切muɒi
次濁母罪切muɒi
韻略謨杯切
增韻謨杯切
中原陽平齊微次濁mui
中州平聲齊微謨悲切
洪武次濁謨杯切muei
參考資料: [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10]
  • 2.    李學勤 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492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10]
  • 4.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10]
  • 5.    (東漢)許慎原著.圖解好《説文解字》 畫説漢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07:231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1986年11月:6111
  • 7.    「梅」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10]
  • 8.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