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守謙

鎖定
梁守謙(779年~827年),字虛己,唐朝宦官。 [5] 
早年淨身入宮。貞元二十一年,授徵事郎,任內府局令。元和四年,拜樞密使,監察諸鎮兵馬,配合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吳元濟叛亂。元和十三年,拜右軍中尉、開府儀同三司、內侍監。元和十五年,遷驃騎大將軍、右武衞大將軍,深得寵信,權勢熏天。唐憲宗死後,擁立唐穆宗李恆即位,拜開府儀同三司右衞上將軍、右街功德使,期間抵禦吐蕃進攻,受封邠國公。寶曆二年,聯合宰相裴度擁立唐文宗李昂。一生歷經六朝,手握重權19年,炙手可熱。
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致仕遜位,暴卒於家中,時年四十九歲,獲贈揚州大都督。 [5] 
本    名
梁守謙
別    名
梁神策
虛己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779年
逝世日期
827年
主要成就
擁立穆宗、文宗二帝 討伐淮西 抵抗吐蕃
官    職
開府儀同三司 右衞上將軍 知內侍省 樞密使
爵    位
安定郡公→邠國公
封    贈
揚州大都督

梁守謙人物生平

梁守謙早年經歷

梁守謙本來出身琅琊王氏,祖母安定梁氏因無嗣男,父親過繼,遂改為梁姓,且子孫亦以梁姓繁衍。他大約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入宮為宦官。 [1]  [3]  [4]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起家徵事郎,拜內府局令,充學士院使。
唐憲宗元和初,進階宣義郎,遷掖庭局令。
元和四年(809年),加朝議大夫,拜內常侍,進階正議大夫,總樞密之任。
元和十一年(816年),丁內艱。以其內相權重,奪情起復,授忠武將軍,知內侍省事。其年冬,唐憲宗下詔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梁守謙為監軍,進階雲麾將軍、充蔡州行營招討使。
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叛藩吳元濟就擒。唐憲宗擔心裴度私分吳元濟的婦女和珍寶,派梁守謙前往蔡州查詢並處置吳元濟舊將。
元和十三年(818年),加冠軍大將軍,遷右監門衞上將軍,尋拜右神策軍護軍中尉 [2] 
元和十五年(820年),馬進潭、梁守謙、魏弘簡等神策軍左右軍中尉請立門戟,得到憲宗允許,遷驃騎大將軍右武衞上將軍 [1] 

梁守謙擁立穆宗

元和十五年(820年),宦官陳弘志王守澄中和殿暗殺唐憲宗,對外宣稱暴崩。先是陳弘志、王守澄聯手殺死左軍中尉吐突承璀與其屬意的繼位者李惲,再聯絡梁守謙、韋元素等擁立太子李宥繼位,是為唐穆宗
長慶元年(821年),梁守謙被封為安定郡公,冬十月,吐蕃趁機入侵,唐穆宗派梁守謙充左右神策、京西、京北行營都監,統神策兵四千人,併發八鎮全軍往救援。
長慶二年(822年),封邠國公,食邑三千户。四年,拜開府儀同三司,兼右衞上將軍 [3] 

梁守謙擁立文宗

寶曆二年十二月初八日(827年1月9日),宦官劉克明殺了唐敬宗,矯詔擁立絳王李悟。宰相裴度聯絡左軍中尉梁守謙、樞密使王守澄等擁立定江王李涵繼位,是為唐文宗。劉克明投井而死,絳王李悟為王守澄所殺。
太和元年(827年)三月初一日,右軍中尉梁守謙請致仕,以樞密使王守澄繼任右軍中尉。同年冬十月廿日,梁守謙暴死於永昌裏之私第,享年四十有九,追贈揚州大都督。 [2] 

梁守謙主要影響

據《功德銘》載:“伏以元和、長慶釋教大興,雅葉所歸,轉得親近。謹於大興唐寺花嚴院,為國寫古今翻譯大小乘經論、戒律,合五千三百廿七卷。公私祿利,不入其門,凡是難得,無所愛惜,嘗求善書者,令絕外塵,不飲茹,浴身至於精剎,焚香而就筆硯。擇其力多者,以多價酬之,少者去之,人不約而自勸也”。反映了這一時期佛教興盛以及統治者佞佛的基本狀況。此事在梁守謙主持下,由於組織得法,管理嚴格,繕寫了大量的經卷,為佛教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3] 

梁守謙歷史評價

杜文玉:梁守謙歷經德、順、憲、穆、敬、文等六朝,從元和四年知樞密事至太和元年致仕,握重權達19年之久,是這一時期炙手可熱的人物。 [3] 

梁守謙人際關係

(以上參考資料 [1]  [3]  [4]  [5] 

梁守謙史料索引

《新唐書 卷二百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 [2] 
參考資料
  • 1.    景亞鸝 .唐《梁守志墓誌》考釋:《唐史論叢》 , 2016年
  • 2.    新唐書 卷二百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3-04]
  • 3.    杜文玉 .《唐代宦官世家考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年
  • 4.    杜文玉 .《唐代宦官梁守謙家族世系考》:《唐史論叢》,2016年
  • 5.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8696—86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