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桓文

鎖定
桓文,漢語詞語,解釋為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的並稱。
中文名
桓文
拼    音
huán wén
注    音
ㄏㄨㄢˊ ㄨㄣˊ
解    釋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的並稱

桓文詞語出處

桓文,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 的並稱。
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 之徒,無道 桓 文 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後漢書·皇甫嵩傳》:“上顯忠義,下除兇害,此 桓 文 之事也。” 唐 李白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節制非 桓 文 ,軍師擁熊虎。” 清 葉燮 《原詩》:“若徒竊漢唐之規模,而無桓文之才術,欲自雄於世,此宋襄之一戰而敗,身死名滅,為天下笑也。” [1] 

桓文歷史人物

桓文齊桓公

  • 尊王攘夷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 [2]  ,名“小白”。
齊桓公 齊桓公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3子、齊襄公弟,其母為衞國 [3]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 [4-5]  ,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6]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動亂。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諸侯與齊桓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另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 [7] 
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8-9] 
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10-11] 

桓文晉文公

  • 制霸中原
晉文公 晉文公
晉文公(前671年 [12]  或前697年 [13]  -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 [12]  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14] 
晉文公初為公子,謙虛而好學,善於結交有才能的人。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衞、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 [15]  前632年於城濮大敗楚軍,並召集齊、宋等國於踐土會盟 [16]  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參考資料
  • 1.    葉燮.原詩.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 2.    《春秋左傳·莊公九年》:夏,公伐齊納子糾。齊小白入於齊。
  • 3.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羣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
  • 4.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或見人足於户間,發視,乃襄公,遂弒之,而無知自立為齊君。
  • 5.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雍林人嘗有怨無知,及其往遊,雍林人襲殺無知。
  • 6.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鈎。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 7.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七年,諸侯會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
  • 8.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無禮於燕。”於是分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納貢於周,如成康之時。諸侯聞之,皆從齊。
  • 9.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復,是以來問。”楚王曰:“貢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齊師進次於陘。夏,楚王使屈完將兵扞齊,齊師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眾。屈完曰:“君以道則可;若不,則楚方城以為城,江、漢以為溝,君安能進乎?”乃與屈完盟而去。
  • 10.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桓公屍在牀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户。十二月乙亥,無詭立,乃棺赴。辛巳夜,斂殯。
  • 11.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是歲,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問曰:“羣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 12.    《左傳》〈僖公28年〉:“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
  • 13.    《史記》: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曰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自獻公為太子時,重耳固已成人矣。獻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獻公十三年,以驪姬故,重耳備蒲城守秦。獻公二十一年,獻公殺太子申生,驪姬讒之,恐,不辭獻公而守蒲城。獻公二十二年,獻公使宦者履鞮趣殺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斬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國也。是時重耳年四十三。從此五士,其餘不名者數十人,至狄。
  • 14.    《孟子·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15.    司馬遷·《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三月甲辰,晉乃發兵至陽樊,圍温,入襄王於周。四月,殺王弟帶。周襄王賜晉河內陽樊之地。
  • 16.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記載:“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於踐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