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西縣博物館

鎖定
林西縣博物館位於林西鎮西門外西山腳下,為四層仿古建築,1996年10月破土動工。
為加大文物保護與普查工作,林西縣接待了“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第三屆國際學術研究會”的中外63名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配合自治區文物鑑定小組對縣館藏文物進行了重新鑑定。林西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館藏國家一級文物21件。
中文名
林西縣博物館
地理位置
林西縣林西鎮西郊
類    別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投用時間
2008年1月1日 [1] 
開放時間
因新館建設於2017年下半年開始閉館
總面積
1000平方米
動工時間
1996-10
藏品總數
1161件(套)
展廳面積
3600㎡ [1] 

林西縣博物館發展歷史

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林西地區就有人類活動,縣城南的鍋撐子山是我國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春秋、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裏曾是東胡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少數民族活動區域。歷史遺址遍佈全境,較著名的有唐松漠都督府(遼以此城建饒州)、金邊堡界壕等遺蹟。清末,清政府"移民實邊",於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四月在此地開辦巴林墾務。
大井古銅礦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考古界有“草原銅都”的美譽,且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另外城隍廟、清真寺、大營子天主教堂、雙井店井溝子墓葬羣、五十家子鎮西耳子遼“富義縣”古城址等5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林西縣博物館館藏文物

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館藏新時器時代、東漢時期鮮卑、遼代、金代、元代等國家一級文物21件。
大井古銅礦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考古界有“草原銅都”的美譽,且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另外城隍廟、清真寺、大營子天主教堂、雙井店井溝子墓葬羣、五十家子鎮西耳子遼“富義縣”古城址等5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 1.    資訊詳情  .全國博物館年度報告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