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耀華

(中國歷史學家、民族學家)

鎖定
林耀華(1910年3月27日—2000年11月27日),福建古田人,民族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終身教授
民國十七年 (1928年)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就讀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獲學士學位,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獲碩士學位,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人類學,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獲哲學博士。歷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主任,民族學系主任,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祖成員。 [4] 
林耀華以文學體裁撰寫的《金翼》一書(倫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現了中國南方漢族農村宗族與家族生活的傳統及其變遷。民國三十年(1941年)回國後,深入涼山地區,對涼山彝族社會結構與諸文化現象作了縝密的考察,寫出《涼山彝家》一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林耀華先後深入藏區、東蒙草原及鄂倫春族達斡爾族居住地進行民族工作和學術考察。參加並領導對雲南省諸少數民族的識別與社會歷史調查工作,擔任《辭海》編委會委員兼分科主編及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1]  先後在雲南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央民族學院致力於原始社會史和民族學的教學工作,培養了一批教學和科研人員,為中國民族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5] 
全    名
林耀華
所處時代
近現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省古田縣嶺尾村
出生日期
1910年3月27日
逝世日期
2000年11月27日
逝世地
北京 [2] 
主要作品
《涼山彝家》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燕京大學
哈佛大學 [4] 
職    稱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林耀華人物生平

林耀華(1910-2000),人類學家,福建古田人,1928年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他在吳文藻先生指導的學士論文《嚴復研究》中藉助文獻及口述史料,探討嚴復先生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問題的診斷與主張。在論文中,林耀華不僅將嚴復先生的思想置於“社會進化”學説的傳統中,更對嚴復先生理解和改革中國的思想、及其教育學説等,進行了細緻探索。這種以傳記入社會思想的寫法,引發了燕大社會學諸學子在學士論文中進行人物研究的寫作嘗試。而林先生本人對此方法的探索也得以延續,在其名著《金翼》中臻於成熟。
林耀華此後在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繼續攻讀碩士並將研究重點轉向中國農村的宗族制度。他發表於《社會科學》(季刊)第2期的論文《拜祖》(1931)運用傳統考據的方法,初步探索了祭祖儀式的思想根源。碩士求學時的林耀華受到拉德克里夫-布朗(Radcliff-Brown)的功能學説的影響,其碩士論文《義序宗族研究》(1935)以位於閩東農村的義序為田野調查地,以嚴整的功能分析的方式描述了“宗族社會”的概念,對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立足於中國東南地區宗族的漢學人類學有重要的影響。
1937年,經吳文藻先生的推薦,林先生獲得哈佛燕京學社的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人類學博士學位,他利用歷史文獻研究西南地區的苗族,寫成了題為《貴州的苗蠻》(Miao-Man Peoples of Kweichow,1940)的博士論文。該論文的創作是林耀華民族研究的開始,後發表於《哈佛亞洲研究學報》(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在完成博士論文之後,林耀華利用此前在福建的田野材料和自己的成長經歷,寫成《金翼:一箇中國家族的史記》,於1944年在美國出版,1948年,該書修訂版以《金翼: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為名在英國出版。《金翼》講述了黃東林與張芬洲的兩個家族在20世紀上半葉的命運沉浮。林先生結合了社會學、人類學的方法和視野,融入了“平衡論”的社會理論,以生命史的白描手法展現了中國農村社會的家族制度。其所開啓的可持續民族誌工作範式,糅合多個學科傳統敍事的生命傳記法,在特定時空關係中追蹤全面社會關聯的編年史手法等等,皆是20世紀上半期燕京社會學的社會學中國化理念的重要成就。
1941年,正值國內抗戰艱苦之際,林先生離開哈佛大學歸國,於1943年出任成都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1946年隨燕京大學遷回北平。在蓉三年,林耀華投入到了川康邊界的邊疆民族研究,先後進行了有關涼山彝族、(西)康北白馬藏族,川康北界嘉絨藏族的田野工作,成為是燕京大學邊疆民族誌方向的代表人物。他寫就《涼山彝家》、《四土嘉戎》(原稿不幸遺失)等一系列邊疆民族研究的著作。其中,《涼山彝家》一書是林先生對1943年涼山田野工作所得的系統整理,1947年5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刊行。此書以功能主義的視角橫剖彝家的社會系統,以彝人之氏族(家支)為主線,細述彝人的氏族組織、婚姻親屬、生產方式、等級階序、世仇制度(“打冤家”)以及巫術信仰各環節間的複雜紐結,次及這些關係對於維繫彝人社會整體秩序的意義。但同時,他並未將彝家作為一個封閉的整體加以分析,而是在該書幾乎每一個章節中都貫穿了對彝漢社會之交往互滲的觀察和理解。對族羣之間關係與族羣內結構的並置,是林先生在涼山民族誌中對經典結構功能理論的突破。
1950年7月6日至9月23日,林耀華帶領燕大、北大、清華三校師生25人,到呼納盟(今呼倫貝爾盟)進行蒙古族達斡爾族的社會調查。工作團所寫的《內蒙古呼納盟民族調查報告》,在九十年代由當地學者從檔案中發現後出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由各方面專家組成的西藏科學工作隊隨軍入藏,林耀華擔任工作隊的社會科學組組長。這次考察工作歷時一年半,後來林耀華主編的《西藏社會概況》(《中國民族問題研究叢刊》,第一輯,1955年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刊行)即以這次調查為基礎撰寫。1953年8月初至10月中旬,林耀華帶領考察團赴黑龍江省龍江縣、納河縣和內蒙古呼納盟海拉爾、布特哈莫力達瓦等地進行達斡爾民族識別調查,在實地調查過程中,積累了達斡爾、鄂倫春、鄂温克等民族保留的原始社會殘餘的資料。1954年5月至10月,林耀華率領調查組赴雲南文山、蒙自,玉溪、大理、麗江、普洱等地,對藏、彝、苗、傣、壯、哈尼等族的不同支系進行民族識別調查,並主持編寫了《雲南省民族識別研究第一、二階段初步總結》(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印發,1954年)。此次調查,除確立少數民族族屬外,還對68個具有不同稱謂的族體進行了正名或歸併。1958年,林耀華參加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並擔任雲南組負責人之一,繼續在雲南從事調查研究工作。1964年,他還進入到西雙版納布朗山進行考察。
2000年11月27日,林先生逝世於北京。
林耀華是社會學“燕京學派”中承上啓下的中堅學者之一,他的求學、研究和教學的生涯都和燕京社會學所堅持的社會學中國化理想緊密聯繫在一起。林耀華的宗族和邊疆民族研究,有力擴展了社區研究傳統的界限。而《金翼》所代表的的別具一格的敍事風格更成為中國社會學學術寫作的典範。

林耀華主要影響

他應用人類學知識為新中國服務,率先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人類起源論研究,其著作《從猿到人的研究》使國內的人類學研究轉到新的方向。
他主編的《原始社會史》,內容側重中國,兼顧世界,是中國闡述原始社會史最為詳盡的一部學術著作。
他自1941年起先後在雲南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學院致力於原始社會史和民族學的教學工作,培養了一批教學和科研人員,為中國民族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的許多民族學論文(包括與他人合作的),輯成《民族學研究》一書,對原始社會史分期、少數民族社會形態、民族學研究方向提出了有價值的見解。其學術成就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重視,現被聘任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協會主編的《當代人類學》通訊編輯、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高級研究員和美國傳記研究所的國際名譽顧問。
他的傳記已被多種國際名人傳收錄,如美國《世界名人傳》第6、7版,英國《當代成功的國際名人傳》和日本《文化人類學事典》等書。 [1] 

林耀華擔任職務

曾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教授,並擔任全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會的領導職務
歷任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主任民族學系主任,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祖成員。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學學會副會長燕京大學校友會名譽會長及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高級研究員和美國傳記研究所國際名譽顧問等職。

林耀華主要著作

1.The Golden Wi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y,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1947. 中文版《金翼-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莊孔韶、林宗成譯,三聯書店,北京,1989。2000年再版。
2.《涼山夷家》,商務印書館, 1947。英文The Lolo of Liangshan (Liang-shan I-chia) 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 Inc. New Haven, 1960.
3.《從猿到人的研究》,北京耕耘出版社,1951。
4.《原始社會史教學大綱》(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審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5.《原始社會史》(主編),中華書局,北京,1984。
6.《民族學研究》(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5。
7.《民族學通論》(主編),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北京,1990版,(1997修訂再版)。
8.《涼山彝家的鉅變》,商務印書館,北京,1995。
9.《林耀華先生學述》,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99。
10.《從書齋到田野》,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
11.“中國的經濟文化類型”,(與切博克薩羅夫教授合著),原載《蘇聯民族學》1961年第3期。日譯連載於《東亞民族學論文集》第2(1965)、第3(1966)和第4集(1967)。中文版初見於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編《民族研究論文集》第3集(1984),第10-53頁。
12.《義序的宗族研究》,三聯書店,北京,2000年。(為林耀華教授在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