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樓

(唐代杜甫詩作)

鎖定
《東樓》是唐代詩人杜甫於乾元二年(759)秋冬之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當時詩人在秦州城,詩中寫登秦州城上東樓的所見所感,抒發戰亂不息之慨。 [1] 
作品名稱
東樓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東樓作品原文

東樓(1)
萬里流沙(2)道,西征過北門。
(3)添新戰骨,不返舊徵魂(4)
樓角臨風迥(5),城陰帶水昏(6)
傳聲(7)看驛使(8),送節(9)向河源。 [2] 

東樓註釋譯文

東樓詞語註釋

(1)東樓:在秦州城。《通志》:“東樓跨府城上,形制尚古。”
(2)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
(3)但:只。
(4)徵魂:指出征戰士的靈魂。
(5)凌風迥(jiǒng):高高地迎風凌空而起。
(6)昏:昏暗。
(7)聲;這裏指驛使的傳呼聲。
(8)驛使:信使,出往外域的使節
(9)節:使節。“送節向河源“:用漢代張騫西尋河源事,指當時使者前往吐蓄談和。 [3]  [1] 

東樓白話譯文

走上那萬里迢迢的沙漠之路,西行的人們都要經過這座城門。
一次次的出征啊,只是增添着新死者的屍骨,卻不見舊死者返回靈魂
樓的檐角凌風翹起,多麼高寒;城的陰面靠近渭水,一片昏暗。
城門下又有驛使喧呼而過,該是西行遠途與吐蕃和談。 [1] 

東樓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甫於乾元二年(759)秋冬之際登秦州城東樓所作,東樓的位置在秦州城東門上,因此東來西往的人,都必須從這座樓下經過。詩人抓住東樓的這一特點,從對過此樓而西的將士、使節命運的關切中,表達詩人對戰爭的憂慮。 [3]  [1] 

東樓作品鑑賞

東樓文學鑑賞

“萬里流沙道,西征過北門。”首聯這兩句寫東樓的位置,是全詩關鍵所在。正因為西行去萬里流沙道者必須經過此門,所以東樓這一普通建築,才與歷史、現實、戰爭、使節聯繫在一起。詩人登樓遠視俯瞰,戰士們從東樓出發踏上征途,路途遙遠而艱辛,也反映了戰爭的艱苦。
“但添新戰骨,不返舊徵魂。”頷聯這兩句寫戰爭、寫過去。 “新戰骨”説“但添”,“舊徵魂”説“不返”,可見將士有去無回,而且即使死了也於事無補。此二句寫得十分悲慘。多年的征戰,使得無數將士獻身沙場,橫屍荒野,何曾見到他們魂返故園?而今戰場又添新戰骨,更叫人感到淒涼冷落。這兩句烘托出戰爭的殘酷至極,表明了詩人對出征在外的戰士的擔憂和對戰爭的不滿和憤慨。
頸聯承接首聯仍然寫樓,不同的是首聯只寫了東樓的位置,描繪的是遠景,這兩句卻寫到了東樓的本身,描繪的是近景。“樓角臨風迥”,這句寫“樓角”,高昂凌風,是多麼的高寒;“城陰帶水昏”,這句寫“城陰”,城的陰面靠近渭水,低下陰森,一片昏暗,兩者構成一幅對比強烈的畫面,讓人感覺戰亂的悽慘。這兩句描寫在滄桑變幻城頭依舊的背後,令人覺得這座東樓既是歷史的見證,照應了頷聯對戰爭的感慨,又是生死莫測的不幸之門,從而引起了尾聯——使節出國和談,但是戰爭的最終結果卻是不能預料。
“傳聲看驛使,送節向河源。”尾聯承接頸聯,再寫人事。前兩句寫的是歷史上的戰爭,這兩句寫的是現實的使節;前兩句虛摹,這兩句實寫。這幾句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過去的將士多半是有去無回,而現在的使節頻繁派出,對即將爆發的戰爭依舊沒有遏制作用,不久以後仍將有大批將士如往日一樣,去作戰送死,表現了戰爭的無情。
這首詩是杜甫的後期作品,詩人按照從遠到近的方位順序,描繪了在秦州城東樓的所見所聞,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憂慮,對將士的擔憂之情。 [3] 

東樓名家點評

(明)學者王嗣爽《杜臆》:乃秦州城樓也。……徵西無功,故有下句。……“節”而云“送”,有刺。
(清)學者仇兆鰲杜詩詳註》:“樓角”、“城陰”寫出高寒陰慘景色。
(清)康熙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亦目前語耳,征戰之苦,言之何其慘也!
(清)學者浦起龍讀杜心解》:通首先遠而近,故有闊勢。先往事而後今事,益見可悲:蓋言昔之去者無還矣,今去者又去,其謂之何!
(清)詩人學者楊倫杜詩鏡銓》:蔣雲:括盡唐人征戍佳話(“似添”二句下)。又添襯慘句(“城陰”句下)。 [4] 

東樓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原籍湖北襄陽,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人稱“詩聖”。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 [5-6] 
參考資料
  • 1.    韓成武 張志民.《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79-280
  • 2.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9
  • 3.    李濟阻 王德全 劉秉臣.《杜甫隴右詩注析》: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58-159
  • 4.    東樓(唐·杜甫)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5-05-11]
  • 5.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
  • 6.    王士菁編著..《杜甫詞典》.河南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