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霞

(清末著名畫家)

鎖定
李霞(1871~1938年),字雲仙,號髓石子,抱琴遊子,福建仙遊縣 [2]  鯉南鎮橫塘村人,著名畫家。幼年習畫,兼修詩文書法,常為寺廟作壁畫,名揚鄉里。作品特點為筆意多追蹤癭瓢(黃慎),渾厚豐潤,揮灑流暢。霞善用雞毛筆,中鋒遒勁,賦彩清麗,並常取西法渲染,有自家面目。作品有《淵明採菊圖》等。
本    名
李霞
雲仙
髓石子,抱琴遊子
出生日期
1871年
逝世日期
1938年
主要作品
《淵明採菊圖》
主要成就
《麻姑》

李霞人物介紹

李霞(1871~1938年),字雲仙,號髓石子,抱琴遊子,鯉南鎮橫塘村人,著名畫家。幼年習畫,兼修詩文書法,常為寺廟作壁畫,名揚鄉里。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李霞到福州參加鄉試,寓於西禪寺,作《古美圖》,深得閣學陳寶琛讚賞。光緒三十四年,李隨御史江春霖入京,在京師廣交藝友,閲覽歷代畫跡和西畫,畫藝大進,所作人物仕女,得到京師行家好評。所作《麻姑》尤為外國人所喜愛,稱他為“麻姑李”。宣統二年(1910年),李霞到南通、南京、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名震一時。民國3年(1914年),《十八羅漢渡海圖》被選送參加巴拿馬全球博覽會,獲優等獎。我國名畫家吳昌碩稱讚李霞是“人物第一家”。民國12年,《函谷騎牛圖》送往美國紐約參賽,再獲優等獎。民國17年秋,東渡台灣,寓居新竹。

李霞在台期間

他舉辦畫展,作品被爭購一空,並召來不少學子登門拜師求教。一年後返閩,在福州與陳子奮、張鏘、吳適李耕等人組織“龍珠畫苑”。民國24年,李霞與何遂在南京聯合舉辦畫展,面對日本帝國主義進逼侵略,他在畫展牌刊中特地刊出“我非亡國奴”印章一方,並選出得意畫作五十幀,委託南洋愛國會拍賣,收入用於賑濟災民。薩鎮冰曾讚揚他:“儒雅風流,……。”民國26年,抗戰爆發,當時李霞患胃癌,仍抱病作畫,把大量畫作和已出版的冊、畫片 [1] 

李霞作品特點

李霞作畫,擅翎毛、山水,尤擅人物。師承閩派諸家,並深研歷代人物畫傳統,勤奮自學,努力探索“工寫互參”的獨立畫風。其筆意多追蹤癭瓢(黃慎),渾厚豐潤,揮灑流暢。霞善用雞毛筆,中鋒遒勁,賦彩清麗,並常取西法渲染,有自家面目。
李霞畫人物,形神兼備,作《淵明採菊圖》,不僅表現淵明的悠閒淡泊,而且畫出其目光睥睨,一副倔強性格;作《李鐵枴》,雖衣衫襤褸,卻仙骨飄然;作巨幅《關公》,氣宇軒昂,有雍容忠義氣概。霞在福州鼓山作摩崖石刻《無量壽佛圖》,畫高3米,氣勢宏大,筆簡意賅。霞也偶作工筆人物,代表作有白描《十八羅漢圖卷》,長達數丈,羅漢各異,變化多端,為傳家精品。晚年作《紅樓夢大觀園圖卷》,長五、六丈,構圖宏偉。
李霞性情豪爽豁達,喜結交,好施捨。雖畫值千金,從不吝惜,常以佳作贈送窮人。每遇公益事業,則慷慨解囊,曾出資興辦東山小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