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

鎖定
李藍起義,指的是1859年(清咸豐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由李永和藍朝鼎藍二順)、藍朝柱(藍大順)等人領導的反抗清朝封建統治的農民起義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隊伍曾發展到30餘萬人,活動範圍遍及滇、川、鄂、陝、甘5省,堅持6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客觀上支援了太平天國起義。但由於沒有一整套的規章制度,缺乏管理,也造成了打雜、搶劫、燒殺地方百姓的混亂局面,故史稱“李亂”,或“李逆亂”。 [3-4] 
名    稱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
發生時間
1859年(清咸豐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
地    點
四川
史    稱
李亂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事件背景

19世紀50年代,清政府為籌措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的鉅額軍費,加緊了對雲南、四川農民的壓榨,苛捐雜税,橫徵暴斂,敲詐勒索,誣良為盜,階級矛盾日益激化。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起義過程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轉戰四川

1859年7月,因交不上糧,被官府差役逼得走投無路的雲南昭通大關下十六鄉一帶的貧苦農民,共推粗識文字的青年農民李永和為首領,羣起抗糧、抗捐。藍朝鼎、藍朝柱兄弟領導販運鹽貨、私運鴉片的腳伕、苦力,在反抗清朝封建剝削壓迫的共同基礎上,很快與李永和聯合起來。
1859年10月3日,李、藍在大關牛皮寨揭竿起義,以“不交租、不納糧”,“打富濟貧”相號召,宣佈起義抗清。他們舉起“順天”大旗,稱起義隊伍為“順天軍”,共推李永和為“順天王”,並紛紛割掉髮辮,以示與清王朝決裂,故史稱李永和為“李短搭”。藍朝鼎孔武有力,尚義氣,有勇有謀,在義軍中被推為帥主,外間將“藍大帥”誤稱為“藍大順”,將作為副帥的藍朝柱亦誤稱為“藍二順”。
起義當天,義軍即攻下入川要地老鴉灘(今屬雲南鹽津縣),並向四川筠連進軍。一路勢如破竹,沿途羣眾聞風應,隊伍迅速壯大,6 天之中,連克筠連、高縣、慶符(今高縣北)3縣。10月11日,義軍強渡金沙江,攻下安邊鎮,15 日直逼敍州府城(今四川宜賓),大軍進駐城外真武山翠屏山寺廟。16 日,義軍一部從真武山北渡岷江,攻佔江北重鎮吊黃樓,截斷從省會成都通敍州府的水道。歸附義軍的人數,猛增至萬餘人。11月,為爭取戰略上的主動,義軍決定從敍州府撤圍,揮師北上,攻取犍樂鹽場自貢鹽場,佔領四川的重要財源地區。此後,李、藍率軍分兵前進直驅犍為,於石梯橋一戰,擊殺清將馬天貴,並乘勢佔領犍樂鹽場。義軍在五通橋開倉濟貧,毀典當鋪,把典當物品發還窮人。
1860年1月7日,李、藍合軍,於犍為東南全殲清軍都司但玉龍、守備餘振海等部2500餘人,聲威大振。1月23日(農曆正月初一),義軍大部隊由犍為經董家場,繞過清軍重兵設防地帶,乘夜向自流井貢井進軍。經兩天多的戰鬥,一舉奪取自貢鹽場。由於鹽工、小販、貧苦農民大批加入,隊伍發展壯大到10餘萬人。
3月7日深夜,義軍大部隊從自貢向川西轉移,各路清軍分頭尾追。起義軍在秀才坡設伏,一舉全殲清軍遊擊張萬祿部。為調動和分散清軍,李、藍決定分頭行動。李永和率部據守犍樂地區,控制敍州府、嘉定府(今四川樂山),活動於富順威遠井研仁壽資州(今資中)。並派周紹勇率軍4萬向川東進軍,進入隆昌榮昌、永川、大足銅梁。藍朝鼎則率10萬主力大軍插入川西,相機進取成都。4月至10月間,藍部義軍橫掃青神眉州(今眉山)、蒲江邛州(今邛崍)等地,克彭山名山、金雞關,圍攻雅州(今雅安)。又回軍川西,先後攻入邛州、大邑崇寧灌縣、新都、郫縣、雙流等州縣,在成都附近與清軍激戰。藍朝鼎一度率大軍駐於崇慶州元通場(今崇州市元通鎮),威震成都。清廷見省城危在旦夕,急調湖南巡撫駱秉章湘軍5000人溯長江入川“督辦軍務”,令駐藏大臣崇實四川總督,共同對付義軍。此間,李部軍轉戰川東南各縣,也取得重大勝利。從牛皮寨入川不到1 年,“順天軍”已發展壯大到30餘萬人,活動地區擴展到四川40餘州縣,震動全川。但由於大多棄而不守,“順天軍”還沒有固定地盤作為據點,對軍事活動十分不利。
11月,李永和、藍朝鼎、藍朝柱與義軍重要將領卯德興、張國福、周紹勇、曹燦章、郭富貴、蔡倡齡等率部在富順縣沱江左岸的牛佛渡勝利會師,紮營百餘座盛況空前。隨即召開了一次大型軍事會議,都認為義軍必須建立一塊鞏固的地盤,作為基地以補給作戰糧食、物資的需要,而在青神以南,橫亙於井研、犍為、榮縣、威遠一帶的鐵山地區最為合適,眾推李永和、卯德興等在這一帶開創基地以固守。會議同時決定分兵3 路:北奪綿州(今綿陽),南控青神、眉州,東向渝(重慶)、涪(涪陵),最後佔領成都。
12月上旬,李永和囑張國福、周紹勇、曹燦章再向川東進軍,於12月23 日克永川,逼重慶。12月下旬,藍部義軍即向川北進軍,攻安嶽,圍遂寧,克射洪。李永和、卯德興所部最後離開牛佛渡,進駐犍為縣東北的羅城鋪(又名鐵山鋪)和龍孔場一帶,設立大本營。
1861年2月1 日(農曆正月初一),在李永和部義軍管轄區內,家家户户都懸掛義軍所制“門牌”,貼上對聯,歌頌“順天軍”。過年後,李永和便以“順天王”名義發出《求賢詔》,張貼各場鎮。詔書中説:“清夷失道,海內沸騰,粵人既踞江南,洋鬼復煽燕北”,要求有志之士“軫念時艱,關心民瘼”,同義軍“羣策羣力”,用戰鬥來“易無道為有道”,要憑雄兵猛將,掃平河山,“用夏變夷”,“撥亂反正”4月30日,李永和率軍北上,攻克青神改名“安樂”縣;5月6 日又攻克仁壽,改縣名“長樂”;同時分兵再入彭山、蒲江、崇慶、大邑境內,扎大營於眉州城外劉家祠。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綿州會戰

5月初,藍朝鼎、藍朝柱率10萬大軍進圍川北重鎮綿州,“分踞東西南北山隘,綿亙四十里”。綿州知州唐炯,閉門死守。綿州守軍雖少,但城垣堅固,防禦設施眾多。起義軍缺乏攻堅手段,便長困久圍,並以大量兵力修築堤壩,企圖堵涪江之水灌城。由於江水流急,堤壩被沖毀。
在圍攻綿州近4 個月期間,藍氏弟兄還分遣部隊進襲安縣,攻克魏城,間道取中壩、彰明江油,並轉戰川北龍安府各州縣。7月27 日,在綿州城外東嶽廟,擒殺了率軍趕來解圍,以圖“戴罪立功”的前四川提督佔泰。
綿州會戰期間,是李、藍義軍在四川的極盛時期,各路義軍轉戰60 餘州縣,不僅使清王朝在四川的統治搖搖欲墜,其聲威還遠布滇、黔、陝、甘、湘、鄂、豫諸省。
8月25 日,清廷任駱秉章為四川總督。時李永和部將張第才等正以3萬餘人圍攻順慶府城(今四川南充),駱秉章即派果毅營統領黃淳熙率3000餘人由萬縣(今重慶萬州)赴援順慶。張第才率部轉移,黃淳熙緊追不捨。張第才部在合州二郎場(今重慶合川二郎鎮)利用有利地形設伏,將其全殲(參見二郎場之戰)。
駱秉章首戰失利,不敢輕進,暫駐順慶整頓。在擬定了先藍後李、各個擊破的方針後,令四川提督蔣玉龍率軍至眉州,牽制李永和部,自己則坐鎮潼川(今四川三台)指揮調動各路清軍,集中力量首先撲滅他視為心腹之患的藍部義軍。他利用義軍各自為戰,在戰略上不能及時配合的弱點,採取各個擊破,“合圍會剿”的策略。9月5日,駱秉章指揮清軍分路同時向緊圍綿州的藍部義軍發起進攻。藍氏弟兄身先士卒,率領戰士們拼力奮戰殺傷大量敵人,但終未能取勝。9月18日,藍朝鼎下令燒營撤圍,率領損失慘重的萬餘殘軍走綿竹、彭縣,向李部靠攏,後在邛州與李部李長毛等合軍,於10月20日退據岷江西岸的丹稜,與青神、眉州的李永和部成犄角之勢。在清軍全力進攻藍部時,李永和未採取積極行動策應,仍專注圍攻眉州。藍部戰敗南撤後,駱秉章隨即移兵眉州,全力進攻李部。11月初,李部義軍與清軍激戰,至13日失利,退往青神。駱秉章以少數川軍牽制李部,集中湘軍轉攻丹稜。清軍連攻數日未克,便改用坐困戰術。
起義軍糧絕,被迫突圍北走。12月12日午夜,義軍分3路突圍。藍朝柱率前鋒開路,訾洪發、謝華瑤領中軍繼進。藍朝鼎為保護前隊安全轉移,自帶一部斷後,沿途阻擊、吸引敵軍因寡不敵眾,藍朝鼎在麻柳溝被敵人的叢矛刺中,壯烈犧牲。
突圍後的藍部義軍,由藍朝柱出任主帥,以“靖暴、誅貪官污吏”的口號,引軍向川東北進軍,一度與周紹勇、張弟才、郭富貴、曹燦章等部義軍會合。後又率部進入陝西,克定遠(今陝西鎮巴)、西鄉洋縣等地。此後,與太平軍扶王陳得才部聯合進攻漢中,並與關中的回族起義軍相呼應,聲勢復盛。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李部義軍失敗

駱秉章解綿州之圍後,調動大軍猛攻眉州。李永和收縮陣地,集中兵力,在眉州與敵軍會戰,數次重創清軍。11月13日,清軍對李部義軍發起全面攻擊,義軍傷亡過重,遂連夜退守青神,後又轉移至鐵山地區。駱秉章調遣大批湘軍、川軍和團練,嚴密封鎖通向鐵山的道路和隘口,切斷義軍糧食來源,企圖困死義軍。
1862年4月,義軍分兵出擊失利,李永和、卯德興率領精兵2萬餘人離開鐵山,轉移至富順、隆昌、瀘州交界的天洋坪和敍州府北的八角寨。9月,由於缺糧,又返回鐵山龍孔場(今犍為縣龍孔鎮)。駱秉章調集大批清軍圍困龍孔場,命新任四川布政使劉蓉在犍為督戰。義軍頑強奮戰,痛擊清軍。連駱秉章也不得不承認:“逆賊悍黨,皆在重圍。人人有必死之心,困而猶鬥,儼然勁敵。”清軍利用龍孔場四面為環龍山所圍繞,形如井底的地理條件,利用山外的環龍河築壩堵水,設下水淹龍孔場的毒計。
1862年10月18 日,龍孔場已被淹灌,義軍陷入絕境。李永和、卯德興領還能作戰的將士5000 餘人,乘夜拼突圍,戰至天明,未能突出重圍。李永和、卯德興在豬市坡皆重傷被俘,後被押往成都審訊中,他們大義凜然,拒絕投降,從容就義。10 月19 日夜,被俘的義軍將和家屬慘遭屠戮,計殺4750人。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擊斃多隆阿

李部義軍失敗後,各路義軍餘部力逐漸由四川轉移至陝南豫西鄂北一帶。藍朝柱在洋縣被推為“大漢王”,並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玉璽。1863 年11月19 日,藍朝柱軍攻佔了由西安通陝南的重鎮盩厔(今陝西周至) 縣城,距西安僅100 餘里。清急令西安將軍多隆阿率軍南下圍攻。1864年2月,清軍包圍盩厔縣城,藍朝柱堅守危城至4月10 日。多隆阿親督戰,頭眼俱中槍子,不久因傷重命。藍朝柱也在戰鬥中受傷,遂棄城向陝南撤退,行至漢陰縣界時,遭地主裝偷襲,不幸陣亡。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起義失敗

長期轉戰於陝、鄂、豫交界地區的藍朝柱部將蔡昌齡,率部由鄂入陝,在鄂陝邊界與太平軍啓王梁成富部會師。蔡、梁率部在陝西轉戰數月失利,9月初進入甘肅,18日一舉攻佔階州城(今武都),隊伍很快發展至3萬餘人。1865年6月,階州城被清軍攻陷,蔡昌齡受傷遇害,守城起義軍全部戰死。至此,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最後失敗。 [1-2]  [5]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歷史意義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隊伍曾發展到30餘萬人,活動範圍遍及滇、川、鄂、陝、甘5省,堅持6年之久,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客觀上支援了太平天國起義。但起義軍分區作戰,未形成統一的領導核心,各戰區缺乏有力的戰略配合,綿州、眉州之戰又採取長圍之策,進行陣地決戰,終致失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