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浚

(唐朝官吏)

鎖定
李浚(729-793年), [1]  字明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時期大臣,漢朝將軍李廣之後,司徒衞國公李靖玄孫。
出身太廟齋郎,補坊州中部尉。歷任聞喜縣主簿、成陽縣主簿、大理評事翼城縣令、成都縣令,遷嘉州刺史。 [2] 
貞元九年,去世,享年六十五歲。
本    名
李浚
明源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隴西
出生日期
729年
逝世日期
793年
主要成就
治理州郡 衞國公玄孫
官    職
成都縣令 嘉州刺史

李浚人物生平

公諱浚, [1]  字明源,隴西成紀人,漢將軍廣之後也。六代祖讓,周開府儀同大將軍、龍門郡太守,封永康郡公。五代祖詮,隋開府儀同三司、趙郡太守、定襄道總管,襲永康公,皇朝贈特進、荊衡澧朗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諡日襄。高祖靖.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中書令衞國公,贈司徒,諡日景武,從饗於太廟,陪葬於昭陵。於戲!神降嵩嶽,功格玄祇。宣翊丕運,克昌昆裔,而慎率彝訓,網墜於初命。保義貽忠,於國無窮,弈代續封,以至於公。曾祖德獎,延州刺史;祖友謙,秦州司馬;父齊賢,太子家令寺丞。皆襲爵衞公,陪葬昭陵
公即家令丞第五子也。齋郎出身,補坊州中部尉。歷聞喜縣成陽縣主簿、大理評事翼城縣令。其大操也,術於節廉,奉以恭恪。觀察使以政陟聞,遷華原縣令。時奮武攘夷,親帥郊甸,樵牧莫禁,餼牽皆省省竭,而附勇匿奸,朋行掎奪,流毒瘠人,覆怨嚴政,蒞邑者不滿歲而更。公以直情為徽縫,強御知防簡,肅為閉閎,寇匪越境,編黔首於豪族,獲黍稷榛莽。是以童蒙康歌,耆艾頌德,請立石表功,借留三載。朝廷疇諮,換嫠屋縣令。百姓以省事離居,廢農艱食。公乃身為天池,心為人時;信以藝之,明以耨之。歲易兇災,俗忘悖嫠。俄授成都縣令,且惠此京邑,則於四方;異日之理,乃如其政。不渝誠明,亦用康義。遷嘉州刺史。寅濮錯居,貨貝攸而。秩滿之日,俸有鬥粟,歸無一金。貞元九年十一月七日,遘疾,終於長安光行裏之私第,享年六十五。嗚呼!公貞以從祿,義以正家。景武之庸德有廟,太宗之命服在司。日月斯遠,盡敬不違。霜露既露,致饗如在。又常言:“陪葬山陵皆衞之冢嗣,歸塋兆,則孝追園寢,非恭兄德、謝先人,豈望身光陵土!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嗣夫人裴氏,先公而沒,安厝於咸陽縣秦川鄉之北原,二月廿一日旋窆焉,從遺志也。有子四人,士方、直方、前右監門衞錄事參軍知方、式方。皆茹毒含荼,泣血口命。息女適昌黎韓承徽,乃因而為志焉!銘日:
文皇建極,景武宣力;垂耀孫謀,式貽祖德;恢武繼文,流忠為淳。乃生府君,孝愛恭仁;奉祀無忝,為政有倫;邑慕良宰,邦思賢守。曷賦其才,匪鍾其壽;陵谷遷徙,天地悠久;刊於玄石,期之不朽。
參見《唐故朝議大夫使持節都督嘉州諸軍事守嘉州刺史襲衞國公李公墓誌銘並序》 [1] 

李浚親屬成員

七代祖:李歡,北魏河秦二州刺史、杜縣公
六代祖:李讓,字崇義,北周開府儀同大將軍、龍門郡太守,封永康縣公。
五代祖:李詮,隋朝開府儀同三司、趙郡太守、定襄道總管,襲永康襄公,贈特進、荊州刺史。
高祖:李靖.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中書令、衞國景武公,贈司徒
曾祖:李德獎,延州刺史、衞國公;
祖父:李友謙,秦州司馬、衞國公;
父親:齊賢,太子家令寺丞、衞國公。
夫人:聞喜裴氏
兒子:李士方、李直方、前李知方、李式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