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曉紅

(第二十屆中央委員,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

鎖定
李曉紅,男,漢族,1959年6月出生於重慶合川,1982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重慶大學工學碩士學位。礦山安全技術專家,2011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第二十屆中央委員 [40] 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 [35] 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教授,水射流理論與新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1-3] 
1985年任重慶大學採礦系黨總支副書記、系副主任;1991年任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1993年獲重慶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任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院長;1997年任重慶大學校長助理、科研處處長、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院長;1998年任重慶大學副校長;2003年1月任重慶大學校長;2010年12月任武漢大學校長;2016年11月任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2018年5月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 [4-5] 
李曉紅長期致力於水射流技術及其在煤礦安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1] 
中文名
李曉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重慶合川
出生日期
1959年6月
畢業院校
重慶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李曉紅人物經歷

李曉紅院士 李曉紅院士
1959年6月,李曉紅出生於重慶合川。
1975年至1978年,在四川省合川縣爐山公社任團委副書記。
1978年,考入重慶大學採礦系。
1982年,獲重慶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1982年至1985年,任重慶大學採礦系團委書記,重慶市學生聯合會主席。
1985年至1989年,任重慶大學採礦系黨總支副書記、系副主任。
1989年至1991年,作為中美聯合培養博士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並做研究助理。
1991年至1994年,任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
1993年,獲重慶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1994年至1996年,任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院長。
1995年,晉升為教授,並獲國家教委優秀跨世紀人才計劃基金。
1996年3月至8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6年至1997年,任重慶大學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院長。
1997年至1998年,任重慶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助理、科研處處長、資源及環境科學學院院長。
1998年,入選國家七部委“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
1998年至2003年,任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03年至2010年, 任重慶大學黨委常委、校長(2004年7月明確為副部級)
2010年12月,任武漢大學黨委常委、校長。
2011年12月,任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6年11月,任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017年5月,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
2018年6月,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 [2]  [4]  [6-8] 
2022年7月,擔任中國工程院第八屆主席團執行主席。 [36] 
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 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

李曉紅主要成就

李曉紅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自1982年至2018年6月,李曉紅長期致力於水射流技術及其在煤礦安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是中國礦業工程領域學科帶頭人之一,針對中國複雜煤礦瓦斯災害嚴重這一重大安全問題,提出了超前防治災害與煤層氣開採利用一體化的學術思想,發明了一種能產生脈衝應力波和聲震波的氣、固、液多相振盪射流,創新性地研發出多相振盪射流在煤層中網格化造縫增強透氣性和強化瓦斯解吸技術,自主開發出超前治理煤礦瓦斯災害成套裝備,已在重慶、四川、貴州、山西、河南、安徽等近50座煤礦推廣應用。 [9] 
  • 學術論著
截至2018年6月,李曉紅已出版著作6部,發表論文200餘篇。 [10] 
代表著作
出版時間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4年
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李曉紅
重慶大學出版社 [11] 
2005年
瓦斯隧道揭煤施工技術
李曉紅
重慶大學出版社 [12] 
2007年
李曉紅、盧義玉、向文英
重慶大學出版社 [13] 
2014年
礦井通風與安全
盧義玉、王克全、李曉紅
重慶大學出版社 [14] 
  • 承擔項目
截至2015年6月,李曉紅先後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固體磨料在自激震盪流中的混合機理及脈衝磨料水射流的研究”,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等20餘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的研究工作。 [2] 
作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李曉紅致力於超臨界二氧化碳強化頁岩氣開採的研究。 [10]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研究期限
資助機構
採礦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1998.01-2001.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15] 
淹沒狀態下振盪磨料射流的切割破碎機理
面上項目
2001.01-2003.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16] 
隧道與地下空間工程結構物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重點項目
2004.01-2007.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17] 
高壓水射流破巖理論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創新研究羣體科學基金
2007.01-2009.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18] 
我國中西部綠色能源結構及開發利用戰略研究
應急管理項目
2016.01-2017.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19]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6月,李曉紅以第一獲獎人身份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國際性學術獎2項。 [2]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8年
單層鹽水力壓裂新工藝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
井下淹沒水射流刻槽技術的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20] 
1999年
水射流輔助刀具切割破碎硬巖的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5年
三峽庫區及庫區重點城鎮固體廢棄物綜合治理規劃和專項技術研究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5年
三峽水庫淹沒區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專項技術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8年
多相振盪射流及其在低透氣性煤層中抽採瓦斯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1] 

李曉紅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李曉紅認為,必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質量,始終堅持內涵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國際化發展,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理念,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2] 
李曉紅院士
  • 高校建設
李曉紅在武漢大學2011年工作研討會上指出,武漢大學應該辦成一所“頂天立地”的大學。“頂天”,就是要辦“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立地”,就是要紮根湖北,面向全國,服務國家,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提供支撐。 [7] 
對於中外大學和學術機構的交流合作,李曉紅認為,注重雙方的文化差異和尊重合作方的辦學理念非常重要。李曉紅在與國外大學合作時特別注意雙方的文化差異,理解和適應對方的教育體系和辦學理念,努力建立長期和深入的合作關係。 [23] 
  • 指導學生
截至2011年12月,李曉紅已培養碩士、博士20餘名。 [24] 
  • 講座報告
2013年4月26日,李曉紅做客武漢大學“地理信息科學技術文化節”,為學生作題為《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學術報告。 [25] 
2017年11月14日,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李曉紅應邀作宣講報告,勉勵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心懷愛國之情和科學報國之志,堅守學術規範、保持學者的清醒與自律,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將自身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26] 

李曉紅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5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6] 
1997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6] 
2008年
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 [27] 
2011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1] 

李曉紅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
重慶市煤炭學會副理事長
2003年2月至2011年2月
《重慶大學學報》編委會主任
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11] 
2007年12月7日
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 [4] 
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28] 
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29] 
2012年8月
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30] 
2013年10月
中國煤炭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31] 
2014年12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32] 
2017年10月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 [33] 
2022年7月
2022年10月
第二十屆中央委員 [40] 

李曉紅個人生活

李曉紅有一副準專業歌唱的好嗓子。在重慶大學,每年的元旦晚會,李曉紅都要上台獻唱。
在2011年武漢大學新春音樂會上,新到任的校長李曉紅演唱了一曲美聲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兩年後的學校新年音樂會,身穿燕尾服的李曉紅在學校交響樂團的伴奏下,演唱了一首《那就是我》。 [6] 

李曉紅人物評價

在重慶大學時期,李曉紅被冠以“平民校長”的頭銜。“親民”“平易近人”是師生對他的普遍評價。到武漢大學不久,就有老同志以讚賞的口氣説,李曉紅儘管是理工科背景,但看得出來很是具有人文情懷。 [6]  (中華兒女新聞網評)
李曉紅政治過硬、視野開闊、作風深入,擔任重慶大學校長八年,學校各項事業都取得較快發展,得到了組織上和廣大師生員工的充分肯定。中央認為,李曉紅同志任武漢大學校長是合適的。 [34]  (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三局副局長趙凡、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