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曉紅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

鎖定
李曉紅,女,1982年生,廣東普寧人,文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早稻田大學中國文學會會員。
中文名
李曉紅
畢業院校
中山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中國古代文學
任職院校
中山大學

李曉紅人物經歷

2001/09-2005/06,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就讀,本科畢業後免試直升本系古代文學專業讀研。
2005/09-2010/06,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博連讀。
2009/03-2010/03,日本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聯合培養博士生。
2010/07-2013/06,中山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助理研究員。
2010/09-2011/07,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駐院學人。
2013/07迄今,中山大學中文系講師。 [1] 

李曉紅開設課程

《中國文學史》(二),中文系本科專業必修課。
《海外漢籍與漢學導論》,中文系本科生專業選修課。
《古代文學研究與學術規範》,中文系研究生必修課,與吳承學教授合講。
《大學語文》,公共必修課。
《中文寫作》,專業必修課。
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生進修班課程。 [1] 

李曉紅學術成果

李曉紅主要著作

《文體新變與南朝學術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8月。 [1] 

李曉紅文獻整理

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南齊書》,修訂組主要成員,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8月。 [1] 

李曉紅主要論文

二〇一六
15.李曉紅:《永明聲律審美的繼古與新變》,《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 ,頁10-21。
二〇一五
14.李曉紅:《卞彬童謠與宋齊革易之歷史書寫——從<南齊書·卞彬傳>據<南史>補字説起》,《中山大學學報》(ISSN1000-9639),2015年第5期,頁23-33。
二〇一四
13.李曉紅:《南朝雅樂歌辭文體新變論析——以五帝歌為中心》,《文學遺產》(ISSN0257-5914)2014年第5期,頁44-54。《歷史進程中的中國與世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古代文學的文體選擇與記憶》(鳳凰出版社2015)收錄。
12.李曉紅:《直迫東漢:謝國楨<江浙訪書記>的目錄學文體考察》,《新國學》(ISBN978-7-5614-8116-5)第10卷,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版,頁245-269。
二〇一二
11.李曉紅:《“以數立言”與“九言詩之興”——謝莊<宋明堂歌>文體新變考論》,《中山大學學報》(ISSN1000-9639),2012年第4期,頁1-12。
10.李曉紅:《論<柏梁詩>作為七言詩體始篇的意味》,《中國詩學(cssci集刊)》第16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6月版,頁77-87。
9.李曉紅:《一片為人注目的學術新境——傅璇琮與古代文體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版》2012年5月16日第B04版。
二〇一一
8.李曉紅:《絕句文體批評考論》,《學術研究》(ISSN1000-7326)2011年第6期,頁147-152。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7.李曉紅:《中國古代文學中蘇小小的形象意味》,《中國越學》第3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4月版,頁222-246。
6.李曉紅:《建立有現代意義的中國文體學》,《中國社會科學報·文學版》2011年11月29日第011版。
二〇一〇
5.中島隆博著,森川裕貫、李曉紅譯:《新儒家與佛教——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譯文收入東京大學Collection UTCP 8《解構與重建——中國哲學的可能性》,2010。
4.稻畑耕一郎、朱新林、李曉紅、石碩撰:《楊守敬致吳重憙信札中的校勘學思想》,《藝衡》第4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二〇〇九
3.李曉紅撰,石碩譯:「柏梁詩」と七言詩 -齊梁文人の選擇,《中國文學研究》(ISSN0385-0919)早稻田大學中國文學會25-Dec-2009,頁17-34。
二〇〇八
2.李曉紅:《論八言詩及其相關問題》,《學術研究》2008年第9期,頁140-146。
二〇〇七
1.吳承學、李曉紅:《任昉<文章緣起>考論》,《文學遺產》2007年第4期,頁14-25。 [1] 

李曉紅科研項目

專著《中國古代詩歌文體史料集釋》入選2015年度中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批准號:15FZW003。
“南北朝文體新變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批特別資助項目,(編號:2013T60816,2013-2016)
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古代雜言詩研究”(編號:14wkpy30,2014—2016)
“南北朝文體新變的知識背景研究”,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青年基金項目(編號:12YJC751043,2012-2014),已結項。
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中國古代詩歌文體史料整理與專題研究》(編號:sybzzxm201202,2012-2014),已結項。
“文體新變與南朝學風”,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編號:20100480833,2010-2012),已結項。
“中國韻文文體史料集釋”,日本笹川優秀青年獎學基金博士生重要創新項目,2009,已結項。 [1] 

李曉紅學術交流

2015年6-8月,參與日本國際交流基金關西中心主辦”日本學術文化專門家兩個月學習課程“,獲得修了證書。
2015年11月,參與敦煌研究院主辦“‘犍陀羅佛教藝術與絲綢之路’研究班”,獲得結業證書。 [1] 

李曉紅獲獎記錄

博士論文《中國古代詩歌文體研究》入選2011年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