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振球

(民國粵籍將軍)

鎖定
李振球(1893~1956),字旋空,廣東省興寧新陂人,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十二期炮科、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工兵科畢業,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二集團軍第六十五軍軍長、第四戰區前敵總指揮。 [2] 
中文名
李振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3年 [1] 
逝世日期
1956年
畢業院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1] 
出生地
廣東省興寧新陂
旋空

李振球個人簡介

粵籍將軍李振球
粵籍將軍李振球(1張)
1921年任大本營警衞團第二營連長,1923年任粵軍第一師三團三營營長。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三十團中校代團長、上校團長。1929年任廣東編遣區第一師一旅副旅長,第五十九師二旅旅長。1931年任第一集團軍第一軍第一師中將師長,1934年12月升任第一軍副軍長。1936年1月授陸軍中將,任廣東第五軍區司令官。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十二集團軍六十五軍軍長,第四戰區前敵總指揮。1941年起任中央訓練團第二大隊附,第七戰區司令部中將高參。1942年夏因病辭職返鄉,墾荒辦學,創設興寧縣立第四中學。1949年移居香港,後遷居台灣。1956年12月3日在台北逝世。 [2] 

李振球人物生平

李振球(1893—1956年),字旋空,新陂區黃沙陂村人。新陂小學畢業後,先後在廣東陸軍小學、湖北陸軍中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北洋軍閥段祺瑞部見習排長。
民國10年(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李由保定軍校同學葉挺介紹任總統府大本營警衞團連長。不久,鄧演達亦以保定軍校同學關係,任用李為粵軍第一師工兵營連長。隨着粵軍第一師不斷擴充,李相繼升任營長、團長、旅長。民國12至15年,隨陳濟棠部參加統一兩廣戰爭。
民國16年9月,在張發奎部下任副師長。目擊軍閥自相殘殺,遂意態消極,常説革命事業無窮大,慷慨悲歌等於零。轉而與人合股經營實業,先後在廣州沙河和海豐等地承辦築路行車。翌年蔣馮閻軍閥混戰,李覆在陳濟棠部下任旅長,跟隨反蔣。
民國21年,在贛州奉命率領一個師與紅軍作戰。同時兼任贛州市政公署主任,大規模擴建街道,修築該市第一條公路(至韶關),設立第一個汽車站,開闢贛州公園,在城市建設方面做了不少實事。
民國25年(1936年),李追隨餘漢謀反對陳濟棠。民國26年七七事變後,李任六十五軍軍長兼廣州警備司令。翌年10月初,惠州城被日軍侵佔,餘漢謀急令李為前敵總指揮,擔任收容和狙擊任務。不久,日軍一個旅團沿博增公路進犯,被李軍迎頭痛擊,死傷慘重,敗回博羅城。
10月下旬,得蔣介石許可,放棄廣州,社會各界憤然譴責。李為替罪羊,被解除軍長等職。此後,他不參加政治活動,長期在樂昌經營農場。其間,還捐款在興寧擴建新陂中學和黃沙陂小學。
解放後遷居香港。1956年夏初病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