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富

(南宋抗金英雄)

鎖定
李富(公元1085-1162年) 字子誠,號澹軒。莆田縣(今涵江區)人。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金兵連陷南京、臨安(今浙江杭州市),李富捐家財募義兵三千人,攜糧響,乘舟楫,北上抗敵,隸名將韓世忠部,致金兵敗退。宣撫使李綱薦其任殿前統制司幹辦公事官,以上書言收復失地為秦檜所扼,降承信郎,遂歸鄉。致力於家鄉公益事業,建石橋34座、涼亭座,築海堤,墾埭田280多公畝,修軍學,創梅峯書院並親自講學。著有《春秋註解》、《澹軒集》傳世。 [1] 
李富是抗金英雄,是大辦公益事業的大善人。 [2] 
中文名
李富
出生日期
宋元豐八年(1085)
逝世日期
1162年
主要成就
著名的抗金英雄
出生地
涵江鄉洋尾
子誠
澹軒
年    代
宋朝

李富人物介紹

李富(1085—1162)字子成,一作子誠,號澹軒。興化軍莆田縣孝義裏洋尾(今涵江區白塘鎮洋尾村)人。抗金英雄、慈善家、理學家。其父李泮、母黃氏在梅峯(梅子岡)觀音亭求觀音喜得貴子李富,於宋元豐八年(1085)舍梅峯一百多畝地建為佛寺,俗稱梅峯寺。建炎元年(1127),金兵南侵,南京、臨安相繼失陷,國家處於危急存亡之秋。蘄王韓世忠勸富舉兵勤王,李富毅然捐獻家財,招募義兵三千人北上抗金,隸韓世忠部,授承信郎。隨部收復建州,攻克大儀,屢立戰功,金兵敗回北方。宣撫使張淵賞識李富才略,薦任殿前統制司幹辦公事官(簡稱“制幹”,故世稱李富為“李制幹”)。富上書朝廷,陳述抗金的策略,被秦檜所抑,貶官。託言母親年老,辭官歸養。紹興三十二年(1162)卒於家,淳熙九年(1182)移葬於今城廂區常太鎮嶺下村坪田自然村。後入祀莆田鄉賢祠。其一生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捐家財在縣內修築海堤,圍墾造田;建築延壽橋等大小橋樑34座;在城南五里多的官道旁建涼亭兩座,重修囊山寺、重興寺和滿月院;其又捐鉅款修建興化軍學,在梅峯寺畔建卧雲軒和梅峯書院,聚徒講學,並捐資供給學子費用。李富還是一位理學家,時名士王進之、龔遂良、林觀、劉孔珍、黃芻、黃庚等都出其門下。其著有《春秋註解》、《澹軒集》二十多卷。 [4] 

李富人物貢獻

文武雙全的抗金英雄
李富是宋朝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生長在宋代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動亂年代,為抗擊遼、金的入侵,救民於水火,建炎元年(1127),金兵南侵,南京(今河南商丘)、臨安相繼失陷。李富毅然捐獻家資,招募義兵三千人,從海道揚帆北上,入長江,向孟太后提出興宋破金的謀劃。太后把他的兵隸屬韓世忠部,授承信郎。他隨即收復建州,攻克大儀,屢立戰功。金兵敗回北方。宣撫使張淵賞識他的材略,薦任殿前統制司幹辦公事(簡稱“制幹”)。李富十分重視教育,捐巨資修繕興化軍學,建卧雲軒和梅峯書院,培養了一大批貧困學子。他修築海堤,圍墾造田萬畝,在莆田境內建造了大小石橋34座,這些橋把興化平原連成一片,至今仍發揮着作用。李富祠坐落於莆田 涵江區白塘鎮洋尾村,為宋代建築,有書法壁畫、楹聯匾額、碑刻等實物。
李富紀念館 李富紀念館
李富辭官歸養後,在梅峯寺畔建卧雲軒和梅峯書院,聚徒講學,並捐資供給學子費用。“遠近之賢且貧者,鹹厚賴焉”。又捐鉅款修建興化軍學,創築海堤,圍墾農田,造大、小石橋三十四座,重修囊山寺、重興寺和滿月院,並在城南五里多的官道旁建涼亭二所,讓路人歇腳。
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撕毀宋金和約,揮戈南下,長江前線告急,時李富已卧病在牀。次年(1162),有人從北方返莆,他詢知邊境危急情況,憤慨填膺,長嘆數聲氣絕。終年77歲。李富好施與,熱心公益。莆人稱“樂善之士”時,都要提到李制幹。著有《春秋註解》、《澹軒集》等傳世。

李富人物評價

李富是值得莆田人世世追懷的。李富是個愛國將領。北宋末年,國勢危如累卵。李富應召勤王。他在莆田召義兵三千,沿海路北上抗金,效力於韓世忠麾下,被授為殿前統制司幹辦,人稱“李制幹”。後因秦檜弄權,李富的抗金主張不為採納,遂辭官回莆。

李富慈善公益

白塘科第 白塘科第
李富是莆田古代首屈一指的慈善家。他回家鄉後,在梅峯寺畔建卧雲軒和梅峯書院,聚徒講學。他有教無類,對窮學生不但免收學費,還提供食宿,史稱“遠近之賢且貧者,鹹厚賴焉”。他還捐資修建興化軍學,築海堤圍墾造田,捐建涼亭,重修寺院。李富最為人稱道的善舉,是主持修造了34座橋樑。橋樑的建成,不但方便了交通,而且繁榮了一方經濟。如涵江新橋建成後,新橋頭一帶就成了萬商雲集的埠頭,且長盛不衰。他建造的石橋既美觀又耐用。如長300餘尺的延壽橋,長虹般高懸在綬帶似的溪流之上,近900年來無數次的狂風惡水都奈何它不得,至今還是風采依然。
明末清初,潮州一世祖李明山,為避戰亂,舉家由福建莆田遷至潮州府海陽縣(今潮州 潮安縣 ),定居於潮州 潮安縣城內北門面線巷,傳至李嘉誠這一輩,正好10世。莆田李氏與潮州李氏合譜。合譜。莆田李姓大部是涵江區白塘洋尾村的衍派。莆田 涵江洋尾李氏至今珍藏一本清代 康熙六十年(1721)修的《隴西李氏宗譜》,莆田李氏還產生了莆田古代首屈一指的慈善家和富豪李富。 李富具備積極進取、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精神品格。莆田李氏人文鼎盛,宋代以來有進士29人、職官122人。李氏家庭同大批因戰亂而南遷的其他莆田家庭可以説是書香世家。明末清初,正是朝代更替、兵荒馬亂之時,當時在福建沿海還因鄭成功佔據台灣抗清而截界。《涵江區志》(大事記)載:“清政府於順治十八年(1661)實行截界遷民。“截界”給當時莆田沿海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迫使大量莆田人外遷。李嘉誠先祖在莆田白塘洋尾居住,生活過的有24世(包括李明山),據《隴西李氏宗譜》所載洋尾李氏詩禮傳家,家學淵源,人才輩出。 李嘉誠的曾祖父李鵬萬曾經是清朝每12年選拔一次的文官八貢之一,一時傳為佳話。李氏祖居門前用於插貢旗的碑座,就是歷史的見證。因其家族人士治學風氣甚濃,知書識禮,學問淵博,在鄉村之中頗有名望,頗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極高。
修橋鋪路,歷來被莆田人視為“做積德”。莆田自古就有“走橋念志”的俗語,意思是,當你走橋時,不仿停步橋頭,讀一讀建橋的碑誌。其間往往記載着捐建督造者的芳名,記載着建橋的艱辛歷程。讀其文,既是追懷和感戴,更是鞭策和激勵。於前人,你付出的僅僅是廉價的懷念,於自己,你獲取的則是你修身向善的寶貴教益。可悲的是,這個俗語後來竟退化成“吃茄摘蒂”,令人啼笑皆非。必也正名乎!
大概是李富為首的那一代人的努力,後來這一方土地才獲得了“閩中橋樑甲天下”的美譽,這且不論。李富祠中的“白塘科第”引起了我的深思。據説,洋尾村宋代以降有進士29人、職官122人。這裏人文鼎盛的原因,除了傍水村居的宜人環境外,還在於良好家風的世代傳承。李富的子孫大概很明瞭這一點,故撰書其姓聯為“制幹家聲大,隴西世澤長”。“制幹”能與李氏的郡望“隴西”相提並論,可見李富在其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時移世易,李氏的子孫已經遍及海內外。據記載,商界鉅子李嘉誠、李文正也是李富的後裔。雖然時代不同、事業有異,但李富所具備的積極進取、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精神品格,也在他們身上得到生動的再現。

李富紀念場所

李富故居

李富 李富
洋尾村位於白塘湖畔的,是宋朝愛國將領、大慈善家李富的故居。洋尾古村落最早形成於唐代,是李氏族人聚居的一個古老村落。
明代建築李氏大宗祠是李氏族人為紀念李富而修建,李富是南宋時期抗金愛國將領,後人將其與蔡襄、陳俊卿、林光朝、陳宓稱為莆田五賢。 [3] 

李富李富墓

宋淳熙九年(1182)李富葬於常太鎮長基山,墓前50米至公路,明成化三年(1467)重修。坐東南朝,左右、後側各外延20米西北。寬11.3米,深33.5米,佔地面積400平方米。平面呈“風”字形,磚石、三合土結構。墓丘設祭台,花崗岩須彌座。前有內埕及三層外埕。現李富墓位於九龍谷國家森林公園境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富李富祠

白塘東岸的洋尾村是李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洋尾村有兩處李富祠,皆初建於南宋,分別為李富的長子、次子所建。李富祠代有廢興,現存的兩處李富祠皆為明代重建。東墩自然村的李富祠內左壁嵌有明代刑部尚書林俊撰寫的石碑《永思堂記》,李甲自然村的李富祠內存有明代刑部尚書彭韶撰寫的《白塘李氏重修先祠碑》。二祠內還保存李綱張孝祥文天祥鄭嶽等歷代名人的題詞,其中少數系原物,多數為複製。

李富祖廟陪神

湄洲媽祖祖廟陪神之一 湄洲媽祖祖廟陪神之一
李富(1085—1162),字子誠,號澹軒,莆田人。宋建炎元年(1127),募義兵三千,從海道北上抗金,奉媽祖香火以行。授殿前統制司辦公事官。旋辭歸,重建聖墩順濟廟,又創建白塘浮嶼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