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嘉仲

鎖定
李嘉仲(1900-1981),重慶人,原名李輝,曾用名李可猷、李扶蓀等。是中國共產黨四川的早期黨員,曾參加南昌起義。在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除以教書為業外,積極地參加地下革命活動。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建國後官至重慶市教育局副局長。
中文名
李嘉仲
外文名
Lijiazhong
別    名
原名李輝,曾用名李可猷、李扶蓀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0年10月4日
逝世日期
1981年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主要成就
1945年10月在重慶參加中國民主同盟
出生地
重慶市北磅蔡家鄉

目錄

李嘉仲生平

李嘉仲,1900年10月4日出生,重慶市北磅蔡家鄉人。原名李輝,曾用名李可猷、李扶蓀等。生於工商業兼地主家庭。
1912年至1914年在重慶巴縣第一小學讀書。1918年從重慶巴縣中學畢業。1918年至1922年在成都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上學。畢業前夕曾率隊到南京南通無錫上海杭州等地考察。1922年至1923年在天津南開大學作附讀生。1923年至1925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科學習。
受五四新思潮影響,1924年加入吳玉章等成立的中國青年共產團(即YC團)。1925年八九月間回到四川,擔任巴縣國民師範學校教務主任,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到重慶體育專科學校、中法大學、川東師範學校從事革命活動。1926年2月擔任中共重慶地委候補委員,不久擔任地委委員。
1926年9月5日,英國軍艦炮轟萬縣縣城,屠殺中國軍民。陳毅隨後趕赴重慶,向中共重慶地委和國民黨左派臨時省黨部彙報萬縣慘案詳情,並請求支持。國民黨左派臨時省黨部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以張錫儔、牟煉先、李嘉仲、張仲祺、雷興政(又名雷曉輝)等中共黨員和石榮廷、胡子昂、葉蘭奎、張雨琴等11人暫時組成“萬縣慘案四川國民雪恥會”,作為公開領導四川人民反英鬥爭的合法組織。中共黨員冉鈞、劉成輝、張錫儔、李嘉仲等均在該雪恥會設執行委員會和特組委員會中擔任領導職務。 [1] 
1926年12月順滬起義發動後,曾受命到武漢,為起義部隊爭取軍餉和要幹部。1926年底至1927年擔任重慶萬縣師範學校校長、國民黨四川省黨部(蓮花池左派)委員兼川東黨務特派員。1926年至1927年初在國民黨省黨部(蓮花池左派)任監察委員會主席。積極發動羣眾參加反帝愛國鬥爭,擔任國民黨四川第一次全省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
1927年3月重慶發生反動軍閥屠殺共產黨和進步人士的“三·三一慘案”後,從雲陽乘船到武漢,擔任國民黨四川省黨部辦事處負責人,負責和武漢國民政府的聯繫。4月下旬作為四川黨的代表,參加了在武漢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大革命失敗後,7月下旬作為四川政治代表潛人南昌,參加南昌起義。在赴廣東途中,因腳傷離開南下的部隊,輾轉到江西吉安養傷。1928年8月由江西返回老家避居,到北暗黃桶鎮一親戚家教書維持生活。
1929年初在成都見到程子健提出恢復組織關係未果。1930年3月至7月在四川銅梁中學任教。後曾赴成都,因家事又返回巴縣。1931年至1932年在成都女子師範學校、錦江學校、建國學校等校任教。1932年9月到上海,在上海臨青學校任教。參加黨的外圍組織“社會科學家聯盟(社聯)”,經常秘密參加集會,在黨的領導下開展進步活動。1934年任上海私立惠平中學教導主任。1935年至1936年在浙江紹興稽山中學、街州省立中學任教。1936年9月由上海往日本東京考察。1937年4月回到上海,參加上海救國會和援救“七君子”運動,是領導這次活動的五人主席團成員之一,在幹部會上聯繫商會工作,示威遊行時擔任主席團成員之一。
盧溝橋事變後由上海返回成都。白天在成都建國中學、大同中學(今成都二十中 [2]  、協進中學(今成都樹德協進中學)等任教,夜晚參加各處的抗日救亡座談會。1938年四五月間恢復黨籍,單線聯繫。1938年到四川犍為鹽場私立通材中學任校長。因拒絕強調集體參加國民黨而離任。1939年至1941年在南充省立南充中學任教。1942年至1943年任重慶大華煉油廠北豬分廠任副經理,為八路軍辦事處提供油料,同時掩護秘密工作的同志。1943年至1944年在南充省立中學任教。 [3]  1944年10月至1945年2月在四川嶽池縣中學任教。
1945年10月在重慶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46年至1948年在四川三台葫蘆溪中學任教。 [4]  發展民主同盟盟員。1950年至1955年,先後擔任川西、四川省民盟支部組織工作,後擔任成都市民盟副主任、重慶民盟副主委。 [5]  1955年任重慶市教育局副局長。1956年擔任重慶師範專科學校(今重慶師範大學)校長 [6]  。1981年因病逝世。

李嘉仲校史記錄

大同中學時期,所任教老師都比較有名望,如……教地理的李嘉仲……抗戰時期……特別是教地理的李嘉仲老師,結合地理給學生講抗戰形勢,日寇野心,青年責任等,學生們都很受教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