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光熙

(建窯建盞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鎖定
李光熙,男,漢族,1987年出生於南平市建陽區,畢業於江南大學藝術設計專業,2022年7月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專業 [72]  南平市建陽區建窯建盞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  高級工藝美術師 [76-77]  ,李光熙陶瓷工藝技能大師工作室 [68]  全國行業技能競賽《裁判員》 [69]  全國輕工行業《高級考評員》 [70]  福建省輕工行業技術能手 [71]  2022年獲南平市級非遺傳承人推薦 [60]  南平市工藝美術大師 [2]  建盞工藝師 [3]  建陽建盞協會會員,建窯建盞十佳工匠, [4]  從事建盞事業, [3]  具有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中級資格, [5]  建窯建盞十佳新秀提名。 [6]  民間工藝美術名藝人, [7]  國家一級/高級技師 [44]  福建陶瓷行業新鋭人物。 [8]  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理事,福建省品牌文化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南平市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2015年創辦蘭亭敍建盞陶瓷有限公司。2022年9月獲南平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盞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榮譽 [62-63] 
中文名
李光熙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7年3月
主要成就
建窯建盞十佳工匠 [4] 
主要成就
福建陶瓷行業新鋭人物 [8] 
出生地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
代表作品
雙面釉(温知),雙面釉(壎篪),雙面釉(琴瑟),(薄胎)侶行系列(傾心,凝心,納心,敞心)

李光熙人物榮譽

榮獲建窯建盞十佳工匠。 [4] 
榮獲南平市建窯建盞十佳新秀提名獎。 [6] 
2020年12月獲評為“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 [42] 
2022年南平市高層次人才 [59] 
2023年3月12日獲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稱號 [74] 

李光熙作品榮譽

2015年11月作品“寒露”在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4] 
2015年9月作品{幽蘭夢(銀毫)}獲得合肥第九屆國際博覽會 金獎; [9] 
2015年作品(寒露)在第七屆西安工藝美術收藏品會上獲得金獎; [10] 
2015年作品(寒露)在第七屆西安禮品工藝品展覽會上獲得金獎; [11] 
2015年作品(寒露)在中國(北京)國際文創交易會上獲“華表獎”金獎; [12] 
2015年作品(寒露)在第七屆中國(廣州)國際藝術品收藏品博覽會上獲“中國金藝獎”金獎; [13] 
2015年11月作品(藍石榴)獲得北京國際文創產品 工藝美術“華表獎”銀獎; [14] 
2016年3月作品(夢幻藍)獲得第十四屆全國工藝品旅遊品、禮品博覽會優秀工藝美術作品評比 金獎; [15] 
2016年5月作品(夢幻藍)獲得莆田第十一屆海峽工藝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 金獎; [16] 
2016年8月作品(夢幻藍)獲得南平市首屆工藝美術師 銀獎; [17] 
2016年8月作品(藍石榴)獲得獲得南平市首屆工藝美術師 優秀獎; [18] 
2016年10月作品(夢幻藍)在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中國十大名窯”獲得金獎; [19] 
2017年CCTV(美麗中國鄉村行--走進建陽麻紗,黃坑)大型系列活動指定禮品。 [20] 
2017年9月作品《零露》榮獲唐山陶瓷採購博覽會 金獎; [21] 
2018年9月作品(琴瑟)獲得福建省第三屆“閩藝杯”銅獎; [22] 
2018年9月作品(壎篪)獲得福建省第三屆閩藝杯 銀獎; [23] 
2018年12月作品(琴瑟建盞)獲得福建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24] 
2019年5月作品《壎篪》獲得第十屆福建工藝美術精品“爭豔杯” 銅獎; [47] 
2019年5月作品《琴瑟》獲得第十屆福建工藝美術精品“爭豔杯” 銅獎; [48] 
2019年10月作品《家國如意》獲得第三屆建窯建盞文博會“工藝精品獎”文創獎; [50] 
2019年12月作品《家國如意》獲得第三屆中國世界遺產工藝美術師金獅獎金獎; [51] 
2020年11月作品《蘭亭雅集》在第九屆“大地獎”中國陶瓷創新與設計大賽中獲獲特等獎 [37] 
2021年建盞作品《三顧茅廬》獲獲第十一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豔杯”大賽金獎 [49] 
2021年作品《致遠》榮獲第四屆中國(晉江)國際家裝建材博覽會陶瓷藝術創意設計評比金獎 [40] 
2021年作品《致遠》榮獲第一屆南平市“南藝杯”工藝美術精品大賽金獎 [41] 
2022年8月作品《中秋望月》獲第二屆百鶴杯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百鶴金鼎獎 [61] 
2022年1月的作品《三顧茅廬》在第二屆最美福建·文化旅遊創意設計大賽(福建好禮類)中榮獲優秀獎 [73] 
2022年10月作品《福佑五方》在2022年福建“福”文化文創產品創作及推廣活動中榮獲福瓷類爆款獎 [66] 
2022年10月作品福祿在2022年福建“福”文化文創產品創作及推廣活動中榮獲福瓷類精品獎 [67] 

李光熙人物經歷

1987年出生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
2015年創辦蘭亭敍建盞陶瓷有限公司;
2016年9月,獲得建窯建盞十佳工匠; [4] 
2018年7月,參加福建傳統陶瓷燒製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級研修班; [25] 
2018年10月,李光熙獲得南平市第一屆民間工藝美術名藝人; [7] 
2019年4月,被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評為(福建陶瓷行業新鋭人物)。 [8] 
2020年8月,被南平市建陽區評為第四批“建窯建盞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 
2020年李光熙工作室榮獲技能大師工作室 [43] 
2022年5月獲第七批南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 [60] 
2022年9月獲南平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盞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榮譽 [62-63] 
2023年11月任福建省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75] 

李光熙論文出版

作品《凝心》
作品《凝心》(7張)
論文《器相萬千,探索建盞器型的審美與創新》被雜誌(東方收藏)收錄。 [26] 
2021出版專著《黑瓷華章》ISBN號:978-7-5498-5079-2,出版單位:吉林攝影出版社 [64] 

李光熙捐贈收藏

2012年1月作品《現代建窯油滴盞》被南平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45] 
2015年,作品被演員許國寅和盧其亮收藏; [27] 
2016年7月,作品(寒露)(夢幻藍)被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收藏; [28] 
2016年9月,作品(夢幻藍)被南平市博物館收藏; [29] 
2018年4月,作品{舒馨(束口薄胎油滴盞)}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收藏; [30] 
2018年5月,李光熙捐贈(蘭亭敍建盞)至河南省慈善總會 [31] 
2018年9月,作品(温知)在第二屆建窯建盞(建陽)文化博覽會“2018建陽建盞專場義拍中成交”; [32] 
2018年11月,作品(己合)被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收藏; [33] 
2018年12月,作品《琴瑟》被雲南省博物館正式收藏。 [34] 
2019年11月作品《建盞·家國如意》被常州博物館永久收藏; [46] 
2020年七月作品《鑑知》被福建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永久收藏 [38] 
2021年作品《琴瑟》被福建省美術館收藏 [39] 
2024年作品建盞《登高》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78] 

李光熙個人知識產權

2017年9月13日外觀設計名稱:建盞茶杯(温知) [52] 
2018年4月19日外觀設計名稱:蓋碗(己合) [53] 
2018年7月13日外觀設計名稱:茶盞 (琴瑟) [54] 
2018年7月13日外觀設計名稱:茶盞(壎篪) [55] 
2019年4月15日外觀設計名稱:茶盞(謙益) [56] 
2019年4月15日外觀設計名稱:禮盒(繁花似錦) [57] 
2020年4月3日外觀設計名稱:茶盞(家國如意) [58] 
2022年11月獲-發明專利名稱:結合青瓷和建盞的瓷器燒製技藝 [65] 

李光熙個人職稱

作品《敞心》
作品《敞心》(5張)
具有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中級資格。 [5] 

李光熙人物評價

“每一隻盞裏都有我的感情,都是我在不同的情感狀態下做的,裏面都有不同的故事,我希望用我的盞的人也能體會到那種感情。”李光熙説起做盞時的心境是,能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 [35-3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