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館歷史沿革
編輯
中國工藝美術館(5張)
1982年4月成立籌建處。
1985年12月奠基,1989年10月竣工。
1989年11月舉行落成典禮。
1990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
中國工藝美術館建築佈局
編輯
四大國寶(4張)
中國工藝美術館共設14個展廳和兩層銷售大廳。主樓第5層為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有5個展廳,面積1800平方米,收藏、陳列當代國家級的各類工藝美術珍品。第3、4層為中國工藝美術館展出部的展覽大廳,每層各有3個展廳,面積4800平方米,承辦國內外工藝美術、文化藝術和輕紡產品等各類短期展覽。第1、2層為工藝美術購物中心,面積5400平方米。序廳1層展廳,可供展覽或開幕剪綵用,第2、3層為迴廊式展廳兼咖啡廊,每層面積約600平方米 。
館內有序廳、陳列廳、珍寶館幾部分組成。序廳下面是大型銅浮雕壁飾撔巧遼裰輸,表現了中國工藝美術5000年的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陳列廳內薈萃了當代中國工藝美術的精華,主要種類有玉器、象牙雕刻、木石雕刻、陶瓷、漆器、織繡、抽紗、景泰藍、金銀擺件、花絲鑲嵌、錫器、斑銅 等。其中包括老一輩工藝美術大師、專家、教授的傳世佳作以及歷年獲國家金獎或國際金獎的優秀作品等一批國家級珍品。四件大型翡翠珍品:山子岱嶽奇觀、花含香聚瑞、插屏四海歡騰、提樑花籃羣芳攬勝則為古今罕見的稀世國寶。珍寶館薈萃了我國當代最優秀的工藝美術珍品,是展示中華民族工藝美術藝術瑰寶的高雅殿堂。
館內還設有工藝品展銷廳,出售各種各、高檔工藝品、遊紀念品和禮品 ,可滿足來館參觀賓客的購物需求。
本館3、4層和序廳1、2、3層可出租場地,提供現代化的展櫃、展架,並可承擔展覽會設計、施工、陳列以及包裝裝潢等各項業務。該館1、2層為中國工藝美術品展銷公司的購物中心,經營珠寶首飾、金銀擺件、金屬工藝品、雕刻工藝品、硬木傢俱、抽紗、刺繡、地毯、陶藝、編織、絲綢及複製品、民間工藝品等,是全國品類最多、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工藝美術品、旅遊紀念品購物中心。展銷公司設有外幣兑換處、業務洽談間、禮品包裝服務枱,並代辦包裝、報關、託運等手續,為方便顧客購物提供多種服務。5層珍寶館還設有小賣部,專賣小件工藝美術品、該館的紀念章和畫冊等。序廳1層設有休息平台,2、3層設有咖啡廊。展覽館6層設有對外營業的餐廳,供參觀者休息和用餐。
中國工藝美術館展出內容
編輯中國工藝美術館館內收藏
其中包括老一輩工藝美術家、教授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傳世佳作以及歷年獲國家金獎或國際金獎的優秀作品等一批國寶級珍品。最重的翡翠珍品山子有368kg、質地上乘,實屬罕見。藝術家以概括的手法表現泰山雄偉壯觀、春意盎然,日出東方的景色。象徵中華民族勇攀高峯的精神。正面山巒挺拔,樹木青翠,背面山巒樹木灰暗,黃昏景象,兩面對比。扣唐詩詩意“陰陽割昏曉”,實為歷史上難得的珍品。
中國工藝美術館館藏珍品
《四海騰歡》
所用的原料重77公斤,呈扁長方形,最厚處為8釐米,但質地色澤很好,綠色多而密,晶瑩而透亮。由於原料質地優良,四海騰歡極為難得,所以藝術家們將它設計為插屏,經過極其精密的測算,將扁長方形、厚僅8釐米的翡翠平均剖為4片,除去0.8釐米的損耗外,每片翡翠的厚度為1.8釐米,達到了最佳程度,充分表現了翡翠質地、色澤的美。藝術家們將4片厚1.8釐米的翡翠採取左右對稱的手法,拼合為一塊大插屏,比原來的材料大了三倍,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翡翠晶瑩透綠的質地美。在拼合後,整件作品不僅平整,而且在接縫處平直一致,嚴絲合縫。 題材上,設計為矯健的九龍在雲海中翻騰的場面,象徵着中華民族的騰飛精神。靜中有動,具有強烈的動感。龍的形象吸收了歷代龍的圖案的精華,既有唐代蒼勁有力的風格,又有清代豐滿的優點,剔除了清代流傳的臃腫、呆板的缺點,使之生動、活潑而傳神。藝術家們因材施藝,充分利用原料的天然色澤,在綠色部位設計為龍,以深浮雕的技法精心雕琢,突出綠翠;在白、粉白、淺青色等部位則設計為雲彩、水波紋,以淺浮雕的技法雕琢而成,以襯托龍的主題和綠翠。
《岱嶽奇觀》
它以世界上罕見的重368公斤的大翡翠加工而成,藝術家們根據原料呈等邊三角形的特點,量料選題,即根據材料的形狀、色澤、質地等特色來確定題材,設計為五嶽之首的泰山,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寓意深遠。同時,因材施藝,隨形就勢,儘量保全珍貴的原料,佔用邊沿和稜角料,既保持翡翠體積大的優點,又使山脈峯巒起伏,錯落有致。在佈局上,作者們經過三次上泰山寫生、觀察,在藝術上進行概括和集中,突出重點,以中天門為中心,集中表現十八盤、天街、玉皇頂等主要景觀,捨棄一些次要的景觀,使作品不致於成為表現真實景色的模型。
在作品的正面,由於綠翠多而密,所以設計為泰山的陽面,雕刻以層層疊疊、鬱鬱葱葱的樹林,並以亭台樓閣、人物、鶴、鹿、羊(鶴、鹿、羊均寓意吉祥)、小橋、瀑布、溪流等作為近景,刻劃入微,突出展現翡翠質地的精華及玉器製作。中景的山峯沒有過多的琢磨加工,充分表現翡翠質地的美。
翡翠的陰面,呈深沉的油青色,所以藝術家們設計為泰山的陰面。在左上方,刻着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嶽》,以鐵線篆字體琢碾於其上,填以金色,風格古樸高雅。特別提及的是,在正面右上方的邊緣有一塊紅棕色的翡,藝術家們利用這一難得的俏色,設計成一輪紅日在山巔徐徐升起,隱現於雲彩之中。
《羣芳攬勝》
原料重87.6公斤,不僅體積小,而且是四塊料裏質地和色澤較差的一塊,所以藝術家們巧妙地設計為提樑花籃,
用提樑、活動鏈條的形式增加作品的高度,使作品提高將近一倍。在製作過程中,由於花卉的花朵、枝梗、葉子等可以比較自由地穿插,所以能去除不好的地方,保留並突出綠色、藕粉色,加工為花葉。另外,還採用了掏膛的手法,挖出花籃中顏色好的料,製作為提樑、鏈條和花葉,從而使深沉的暗青色玉料變薄透亮而呈淺綠色。在佈局上,藝術家們在色澤較好處設計為牡丹、菊花等,放在主要位置,突出翡翠的美,其次襯托以玉蘭、月季、梅花等十多種花卉,相互交插,疏密有致,效果豐滿,生動,花卉枝葉繁茂而富有生氣。整件作品在設計、製作上克服了原料體積小、色澤差、裂紋和髒多的弊病,取得了奇妙的藝術效果。
《含香聚瑞》
其他珍貴藏品(4張)
整件作品在五個部分的組合上,底足和中節、中節和主身、蓋和頂的結合都採用鏍口相接的方法,達到鏍紋角度精確,子母口密切配合,製作精細而準確。
《白玉五行塔》
作品以新疆白玉雕刻而成。中央為七層八角形的主塔,四周有四座六角形的分塔,從主塔的第五層的四個飛檐,每個飛檐各有兩根環環相扣的活動鏈條分別連接四周的四座分塔,共有八根鏈條,使中央的主塔和四角造型不同的四座分塔連為一體。塔羣構成正方形,東南西北的四個正面各有兩尊玉坐獅,玉獅之間又有一座玉製香爐,主塔和分塔之間,地面上又有走廊相接,與懸空的相接的八根鏈條相呼應。此作品取五代陰陽五行的學説而為名,製作精巧,歷時兩年之久,充分展示了玉器精細的鏤雕工藝。
《蝦盤》
作者將瑪瑙料中黑色部分雕成盤,白色透明部分雕成大蝦,潔白的蝦在黑盤襯托下,格外醒目。栩栩如生,使人觀之,不禁垂涎三尺。蝦有大小六條須,二十條腿,有的鏤空,有的重疊,姿態各異,相互交叉,顯得十分生動逼真,白蝦、黑盤宛若天成。雕蝦困難很大:首先,蝦鬚多、腿多,其次,蝦身肥碩多節;再者,用瑪瑙料硬而脆,工藝難
度大,稍不小心,碰掉一點,即前功盡棄,使作品全部失敗。憑藉作者在玉雕藝術上的深厚功力,蝦盤終於琢製成功,作品俏色運用的巧奪天工之妙,令人讚歎。
《豐收大白菜》
作品以北京牙雕的傳統作品“蟈蟈白菜”為創作題材,以白菜為主,以菊花、穀子、蟋蟀等花卉、果實、蟲草為陪襯,表現了秋天豐收的喜慶景象。整件作品構圖勻稱,造型美觀,形象逼真。鮮嫩的白菜茁壯豪放,變化多姿;葉片、花瓣翻卷摺疊,灑脱薄潤;真假難分的蟈蟈及其它蟲草精巧、生動,栩栩如生。作品再經着色,給人以清新自然,具有田園色彩的的感覺。
根雕
濟公是傳説中的一位濟困扶危而又酒肉不忌的和尚。作者將濟公設計為一腳着地,突出表現他酒後瘋瘋癲,自我作樂的風趣形象。作者恰當地保留樹根為奔放的雙手,將獨特的樹皮設計為自然的破袈裟,體現了根雕粗獷的一面;但人物的面部刻劃細微,從而巧妙地將粗獷和細膩結合在一起。
中國工藝美術館作用價值
編輯中國工藝美術館主要任務為發掘、徵集、整理、收藏和陳列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珍品。圍繞這個任務開展研究工作,例如:建立珍(藏)品技術檔案,由專人管理,均設檔案袋,分年度、品類進行登記、編目、附彩色圖片、中英文文字説明和專家鑑定意見,並輸入計算機內儲存,進行系統管理;組織人員分赴各地調查、徵集珍品,不斷補充、調整、豐富展品;安排人員下廠參與珍品的設計和製作;組織全國工藝美術專家進行學術研究、專題討論;成立了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常沙娜院長為組長、由工藝美術、美術、博物館、科技、法律等各界專家組成的顧問組(20人),不定期研究、鑑定工藝美術珍品;制訂保護中國工藝美術珍品的有效方法;參加出國展覽和出國考察;組織工藝美術品的國內外展覽,開展與促進國內、國際工藝美術的交流與合作,從事與工藝美術有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工作;編輯和出版館藏工藝美術珍品的明信片、畫冊以及學術研究叢刊、著作等。主要出版物有《中國工藝美術館館藏珍品》(畫冊)、《中國工藝美術館藏品》(第1集)、《中國工藝美術》(季刊)、學術專著有《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交流》、《近代西洋服裝藝術》、《中國的刺繡》、《美洲民間工藝美術》、《鼻煙壺史話》、《當代中國的工藝美術》、《中國文化概覽》等。此外還有宣傳品《中國工藝美術總公司》(宣傳冊)、《中國工藝品旅遊品購物手冊》、《中國旅遊紀念品》(畫冊)等。 中國工藝美術館諮詢服務部可提供有關工藝美術方面的技術、業務諮詢。展出部可承辦國內外工藝美術、文化藝術和輕紡產品等各類短期展覽。
雕刻工藝品(5張)
中國工藝美術館最新消息
編輯中國工藝美術館參觀信息
編輯中國工藝美術館交通信息
公交路線:乘車路線:1、4、15、37、52路公交車或地鐵復興門站下。328、379、419、484、628、751、836、913、運通110路窪裏南口下;425、518、630、695、949路豹房下;466、653、758、984、985路或快速公交3線慧忠北里下;108、124、415、417、426、538、特11路大屯南下;
自駕車線:長安街復興門立交橋東北角。
中國工藝美術館旅遊指南
- 參考資料
-
- 1. 中國工藝美術館外立面亮相 北京將再添一座藝術“百寶閣” .北京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5-15]
- 2. 中國工藝美術館結構封頂 預計2021年5月建成 .北京商報[引用日期2021-05-15]
- 3. 中國工藝美術館 .攜程[引用日期2021-07-01]
- 4. 視頻|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落成揭幕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2-05]
- 5.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館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