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惟精

鎖定
朱惟精 (1940—2012) [1]  別名允中,家麟,浙江東陽人。擅長雕塑、繪畫。曾在青海省羣眾藝術館、省美術創作領導小組工作。後歷任長沙市廣告公司惟精美術工作室設計師,湖南美協雕塑藝委會副主任、顧問,湖南科技大學美術考古組長和建築系教授,長沙雕塑院院長,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長沙市文聯委員、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系長沙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第三屆理事,長沙市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獎。作品有紀念碑《向警予》、 《周立波》、《雷鋒》、《芙蓉女》和《毛澤東》等。出版有《朱惟精雕塑集》等。
中文名
朱惟精
出生日期
1940年
逝世日期
2012年
主要成就
繪畫、雕塑
別    名
允中
代表作品
朱惟精雕塑集
籍    貫
浙江東陽

朱惟精藝術簡歷

記憶:1987年2月,惟精美術工作室 記憶:1987年2月,惟精美術工作室
朱惟精,抗戰烽火中生於浙江東陽,系震驚世界的8.13淞滬抗日名將朱福星之子,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藝術薰陶。六十年代分配到青海省羣眾藝術館任美術組長和省美術創作七人領導小組成員。在編輯、輔導、創作、研究中馳騁在黃土、沙漠、草原和雪山間,磨練了意志,開擴了胸懷,江南的秀美和西北的壯麗從此融匯,形成了他作品的基調。修養全面,一專多能,作品不斷問世。1984年應邀參加全國首屆城雕方案大展籌備組的秘書處參與對國內外宣傳文稿的起草、審核和編寫新聞發佈會提綱等工作,先後多次參加全國城雕工作會議和規劃會議並擔任一些國際賽事的藝術評委,為城雕事業奔忙。近年來多次應邀出國文化交流和作品展覽。他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首批持國家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證書的雕塑家。80年代初在全國率先被批准成立藝術家工作室—“惟精美術工作室”,作為研究、創作、教學和推動城雕建設的基地,培養一批批美術青年,向國內外推出力作。
朱惟精:雕塑是一盞燈 朱惟精:雕塑是一盞燈 [2]
歷任湖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美術教研室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委員、湖南省文史研究館員,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顧問,長沙市文聯委員,長沙雕塑院院長,長沙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008年,俄羅斯美術家協會、列賓美術學院等四單位聯合授予他俄羅斯藝術領域最高榮譽“俄羅斯人民藝術家”稱號,國內外媒體多次報導其作品和藝事活動,電視專題片《雕塑家朱惟精》在國內外反覆播出,獲1995年政府大獎。作品在參加中外各類重要展出中獲獎併為國家和中外收藏家收藏。創作遠及美、德、日、東南亞等許多國家以及港、澳、台和京、津、滬、渝等二十多個市、省(區)。他的傳略入編《世界名人錄》、《浙江古今人物誌》、《強國豐碑》、《中華脊樑》、《國學辭典》、《一代名流》、《新中國書畫60年》、《中國城雕50年》、《新中國國禮藝術大師》、《中華文化大使》等數十種大型辭書典籍。代表作有:漢白玉雕《悟》(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雕刻藝術世界巡迴展,國家收藏),《向警予》(全國建國40年來城雕優秀作品),漢白玉雕《芙蓉女》評為中國城雕50年優秀作品,青銅雕《子弟兵》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石雕《雷鋒》(湖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銅雕《世紀之光》(新世紀中國大地聳立的第一座巨型城雕),西藏石雕《毛澤東》(全世界立在海撥最高處的偉人石雕像)等。
雕塑家朱惟精 雕塑家朱惟精
《悟》漢白玉 高60CM&nbsp 《悟》漢白玉 高60CM&nbsp
屈原 屈原
青銅雕塑《母親》  1986 青銅雕塑《母親》 1986 [2]
朱惟精才華出眾,藝術修養全面,根底深厚,水彩,水粉、油畫、國畫、版畫等無所不能,在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雕塑繪畫大師張松鶴先生評價他“以嫺熟的技巧、繪形寫神,作品以美取勝,以情感人。國畫,構圖恢弘,一氣呵成;西畫則光色交融,隻眼獨具,不拘一格,奔放而沉穩,富含東方神韻。”他的國畫《萬壑齊鳴》、《山高水長》、《烏竹春夢》、《山風》、《薰風》,油畫《天籟》、《中華魂》、《泉之韻》,水彩《雨過天晴》、《母親的心潮》、《起點》以及版畫《父親的胸懷》等作品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
朱惟精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閲歷,讓他的藝術昇華到中國文化的深層次。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一次全國城市雕塑工作會議上,雕塑大師劉開渠曾指着朱惟精的幾件雕塑作品照片,對在場的人説:“你們細讀這幾件作品,是否感受到通過它的立意和細節的刻畫,透露出了它藴含着高尚的靈魂?能讓作品進入如此境界,它反映了藝術作品的思想高度,同時也傳達出了作者人品的高度。要創作出一件好雕塑,首先要塑造好藝術家自己,人有多高,作品才有多高。”接着,劉開渠揮毫急就朱惟精先父的座右銘“造福者不為享福,善始者還當善終”。 [3] 
作品選輯: [2]  [4] 
萬壑齊鳴 萬壑齊鳴
重山疊翠 重山疊翠 [5]

朱惟精作品欣賞

石塑的沉靜 鐵鑄的剛強
------ 解讀朱惟精的雕塑世界
朱惟精 朱惟精
中國雕塑源遠流長。我國傳統的雕塑重視意象,並常伴有某些繪畫性、具有特殊的裝飾效果,造型語言簡練而富哲理,沉靜含蓄而有一套不同於西方雕塑的獨特造型手法。藝術是與各自的民族氣質、性格特徵、文化環境、生活方式、哲學倫理等因素密不可分的。隨着歷史的潮流,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影響、不斷交融。當代中國的雕塑自然也會出現新的面貌,從材料的拓展,到造型語言的豐富、藝術理念的更新 雕塑家們從古今中外的藝術中汲取營養,試圖創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但摸索的路途漫長而艱辛,不少人被傳統與交融的洪流吞沒,也有一些雕塑家堅守自己的信仰與陣線,在這個紛亂的時代守護一片屬於自己的藝術家園。
雕塑家朱惟精 雕塑家朱惟精
他叫朱惟精,從那個紅色的年代走來,父親是震驚世界的 8.13 淞滬抗日名將朱福星。 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幼年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藝術薰陶。他人生坎坷,而又百折不撓。60年代,朱惟精被分配到青海省羣眾藝術館擔任美術組長和省美術創作七人領導小組成員,從此在擔任編輯、輔導、創作、研究等工作中,馳騁於黃土、沙漠、草原和雪山間。他的足跡踏遍祖國各個角落,艱苦的生活不僅磨練了他的意志,也開拓了他的視野。從而使江南的秀美和西北的壯麗悄悄地在他的心底融匯。朱惟精不僅有豐富的閲歷,他的求索精神使他廣泛獵涉古今東西各種藝術門類,從而成就了他的修養全面、一專多能。因此,他能自覺地將經歷與對其藝術的借鑑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優秀的雕塑和繪畫作品因此得以不斷問世。瞭解了朱惟精的經歷,再看他的作品,仍會禁不住感嘆他的全面多能,從1979年的漢白玉雕《悟》,到1984年的大理石作品《芳華》。1991年的漢白玉雕《芙蓉女》,到1994年的青銅《天問 屈原造像》、2000年的巨型青銅雕塑《世紀之光》、再到2008年創作的《巍巍崑崙 向首長彙報》 朱惟精的作品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廣闊的雕塑世界。嫺靜與張揚、柔美與勁鋭,既飽含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又有基於歷史的鬥志昂揚。剛驚詫於古希臘般的高潔美,又似乎聞得了羅丹的思索沉吟。而更多的卻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積澱與文明的映射:屈原、李時珍向警予、宋教仁、毛澤東、黃興陶行知雷鋒 這些人物的形象,通過朱惟精的雙手,在石與鐵的雕鑿與鍛鑄中變得豐滿。無論是室內裝飾雕塑還是城市雕塑,都似乎在以一種沉默的方式,向觀者述説漫長的文明。 [6] 蔣方婷
北伐名將金佛莊 北伐名將金佛莊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漢白玉雕 )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漢白玉雕 ) [2]
青銅雕塑《子弟兵》 朱惟精 1984 青銅雕塑《子弟兵》 朱惟精 1984 [2]
青銅雕塑《牧童》 青銅雕塑《牧童》 [3]
雷鋒胸像 雷鋒胸像
漢白玉雕《芙蓉女》 漢白玉雕《芙蓉女》
金色年華 木雕 1983年 金色年華 木雕 1983年
參考資料
  • 1.    朱惟精  .東陽市政府網.20121213[引用日期2019-09-30]
  • 2.    《朱惟精雕塑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
  • 3.    真善美的作品,真善美的人生  .湖南日報.2012-02-22[引用日期2014-01-03]
  • 4.    中國文化信息協會.聚焦中國藝術大師(朱惟精等).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1:10~17
  • 5.    湖南畫家惟精先生國畫  .央視網.2017-09-27[引用日期2018-01-16]
  • 6.    中國雕塑雜誌社.中國雕塑年鑑2013.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