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末茶

鎖定
末茶,製成細末的茶磚。《宋史·食貨志下六》:“元豐中,宋用臣都提舉汴河堤案,創奏修置水磨,凡在京茶户擅磨末茶者有禁……諸路末茶入府界者,復嚴為之禁。”
中文名
末茶
外文名
Dusttea
拼    音
mò chá
出    處
宋史·食貨志下六》

末茶詞語解釋

製成細末的茶磚。《宋史·食貨志下六》:“元豐中,宋用臣都提舉汴河堤案,創奏修置水磨,凡在京茶户擅磨末茶者有禁……諸路末茶入府界者,復嚴為之禁。”明邱濬大學衍義補·制國用·山澤之利下》:“茶有末茶,有葉茶…… 唐宋用茶,皆為細末,製為餅片,臨用而輾之,唐盧仝詩所謂‘首閲月團’、宋范仲淹詩所謂‘輾畔塵飛’者是也。《元志》猶有末茶之説,今世惟閩廣間用末茶。而葉茶之用,遍於中國,而外夷亦然,世不復知有末茶。”

末茶末茶加工

做法:
殺青後風乾,然後揀梗和葉基部的葉脈,充分乾燥然後研磨。低温、低濕、慢轉速磨成極細的粉末。
要求:
(1)、種植時將茶樹遮陰,減少光合作用,促進氨基酸含量的保證,減少帶有苦澀味的多酚類物質生成。
(2)、使用竹編框抖出來的芽頭碎料,細小呈末,為遠行而發酵,這種碎料賣不出價格,故茶農自飲或贈與,也有少數人喜歡這種芽頭碎料。

末茶末茶飲用

唐代陸羽茶經·六之飲》:“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茶鮮葉經蒸青、搗碎、烘乾使呈碎末狀而成。但飲用時粗茶要先擊細,散茶要先幹煎,末茶要先炙焙,而餅茶則需先搗碎,然後入瓶中,注入開水烹煮,方可飲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