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該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其3D修復版於2015年6月在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
[1]
。
該片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跌宕一生
[2]
。
1988年,該片獲得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創音樂等九個獎項
[3]
。
- 中文名
- 末代皇帝
- 外文名
- The Last Emperor
- 其他譯名
- 末代皇帝溥儀(港) [14]
- 類 型
- 劇情
- 出品公司
- 意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
- 製片地區
- 中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
- 拍攝日期
- 1986年8月4日 至 1987年
- 拍攝地點
- 中國北京紫禁城
- 發行公司
- 亞提森娛樂
- 導 演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編 劇
- 馬克·派普羅
- 主 演
-
尊龍
陳沖
鄔君梅
彼德·奧圖
- 片 長
- 163 分鐘
- 上映時間
- 1987年10月23日(意大利)
- 對白語言
-
漢語普通話
英語
日語 - 色 彩
- 彩色
- 電影分級
- PG-13
- imdb編碼
- tt0093389 [14]
- 主要獎項
-
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
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
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 - 在線播放平台
- bilibili [13]
- 出品時間
- 1987年
- 製片成本
- 25000000 美元
末代皇帝劇情簡介
編輯
電影截圖(33張)
1908年的一個冬夜,清宮衞隊長敲開了醇親王府的大門,按慈禧太后(盧燕飾)旨意把3歲的溥儀接進宮中教養,準備接位。 在香煙繚繞的坤寧宮內,即將嚥氣的慈禧接見了溥儀,告訴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舉行登基大典時,溥儀在大臣陳寶琛身上發現了一個裝着蟈蟈的小籠子。他對蟈蟈的興趣顯然要超過幾千名跪在他腳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後,溥儀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獨的孩子。
末代皇帝演職員表
編輯末代皇帝演員表
末代皇帝職員表
出品人 | 意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日本松竹映畫 |
製作人 | 傑瑞米·托馬斯、約翰·戴利、Franco Giovale、Joyce Herlihy |
導演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副導演(助理) | Franco Angeli、Serena Canevari、Giulio Levi、寧瀛、Basil Pao、Nicoletta Peyran、Gabriele Polverosi、王彪 |
編劇 | 馬克·派普羅、貝納爾多·貝託魯奇、Henry Pu-yi |
攝影 |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
配樂 | 大衞·拜恩、坂本龍一、蘇聰 |
剪輯 | Gabriella Cristiani、Anthony Sloman |
藝術指導 | Ferdinando Scarfiotti |
美術設計 | Maria-Teresa Barbasso、Gianni Giovagnoni、賈尼·希爾維斯奇 |
服裝設計 | 詹姆斯·艾奇遜 |
佈景師 | Chunpu Wang |
末代皇帝角色介紹
編輯-
-
-
-
-
演員 彼德·奧圖
-
1919年,英國教師莊士敦作為溥儀的外籍老師受聘入宮,14歲的溥儀開始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在莊土敦任教的4年裏,他備受溥儀的敬重,師生情誼深厚。後來跟隨溥儀逃亡天津並一直照顧到1931年。
-
-
-
監獄長演員 英若誠
-
戰犯管理所所長,照顧溥儀並幫助溥儀改造自己的思想,有着極大的熱心和耐心,然而在文革的時候他被紅衞兵迫害批鬥,溥儀認出他並想幫助他,卻被紅衞兵一把推到地上。
-
-
-
演員 盧燕
-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繼任皇帝,在香煙繚繞的坤寧宮內,即將嚥氣的慈禧接見了溥儀,告訴他要即日登基,第二日她便在儀鸞殿去世。
-
-
-
演員 坂本龍一
-
日滿電影協會會長,日本特務,偽滿警察最高頭目,表面上擁護溥儀偽滿洲國皇帝的地位,實則奉日本昭和天皇和首相東條英機命令監視溥儀,是偽滿洲國的實際掌權者。抗戰勝利後畏罪自殺。
-
末代皇帝音樂原聲
編輯專輯曲目 | 專輯圖片及信息 |
---|---|
1. First Coronation 2. Open The Door 3. Where Is Armo? 4. Picking Up Brides 5. Last Emperor: Theme Variation 1 6. Rain (I Want A Divorce) 7. Baby (Was Born Death) 8. Last Emperor: Theme Variation 2 9. Last Emperor: Theme 10. Main Theme Title (Last Emperor) 11. Picking A Bride 12. Bed 13. Wind, Rain & Water 14. Paper Emperor 15. Lunch 16. Red Guard 17. Emperor's Waltz 18. Red Guard Dance | |
專輯名稱:The Last Emperor (Original Soundtrack) | |
發行時間:1987-12-18 | |
流派:Soundtrack 原聲 | |
類型:錄音室專輯 | |
語種:純音樂 |
末代皇帝幕後花絮
編輯影片花絮
- 該片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
- 建於15世紀的紫禁城有着高而厚重城牆,為該片的拍攝提供了絕佳的隔音效果,但是當時中國的攝製組成員還不太習慣同期錄音。
- 該片一共召集了1.9萬名臨時演員。
- 片中出現的喇嘛是禁止被女人碰的,所以劇組特地為他們聘請了男性服裝助理來協助他們穿衣。
- 為了製作朝廷上人們的假髮,髮型師Giancarlo di Leonardis使用了2200磅頭髮。
- 為了登基的那場戲能順利進行,Giancarlo di Leonardis花了10天培訓了50名中國員工,使他們能在兩小時之內搞定2000名臨時演員的假髮和辮子。
- 該片是第一部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PG-13級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 由於紫禁城不允許機動車輛進入,連演員彼得·奧圖都只能用自行車作為工具出入片場。
- 製片人傑瑞米·托馬斯以一己之力為該片籌得了2500萬美元資金。
- 該片拍攝期間恰逢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但是攝製組得到了政府的優先權,使得女王無法參觀紫禁城。
穿幫鏡頭
- 當莊士敦跟溥儀互道再見後,莊士敦身後跟隨着樂師,這時能夠看見投射在玻璃上的影子。
- 莊士敦1931年乘船離開中國時,售票點的窗子上能看到用簡體中文寫的工作時間。而那個年代用的應該是繁體字。
- 當王妃生產時,聽眾能聽到嬰兒的哭聲,但出現在鏡頭裏的嬰兒卻是安靜的表情。
末代皇帝獲獎記錄
編輯時間 | 屆次 | 獎項 | 獲獎者 | 獲獎情況 |
---|---|---|---|---|
奧斯卡金像獎 | ||||
1988 | 第60屆 | 最佳影片 | 傑瑞米·托馬斯 | 獲獎 |
最佳導演 | 獲獎 | |||
最佳改編劇本 | 馬克·派普羅、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獲獎 | |||
最佳藝術指導 | Ferdinando Scarfiotti、Bruno Cesari、Osvaldo Desideri | 獲獎 | ||
最佳服裝設計 | 獲獎 | |||
最佳剪輯 | Gabriella Cristiani | 獲獎 | ||
最佳音響效果 | Bill Rowe、Ivan Sharrock | 獲獎 | ||
最佳原創音樂 | 坂本龍一、大衞·拜恩、蘇聰 | 獲獎 | ||
美國金球獎 | ||||
1989 | 第45屆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末代皇帝》 | 獲獎 |
最佳導演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馬克·派普羅 | 獲獎 | ||
最佳電影配樂 | 大衞·拜恩、坂本龍一、蘇聰 | 獲獎 |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尊龍 | 提名 |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1989 | 第42屆 | 最佳影片 | 傑瑞米·托馬斯、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獲獎 |
最佳服裝設計 | 詹姆斯·艾奇遜 | 獲獎 | ||
最佳化妝師 | Fabrizio Sforza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彼德·奧圖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 提名 | ||
最佳音效 | Ivan Sharrock、Bill Rowe、Les Wiggins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Gabriella Cristiani | 提名 | ||
最佳特效 | Giannetto De Rossi、Fabrizio Martinelli | 提名 | ||
最佳配音 | 坂本龍一、大衞·拜恩、蘇聰 | 提名 | ||
最佳藝術指導 | Ferdinando Scarfiotti | 提名 | ||
歐洲電影獎 | ||||
1988 | 第1屆 | 評審團特別獎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獲獎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
1989 | 第12屆 | 最佳外語片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獲獎 |
法國凱撒獎 | ||||
1988 | 第13屆 | 最佳外國電影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獲獎 |
最佳海報 | Philippe Lemoine | 提名 | ||
意大利大衞獎 | ||||
1988 | 第32屆 | 最佳影片 | 《末代皇帝》 | 獲獎 |
最佳男配角 | 彼德·奧圖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馬克·派普羅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 獲獎 | ||
最佳服裝設計 | 詹姆斯·艾奇遜、Ugo Pericoli | 獲獎 | ||
最佳剪輯 | Gabriella Cristiani | 獲獎 | ||
最佳製片人 | Franco Giovale、Joyce Herlihy、傑瑞米·托馬斯 | 獲獎 | ||
最佳製作設計 | Bruno Cesari、Osvaldo Desideri、Ferdinando Scarfiotti | 獲獎 | ||
最佳女配角 | 鄔君梅 | 提名 |
末代皇帝幕後製作
編輯創作背景
導演伯納多·伯圖魯奇採用了溥儀的家庭教師莊士敦所寫的書籍《紫禁城的黃昏》為原始架構,再參考了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關著作,才開始構思拍攝該電影
[7]
。貝託魯奇當時向中國政府提交了兩個拍攝計劃,另一個是安德烈·馬爾羅的小説《人的命運》。中國政府最終同意了該片的拍攝,並對內容沒有作任何限制
[8]
。
創作團隊
溥儀的弟弟溥傑和幫助溥儀完成自傳的李文達都被聘為該片顧問。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為該片提供了他們的攝影棚和大量的臨時演員,作為回報他們得到了該片的國內發行權。負責為該片作曲的有三個不同國家的人,包括中國的蘇聰、日本的坂本龍一、和英國的大衞·拜恩。
[7]
選角過程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在面試男主角時,尊龍是第一個試鏡的演員,而且貝託魯奇也的確是一眼就相中了氣質獨特的尊龍,但是他不相信這個男一號會來得這麼容易,所以又在美國以及亞洲地區尋找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他還是決定選擇尊龍扮演男主角溥儀
[8]
。
末代皇帝製作發行
編輯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 1. Yanco Films Limited 2. TAO Film 3. Recorded Picture Company [英國] 4. Screenframe Ltd. 5. AAA Productions [法國] 6. Soprofilms 7. Hemdale Film 8. AAA Soprofilms |
---|
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 | 發行國家/地區 | 發行時間 |
---|---|---|
Acteurs Auteurs Associés | 法國 | 1987 |
亞提森娛樂 | 美國 | 1998 |
Atlantic Film | 瑞典 | 2004 |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 美國 | 1987 |
Columbia-Cannon-Warner | 英國 | 1987 |
標準收藏 | 美國 | 2008 |
DNC Home Entertainment | 意大利 | 2003 |
EuroVideo | 德國 | 2001 |
Impuls Home Entertainment | 瑞士 | 2006 |
Jugendfilm-Verleih GmbH | 德國 | 1987 |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 | 德國 | 2006 |
Monopole-Pathé | 瑞士 | 1987 |
Optimum Releasing | 英國 | 2004 |
Second Sight Films | 英國 | 1999 |
松竹映畫 | 日本 | 1988 |
Shochiku Home Video | 日本 | 1989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瑞士 | 2001 |
Artisan Home Entertainment | 美國 | 1998 |
Umbrella Entertainment | 澳大利亞 | 2008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時間 | 備註 |
---|---|---|
意大利 | 1987年10月23日 | |
阿根廷 | 1987年10月15日 | |
西德 | 1987年10月29日 | |
美國 | 1987年11月18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
美國 | 1987年11月19日 | Los Angeles, California |
美國 | 1987年11月20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
法國 | 1987年11月25日 | |
澳大利亞 | 1987年11月26日 | |
瑞典 | 1987年12月3日 | |
荷蘭 | 1987年12月10日 | |
西班牙 | 1987年12月17日 | Madrid |
美國 | 1987年12月18日 | |
芬蘭 | 1987年12月18日 | |
英國 | 1988年2月26日 | |
土耳其 | 1988年4月 | |
中國台灣 | 1988年4月23日 | |
韓國 | 1988年12月24日 | |
美國 | 1998年11月25日 | director's cut |
法國 | 2003年3月12日 | re-release |
英國 | 2004年3月12日 | director's cut |
中國大陸 | 2015年6月13日 | inShanghai |
末代皇帝影片評價
編輯
幕後+劇照(20張)
《末代皇帝》將個人還原到歷史中,展示了歷史碾壓下人性的複雜形態,有扭曲,也有掙扎,故事未必全然符合史實,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可能更真實。該片的史詩價值遠遠超越了一般的人物傳記片,歷史在個人身上的壓榨和侵蝕,幾乎是一個時代的心理縮影,與其説它講的是溥儀,不如説它講的是溥儀那個時代及那個時代籠罩下的人。這是一個最富有歷史張力的溥儀。
[3]
(網易娛樂評論)
尊龍和陳沖出席第60屆奧斯卡(3張)
這種拍攝手法使整部影片的音樂和畫面絲絲入扣,渾然天成,產生了良好效果。這是該片能獲奧斯卡最佳作曲和最佳音響效果獎的一個重要因素。溥儀這一角色在年齡、心理上的變化跨度非常大,而婉蓉也是從一代尊後到最終精神失常,這兩個角色的演出難度很高,然而尊龍和陳沖卻以他們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人物的塑造
[12]
。(人民網評論)
- 參考資料
-
- 1. 《末代皇帝》3D版將登銀幕 .網易娛樂轉載自北方新報.2015-5-7[引用日期2018-01-02]
- 2. 流金歲月《末代皇帝》(7月14日19:35)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11-14]
- 3. “末代皇帝”各個影視版本經典點評 .網易娛樂[引用日期2014-11-14]
- 4. 劇情簡介 .1905[引用日期2014-11-14]
- 5. 末代皇帝 .時光網[引用日期2014-11-14]
- 6. 末代皇帝 音樂原聲帶 .騰訊[引用日期2018-1-2]
- 7. 《末代皇帝》電影原聲試聽 .網易娛樂[引用日期2014-11-14]
- 8. 幕後花絮 .時光網[引用日期2014-11-14]
- 9. 獲獎記錄 .時光網[引用日期2014-11-14]
- 10. 32年後再登頂!《末代皇帝》台灣重映成票房冠軍 .電影網.2020-05-19[引用日期2020-05-20]
- 11. 上映日期 .時光網[引用日期2014-11-14]
- 12. 1988年3月16日 《末代皇帝》獲九項奧斯卡獎 .鳳凰網娛樂轉載自人民網.2014-3-16[引用日期2018-01-02]
- 13. 末代皇帝 .嗶哩嗶哩[引用日期2021-04-23]
- 14. 末代皇帝 (豆瓣) .豆瓣[引用日期2021-07-2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