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毅

(中國科學院院士、病毒學家)

鎖定
曾毅(1929年3月8日—2020年7月13日),男,廣東揭西人,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法蘭西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院長 [2]  [17] 
曾毅於1952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 [1]  ;1953年在廣州中山醫學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1956年調到北京中央衞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1974年至1975年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腫瘤病毒做客座研究員;1975年回國後一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從事病毒研究工作;1981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副所長;1983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所長;1984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副院長;1986年至1987年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員;1992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當選為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002年擔任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 [12]  ;2003年當選法蘭西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019年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2] 
曾毅長期致力於病毒學研究 [4-5] 
中文名
曾毅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廣東揭西
出生日期
1929年3月8日
逝世日期
2020年7月13日
畢業院校
上海第一醫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3年當選為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3年當選為法蘭西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艾滋病防治貢獻獎
性    別

曾毅人物簡介

曾毅 曾毅
曾毅,男,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曾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曾毅1929年3月8日出生於廣東揭西,1948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195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先後在上海醫學院、中山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工作。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2年、2003年分別當選俄羅斯和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曾毅長期從事病毒學研究,首次在國際上證明了EB病毒是鼻咽癌發生的誘因,建立了鼻咽癌的早期診斷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早期診斷率,挽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他是中國最早從事艾滋病研究的科學家之一,在我國首次分離出HIV毒株,率先研製出中國HIV的快速檢測方法,證實了HIV最早是隨血液製品從國外傳入我國。
曾毅為中國艾滋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讚譽。曾毅同志曾獲得眾多榮譽和獎勵,包括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獎、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全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性病先進個人以及多項國家科技進步獎、首屆柯麟醫學獎、陳嘉庚醫藥科學獎、英國Barry-Martin基金會艾滋病防治貢獻獎、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衞生終身成就獎”等。 [16] 

曾毅人物生平

曾毅
曾毅(7張)
1929年3月8日,曾毅出生在廣東省揭西縣五經富鄉。 [17] 
1943年1月,在五經富中學初中畢業後,考入廣東梅縣東山中學讀高中,每學期開學時,他要步行三天才能趕到學校上學。
1946年畢業於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1952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畢業。
1953年,在廣州中山醫學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
1956年,調到北京中央衞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
1974年—1975年,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研究腫瘤病毒做客座研究員。
1975年,回國後一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從事病毒研究工作。
1981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副所長。
1983年,晉升為研究員;12月,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所長。
1984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副院長。
1986年—1987年,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員,從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研究。
1992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院長。
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當選為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2年10月,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於組建成立,曾毅擔任首任院長 [9]  [13] 
2003年,當選法蘭西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9年,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8] 
2020年7月13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2] 

曾毅主要成就

曾毅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曾毅從1973年後主要研究EB病毒與鼻咽癌的關係,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學診斷方法,使鼻咽癌的早期診斷率從20—30%提高到80—90%,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發現了EB病毒誘發人鼻咽癌的直接證據,同時也提供了研究鼻咽癌病因的多因素和作用機制的模型。1984年起開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研究,證明了1982年HIV隨血液製品傳入中國。1987年分離到第一個中國的HIV—1毒株,建立了HIV的快速診斷方法。發現一些中草藥有較高的抑制HIV複製的作用。研製的治療艾滋病中藥、HIV治療性疫苗已獲批進行臨牀試驗。此外在中國國內首次應用人羊膜細胞培養病毒;進行脊髓灰質炎病毒型別的流行病學調查;對各種腸道病毒進行分離鑑定和抗體測定,瞭解其在中國流行情況;參加中國首次脊髓灰質炎病毒減毒活疫苗的免疫工作並獲得成功;首次在中國國內建立麻疹病毒血凝抑制試驗測定抗體的方法並應用於麻疹疫苗效果的測定;在中國首次雞白血病病毒的檢測方法,提出應用無白血病病毒的雞胚製備生物製品 [10]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7月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網站顯示,曾毅先後發表中英文論文600餘篇,著書6本,論文集4本。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7月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網站顯示,曾毅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0餘項。
時間
獎勵名稱
2008年
中華醫學會科技獎一等獎
2009年
北京市科技二等獎
2013年
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曾毅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曾毅認為:“一個科學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忠於自己的職責,我研究病毒,越嚴重、越危險的,更要好好研究。” [7] 

曾毅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4年
國家傑出貢獻中青年科學家
1991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1年
第四屆陳嘉庚科學獎(醫藥科學獎)
1993年
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5] 
俄羅斯醫學科學院
1993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5] 
2003年
法蘭西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6年
艾滋病防治貢獻獎
英國貝利馬丁基金會
2006年
英國貝利馬丁基金會 [3] 
2008年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
中華預防醫學會
2012年
公共衞生終身成就獎
美國馬里蘭大學人類病毒研究所
2014年
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俄羅斯科學院

曾毅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6年
世界衞生組織癌症專家諮詢小組成員
1986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9年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屆常務理事
1994年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常務理事
1994年
中國醫學論壇報》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1995年
醫藥衞生科學技術進步獎第四屆評審委員會委員
1995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評審委員會委員
1997年
中華預防醫學會第三屆會長
1997年
1998年
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會長
2002年

美國馬里蘭大學人類病毒研究所兼職教授、博士後導師

世界衞生組織全球顧問委員會和腫瘤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亞太地區艾滋病與發展領導論壇指導委員會成員

國際微生物聯盟執委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院士實驗室主任

世界衞生組織腫瘤專家顧問組成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第四、五屆名譽會長 [10] 

曾毅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曾氏先祖曾啓溪於1358年從長樂縣(今梅州五華縣)河口村遷至揭西五經富。曾毅的父親原來是個經銷油鹽的商人,後來經營織布廠。曾毅5歲便入小學讀書,肯用功,成績優良,深得父親的喜愛 [11]  [13] 

曾毅人物評價

曾毅學生時代即投身革命,一生愛國奉獻,始終追求共產主義理想。他曾長期擔任領導職務,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為中國預防醫學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他潛心鑽研,勇於創新,淡泊名利,平易近人。他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和立德樹人的高尚情操是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10]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評)
曾毅不僅僅是著名病毒學家,也是一名傑出的預防醫學領導者。他在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和中華預防醫學會領導期間,積極組織和參加中國疾病的防控和政策的制訂,為人民健康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在抗擊艾滋病、非典、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中,發揮專家優勢,獻計獻策。他多次向黨中央、國務院建言艾滋病防治策略,推動和倡導貫徹國家預防控制性病艾滋病方針政策,聯合社會各界力量,推廣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學知識和方法,關懷救助受性病艾滋病影響的弱勢羣體,為中國艾滋病防控做出重大貢獻 [2]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評)

曾毅人物故事

1995年12月16日,第一份有關河南農村獻血員感染艾滋病的報告上報,寫報告的人是原周口地區臨牀檢驗中心的負責人王淑平。62份初篩的HIV陽性血樣來自獻血員集中的河南省商水縣西趙橋村
1996年1月10日,經由中國防疫科學院院士曾毅推薦,王淑平的報告上報給了衞生部。
1996年3月,全國開始取締以採血漿盈利為目的的大小血站(“血漿經濟” [15]  )。在河南,因從這年的3月14日夜開始颳起的血站取締風暴,後來被稱為“3·14案件”。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