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慧設計論

鎖定
智慧設計論,Intelligent Design,縮寫為 ID。是一個有爭議性的論點,認為“宇宙和生物的某些特性用智能原因可以更好地解釋,而不是來自無方向的自然選擇”。
中文名
智慧設計論
外文名
Intelligent Design
縮    寫
ID
觀    點
宇宙生物特性用智能解釋

智慧設計論概況

智慧設計論,Intelligent Design,縮寫為 ID。
智慧設計論認為,自然界特別是生物界中存在一些現象無法在自然的範疇內予以解釋,必須求助於超自然的因素,即必然是具有智慧的創造者(創造並)設計了(這些實體和)某些規則,造成了這些現象。這些現象的特徵主要可歸納為不可簡約的複雜性 、特定複雜性,以及宇宙萬物有序、符合規律。
智慧設計論又稱外星神創論,是一種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外星種族創造的古代宗教觀點,而這些外星種族被人類供奉為上帝。推斷僅憑不足已解釋所有的自然現象。智慧設計不是被宗教理論所控制,他也沒説明誰是造物主,智慧設計論在編寫世界歷史的時候並沒有運用宗教理論,它只是假設宇宙擁有證據證明它是由高智能設計的。一般智慧設計論認為所有的自然過程都是智慧設計的,並運用智慧設計以和人類設計的比較來尋找智慧設計的證據。

智慧設計論觀點

細胞的功能如此複雜,歸根結底,DNA內涵的信息如此複雜和先進。地球上的隨機演變不可能產生如此高級的信息載體。總的來説就是一種不可簡約的複雜性智慧設計論者認為DNA內的信息有其特定來源,這些信息可能最初不是在地球上形成的。

智慧設計論是否科學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有沒有可能是一個極度發達文明的外星人創造?不知道也不能説,有的人認為宗教就是迷信,宗教都是反科學、是對立的。要知道最早的自然科學都是在自然神學的框架內起步的,不難理解早期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
但“外星人創造生命”這個問題已很明顯是宗教、科幻與可能性的討論,而不是科學範圍內的討論,因為只有可證偽的討論,且能夠形成完整證據鏈的才是科學範圍內。在2005年,38位諾貝爾獎得主公開發表申明“智慧設計論”基本是不科學的。雖然我們不知道外星文明能不能創造生命;但設計論“基本是不科學的”,因為智慧設計論具有宗教同源性,他違背科學精神。其一,不具備可證偽性,除非你能找到這個外星文明當年的飛船以及實驗數據。其二,違背了科學的從簡精神,進化論有極其充分的證據來描述整個進化歷程,根本不需要藉助毫無證據的外來物説明生命的起源問題
正是因為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使得自然科學從神學的框架內分離出來,人類從而獲得知識成為自然的解釋者。弗朗西斯·培根認為人類要獲得知識就必須破除四個幻象。其一,“種族幻象”;二、“洞穴幻象”;三、“市場幻象”;四、劇場幻象。培根的偉大並不是道出具體的真理,而是發現了找到真理的方法,邏輯、演繹、推理、實驗構成了現代的科學方法。

智慧設計論特創論

特創論與智慧設計論
神創論是主流一神論信仰的基礎理論,人類創世論同樣是其所暗指藴含的。有些將上帝看作創造者的生物神創論普遍地被主流一神論的信徒們所相信。由於進化論被大多數知識份子所接受,生物神創論失去了影響。但是近十年出現了在神學,哲學和科學領域上抵制神創論的趨勢,包括智慧設計論在內,這些通常被叫做“神創論”或“特創論”。
不同類型的神創論也因為不同的理論依據的爭論而著名。因此出現了宗教神創論,哲學神創論,和科學神創論。實際上,這些不同類型的神創論經常相重複。不管怎樣,科學神創論,特別是智慧設計論是利用科學論據而避免宗教或神學的涉及;但不管如何演變始終脱離不了自然神學的中心教義“設計實例”。
為什麼將智能設計論列為特創論
國內媒體、主流科學界都將智慧設計論看做等同於神創論的,但並沒有説明為什麼。首先影片中,美國打壓智能設計論,其根本原因是:知識分子普遍有一個擔心,如果接受智慧設計論就等同於接受“人是被創造的”,人們的認識將被顛覆。文明時代,科學與宗教所構建的社會平衡將被打破;各種極端宗教將會打着文化的旗號復甦。最終民主政治將轉化為一種新神權政治。
另一方面,智慧設計論其核心“設計實例”源於自然神學的中心教義,要説明這個教義就得從托馬斯·阿奎納談起。其“第一推動”的概念最早就源於阿奎納,他認為任何的運動都有其推動者,萬物追溯到盡頭就是“第一推動”,生命也是“第一推動”的產物。自然神學其思想方法就是以經驗理性為基礎,以自然秩序為中心,同時尊重歷史與社會結構;找出“自然設計”的證據來證明上帝的存在;而不求助於啓示和聖經。所以説“智慧設計論“和自然神學是同源,故將其列為特創論

智慧設計論相關電影

智慧設計論 智慧設計論
紀錄片“智慧設計論禁令”(Expelled: No Intelligence Allowed),影片引用智慧設計論者與生物學家的對話。認為智慧設計論不是宗教,不會使得文明走向宗教的神權政治。並批判達爾文主義所衍生出的社會達爾文是納粹主義的基石。是一部反達爾文主義的作品。
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導演內森·弗蘭庫斯基用捅“馬蜂窩”的方式使得影片被廣泛關注,並表達了對智能設計論的支持。首映票房收入,躋身週末北美票房排行榜第9位。該影片並沒有任何實質的證據而反對進化論,只是情感上的厭惡。僅僅是將進化論概念擴展為社會達爾文主義面臨的道德困境。

智慧設計論討論

理性看待
生命的第一特性並不是遺傳、進化,也不是應激性;而是“和環境共同循環”且在功能上耦合的超循環組織。“和環境共同循環”概念超越了應激性,它既改變環境的同時也被環境所改變,是環境物質循環的一部分,同時累積了“負熵流”。按照這個觀點,一個發達文明想要創造生命的誕生,不是簡單創造自催化的循環分子體系;還要構造分子體系在內的環境物質循環及整個反饋系統,這是極其困難的。如果説生命源於設計的,那麼就一定會留下對地球大量改造的痕跡,顯然這與我們的發現相違背。
智慧設計論者強調“地球不同種生命,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及組蛋白的保守性”、“自然界不可簡約的複雜性”等等為證據。卻忽視關鍵地球是一個有機整體,地球生命同源這個事實。相反這恰恰是進化的證據!(地球這個有機整體稱為“蓋婭gaia
必須破除自我中心主義
智慧設計論 智慧設計論
一個生態圈內生命的手性分子對稱是單一的,這是為了保持蓋婭系統內物質循環的統一性;但地球的生命的法則不是宇宙生命的唯一法則。這個道理就如同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人類不是宇宙的中心一樣簡單。將人類視為萬物之靈的自我中心主義必須破除,這也正是培根所説的第一幻象“種族幻象”人的認識並非宇宙萬物本身,認識與事物之間必然存在差別。 (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個普通的行星,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四千億恆星中的一個,且是邊緣,而宇宙超過千億個銀河系)
生命是改變環境,同時也被環境所改變的互動體系。想想高更的映像派名畫“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哪裏去?”宇宙也像人一樣並非永恆。那麼生命的意義可能是:“和有限的宇宙共同演化,去創造更多可能的未來”。宇宙中,不同生命形式的法則,是為了更大可能的去適應宇宙廣闊的空間。(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如同地球出現最早的生命,生命適應並改造環境,從而覆蓋整個地球;並與地球共同循環構建了“蓋婭”這個有機體。)
蘇聯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墓誌銘“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裏”這句話涵蓋了宇宙所有的生命,是生命意義最好的詮釋。
如果説生命起源於智慧創造,必將會導致生命形式與法則的單一,單一的生命形式又怎麼可能去適應宇宙的不同環境?所以生命不是起源於“設計者”的設計,否則最早的“設計者”又是誰“設計”的呢?這樣的悖論最終又要回到“第一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