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照寺

(甘肅省慶城縣廟)

鎖定
普照寺,位於慶城縣政府後院內,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保存有5間正殿,不僅是一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是早已聞名的甘肅省現存較古老的大型木結構建築之一。
中文名
普照寺
外文名
PuZhao Temple
地理位置
甘肅省慶城縣政府後院內
始建年代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

普照寺寺院規模

這座寺院初建時規模宏大,居古慶陽諸寺之冠。有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興建的五佛殿、三佛殿各一座;高18米的七級磚塔一座;眼光廟、藥王廟、鐘樓各一座;僧房數十間;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年)八楞石經幢一對;重達5,400斤的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年)鐵鐘一口。

普照寺佈局結構

普照寺,整體建築豐富多彩,從材料、結構,到佈局、造型、色彩、裝飾都是繼承了前代建築技藝的成就。同時,它還在木架結構與磚石結構的結合、建築形制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建築形象與建築內涵和諧統一等方面,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與技巧進行了熟練的運用,使普照寺成為隴東古典建築藝術的典範。 [1] 
普照寺歷經宋、金、元、明、清、中華民國,由於天災人禍,屢毀屢建,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寺院內絕大多數建築均被拆除,僅留正殿五間。正殿坐北面南,東西長24米,南北寬10米。磚木結構,歇山頂,房脊兩端有鴟吻飾。柱頭斗拱為雙抄雙下昂,斗拱形體粗壯,柱頭有卷剎。據説其結構與《營造法式》相符,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點與風格,凝聚着我們先祖的感情性格、審美追求和理想寄託。民國9年(1920年)發生7級大地震,大殿安然無恙,可見其建築技藝之高超。

普照寺佛教設施

普照寺磚塔拆除時,於塔內頂層發現了明代十一面銅觀音、鎏金四臂銅菩薩、諸佛菩薩神僧名經木刻本等珍貴文物多件。其中十一面銅觀音像造型較為突出,由姿勢各異的八臂和層層摞疊的十一頭組成,通體為紅底鎏金,像後由橢圓形火焰式光環與木製座相連。
諸佛、菩薩、神僧名經木刻本,為雙面宣紙楷書木刻版,全經共202頁。首頁為序文、諸佛聖蹟圖,中為經文,後有跋語。明成祖永樂十五年(1417年)刊印,對於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1989年3月,縣政府在一次施工中,於原普照寺遺址出土了宋代模製紅陶羅漢一尊。該像為兒童造型,光頭,額前飾劉海,彎眉細目,雙耳碩大;頭後為圓形背光,上刻扇形紋飾;身着僧服,袒露右肩;左手於胸前抱一蓮花,右手自然放於體側;雙腿交叉,褲飾菱格紋;神態安詳,極具魅力。 [1] 

普照寺相關詩文

明朝慶陽府通判吳士英在一天傍晚途經普照寺附近時,驀然聽到鐘聲從寺院內蕩來,深沉而恢弘,含有大地的底藴,帶有宇宙的空靈,叩響了他那懷舊憶往的心絃。於是他感觸萬分,揮毫寫下了《普照昏鍾》的詩篇。詩曰:
古剎多年事已非,獨留鍾韻送斜暉。
風聲碧漢鯨初吼,人靜蒼松鶴已歸。
竹院春遊情淡淡,楓橋夜泊思依依。
宦情老我邊城客,幾度思家吟式微。

普照寺重大意義

這首《普照昏鍾》的詩句,由於詩境優美含蓄,尤其是普照寺的鐘聲,為寂靜而蕭疏的夜晚憑添了無限雋永的韻味,所以從此詩韻鐘聲,廣為流傳,“普照昏鍾”便成了古慶陽的八景之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