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CV-37)

鎖定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英文:USS Princeton CV-37 [1]  ),是隸屬於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十九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埃塞克斯級的九號艦。 [2] 
該艦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五艘以Princeton(普林斯頓)命名的美國海軍船隻,也是第二艘以Princeton命名的航空母艦。普林斯頓是新澤西州中西部的一個自治市,為著名的獨立戰爭普林斯頓戰役(1777年1月2日至3日)的所在地,也是海軍上校羅伯特·F·斯托克頓的出生地,他指揮了美國海軍第一艘螺旋蒸汽戰艦普林斯頓號。
第一艘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獨立級航空母艦USS Princeton CVL-23)於1944年10月24日在萊特灣海戰中沉沒,CV-37繼承其名。 [1] 
中文名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外文名
USS Princeton CV-37
服役時間
1945年11月8日
國    家
美國
艦    級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退役時間
1970年1月30日
所屬國家
美國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歷史沿革

艦徽 艦徽 [1]
1943年9月14日,CV-37在費城海軍造船廠開工建設,被命名為福吉谷號(Valley Forge)。福吉谷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郡的一個地名,是美國的革命聖地。美國獨立戰爭期間1777-1778年冬天,大陸軍隊在福吉谷遭受嚴寒和貧困,而英國軍隊則在附近的費城享受温暖和豐盛。然而,由於喬治·華盛頓等領導人鼓舞人心的榜樣和弗里德里希·馮·施託伊本(Friedrich Wilhelm Augustus von Steuben)等演習教官的嫺熟訓練,美國軍隊從冬季的宿營地中恢復了自信、勇氣和戰鬥力。福吉谷這個名字從此成為美國愛國主義和自我犧牲精神勝利的象徵。福吉谷的名字後來被分配到了美國海軍福吉谷號航空母艦(USS Valley Forge CV-45)。 [1] 
航行中 航行中 [1]
1944年10月24日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獨立級CVL-23)在萊特灣海戰中沉沒,1944年11月21日,福吉谷號更名為普林斯頓號;1945年7月8日由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哈羅德·W·多德的妻子瑪格麗特·多德夫人主持下水儀式;1945年11月18日正式服役,指揮官為約翰·麥迪遜·霍斯金斯(John Madison Hoskins)上校。1948年6月20日第一次退役,1950年8月28日因朝鮮戰爭爆發重新啓用。在參與越南戰爭阿波羅計劃後於1970年1月30日正式退役。 [2]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服役事件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服役前期

CV-37 CV-37 [1]
在古巴試航後,第81飛行中隊登上普林斯頓號,該艦繼續留在大西洋,並與第八艦隊合作直到1946年6月。隨後轉投太平洋艦隊,於31日抵達加州聖迭戈,並於7月3日再次啓程,將菲律賓總統曼努埃爾·路易斯·奎松的遺體運回呂宋埋葬。從馬尼拉起航後,普林斯頓號加入了馬里亞納羣島的第七艦隊,成為第77特遣部隊的旗艦。9月和10月,在日本和中國海域進行戰術巡航操作,然後返回馬里亞納羣島,在那裏一直到1947年2月。在返回聖迭戈之前,在夏威夷水域的演習一直持續到3月15日。1948年,在美國西海岸、夏威夷水域和西太平洋(10月1日至12月23日)巡航。隨後,普林斯頓號於6月20日退役,成為太平洋儲備艦隊的主力艦。 [2]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朝鮮戰爭

停泊中 停泊中 [1]
15個月後,隨着朝鮮戰爭的爆發,普林斯頓號於1950年8月28日重新啓用。預備役人員通過訓練恢復戰鬥力。2月5日,加入了朝鮮海岸外的第77特遣部隊,飛機和飛行員(第19航空中隊)使在戰區上空恢復噴氣式戰鬥機空中巡邏成為可能。長津湖戰役中,普林斯頓號共出動248架次攻擊下碣隅地區的目標,並在接下來的6天裏繼續支持海軍陸戰隊沿着從長津湖水庫到興南的漫長而寒冷的道路作戰。到11日,所有部隊已到達海岸集結地。普林斯頓號的飛機與其他海軍、海軍陸戰隊和空軍中隊隨後在24日完成了從興南的撤離。
參加朝鮮戰爭 參加朝鮮戰爭
隨後的攔截任務直到4月4日,普林斯頓號的飛機轟炸使54座鐵路和37座公路橋樑無法使用,另有44座受損。5月份,他們飛過連接平壤與順天新安州和橫貫半島線的鐵路橋。接下來,他們將近距離空中支援與突襲華川水庫地區的電站相結合,並與前線的穩定相結合,恢復了封鎖。夏天大部分時間裏,他們都在衝擊供給幹線,把注意力集中在公路上,8月份普林斯頓號駛回美國,21日抵達聖迭戈。
8個月後,1952年4月30日,普林斯頓號在戰區重新加入了第77特遣部隊。普林斯頓號的飛機在138天的時間裏作戰,炸燬集中的補給、設施和設備;參與了對沿海城市的空炮攻擊;轟擊鴨綠江水豐的水電站,關閉該河兩岸的電力供應;摧毀了平壤的炮位和補給區;關閉了新德、茂山、安州和羅津港的選礦廠和軍火廠。
朝鮮戰爭中 朝鮮戰爭中 [1]
1952年10月1日,普林斯頓號被重分類為攻擊型航空母艦CVA-37,於11月3日從西太平洋返回加利福尼亞休養兩個月。1953年2月直到衝突結束,回到了朝鮮海岸,派遣了用於近距離空中支援的飛機,發動切羅基式攻擊,空襲了對方的補給、大炮和部隊集結地,並打擊了道路交通。7月27日停戰後留在該地區,9月7日前往聖迭戈。
普林斯頓號在朝鮮戰爭中獲得了8顆戰鬥明星。 [1]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轉型改造

改造為兩棲攻擊艦 改造為兩棲攻擊艦
1954年1月,普林斯頓號被重新歸類為反潛航空母艦CVS-37,在布雷默頓港轉型作業後,開始在東太平洋進行反潛/海空協同反潛(Hunter-Killer <HUK>)訓練。在接下來的五年裏,普林斯頓號在西海岸和西太平洋以及1957年底至1958年初在印度洋和波斯灣地區輪流進行了海空協同反潛(HUK)演習。
兩棲攻擊艦LPH-5 兩棲攻擊艦LPH-5 [3]
1959年3月2日,普林斯頓號被再次重新分類,在長灘港改裝後成為一艘兩棲攻擊艦(LPH-5)。改裝後的普林斯頓號能夠運送登陸部隊和直升機,代替過去的飛機。其任務變成了垂直包圍,幫助海軍陸戰隊在敵人的海灘防禦工事後面着陸,並在進攻時從後方提供後勤和醫療支援,以奪取關鍵點,切斷敵人的補給,切斷通訊,與登陸海灘的突擊部隊聯繫。
從1960年5月到1961年1月,普林斯頓號與彭德爾頓營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一起訓練,然後部署到西太平洋飛行中隊在沖繩海域訓練,並在1960年10月到1961年6月進行了FRAM II延壽改裝。 [4]  在接下來的三年裏,普林斯頓號遵循了類似的時間表,在主要任務中積累了經驗。1961年10月,以大東島墊為基地營救了先鋒號、繆斯女神號和酋長號商船的倖存者。 [2]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越南戰爭

駐越美軍司令威廉·威斯特摩蘭登艦 駐越美軍司令威廉·威斯特摩蘭登艦 [5]
1962年4月,向南越共和國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朔莊運送了海軍陸戰隊顧問和直升機。
1964年10月,普林斯頓號回到越南,加入太平洋艦隊預備隊,對北越和越共部隊進行作戰,並在西太平洋訓練進行了實彈練習。戰鬥行動雖然在11月因抗洪救災工作而中斷,但一直持續到1965年新年,並在5月達到高潮。普林斯頓號在朱萊港第一次戰鬥中執行了主要任務“垂直包圍”。
這次行動後,普林斯頓號回到長灘港,並於8月將海軍陸戰隊第36航空團運送到越南,並於1966年2月開始在戰鬥區進行另一次航行。於3月26日至4月6日與敵人展開“撐杆跳”行動,清除越共遊擊隊的楨沙特別區,並於4月27日至5月4日發動奧沙奇行動,以保護位於富祿地區的越共免受越共“騷擾”。
1968年 1968年 [6]
普林斯頓號為6月18日至27日在橋河區和宋蔡河谷的“甲板屋I號”兩棲作戰提供運輸、醫療後送、後勤和通信支援,隨後支援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第101空降師,執行了對越共和北越陸軍部隊的搜索和摧毀任務。通過海軍、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部隊再次合作,陸上部隊參與 “甲板屋I號”和“甲板屋II號” 以南的內森·黑爾行動,並隨後支援黑斯廷斯行動,為了阻止敵人從非軍事區滲透。
越南戰爭中 越南戰爭中 [7]
黑斯廷斯行動之後,普林斯頓號啓航回國,9月2日抵達。於1967年1月30日至6月19日再次部署到越南,並再次沿着四面楚歌、高度縮進的海岸線駐紮。三月份,協助對抗敵人對由靈縣海軍炮兵基地的威脅,並從康辛山疏散傷員。4月參加了位於溪山地區的“燈塔之星”行動,並與“肖尼”部隊一起支援搜索和摧毀行動。5月,普林斯頓號的直升機將海軍陸戰隊運到非軍事區,阻止敵軍越過本海河撤退。
普林斯頓號返回西海岸後進行了一次非常必要的改造,1968年5月,再次向西航行到越南。在那裏作為阿爾法兩棲預備集團軍的旗艦,為“堡壘攻擊”三號和四號、“驕傲獵人”、“快速追擊”和“熱心獵人”行動提供兩棲攻擊航母服務。12月返回美國。 [2] 
普林斯頓號在越戰獲得五顆戰鬥之星。 [8]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參與阿波羅計劃

1969年4月,被指定為阿波羅10號的主要回收船,為阿波羅13號的首次登月任務鋪平道路。普林斯頓號成功地完成了這次任務,恢復了西海岸的演習。 [2]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退役拆解

1970年1月30日,普林斯頓號退役,並在同日除籍。1971年9月,海軍將普林斯頓號出售拆解。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