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日五首

(秦觀詩作)

鎖定
《春日五首》是北宋詩人秦觀創作的一組七言絕句。這是一組春日景物詩,第一首寫作者的心情之愉悦;第二首寫一夜春雨後的迷人景色;第三首寫作者的懶散閒適情態宛然可見;第四首寫清明時節的家居生活;第五首是自喻自慰之語,言自己踏實工作,有所成就。這組詩筆調輕鬆,極富情致,語言明麗流暢,寫景如畫,摹物工細,風格柔婉,逸趣橫生。
作品名稱
春日五首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    者
秦觀
作品出處
淮海集

春日五首作品原文

春日五首
  • 其一
幅巾1投曉入西園2,春動林塘物物鮮。
卻憩小庭才日出,海棠花發麝香3眠。
  • 其二
一夕輕雷落萬絲4,霽光5浮瓦6碧參差7
有情芍藥8含春淚9,無力薔薇卧曉枝。
  • 其三
夾衣新著倦琴書,散策10池塘返照初。
翠碧11黃鸝相續去,荇絲12深處見游魚。
  • 其四
春禽葉底引圓吭13,臨罷黃庭14日正長。
滿院柳花15寒食16後,旋鑽新火1718爐香。
  • 其五
金屋舊題19煩乙子20,蜜脾21新採賴蜂臣22
蜻蜓蛺蝶無情思,隨例顛忙過一春。 [1] 

春日五首註釋譯文

春日五首詞句註釋

1.幅巾:古代男子用絹一幅束頭髮,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不著冠。
2.西園:指汴京順天門外的金明池,亦稱西池。
3.麝(shè)香:指麝,亦稱“香獐”,其分泌的麝香可作藥用,可作香料。
4.萬絲:雨絲。絲,喻雨。
5.霽(jì)光:雨天之後明媚的陽光。霽,雨後放晴。
6.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7.參差:指瓦片的層疊。
8.芍藥:一種草本植物,這裏指芍藥花。
9.春淚:指雨後芍藥上的水珠。
10.散策:策杖散步。
11.翠碧:鳥名,其羽毛是翠碧色。
12.荇絲:即荇菜,一種多年生水草。
13.引匱吭:形容鳴聲圓潤。
14.黃庭:道經名。此指《黃庭經法帖》。
15.柳花:柳絮。
16.寒食:節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説清明前兩天),古時是日禁火寒食。
17.鑽新火:鑽木取火。此指清明節取新火。
18.爇(ruò):點燃。
19.金屋舊題:指皇宮藏書中的舊籍。
20.乙子:圖書分類名稱。《舊唐書·經籍志》“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為經,乙部為史,丙部為子,丁部為集。”
21.蜜脾(pí):蜜蜂營造連片巢房,釀蜜其中,其形如脾,因稱蜜脾。
22.蜂臣:與蜂皇相對,指採蜜的工蜂。 [2]  [3]  [1] 

春日五首白話譯文

  • 其一
早晨打扮得很瀟灑來到西園賞春,在春風的拂動下,林木池水,處處都顯得生機勃勃。
走累了,退到小庭上休息一會兒,這時才剛剛日出,只見海棠花盛開,麝獸還在那裏打瞌睡。
  • 其二
綿綿春雨,伴着輕微的雷聲,飄灑了一夜,一輪紅日升起在東方,投射在房頂層層琉璃瓦上蒼翠欲滴。
小園裏芍藥花含情脈脈,花瓣上飽噙着隔夜的雨珠兒,薔薇花伸出了嫩枝,是那麼地嬌慵無力。
  • 其三
穿着新做成的夾衣,在春日有些睏倦,懶得再彈琴看書,因春困而策杖散步在池塘周圍,這時太陽才剛剛照到池面上,反射着光芒。
自己在池水周圍散步,翠碧鳥和黃鸝受驚而起,相繼飛去,自己只得低頭觀賞在薦絲深處穿來穿去的游魚。
  • 其四
在屋內聽到傳來的鳥鳴聲,圓亮有力,臨摹完王羲之的黃庭法帖,正是太陽當空,還是走出户外散步去。
此時正是寒食節後,滿院柳絮飛揚,家人忙着鑽木取火,點燃火爐,院子裏飄蕩着木火的香氣。
  • 其五
每天校對黃本書籍,令人有些厭煩,自己正如工蜂一樣,每天在書房裏辛勤校對。
細細想來,蜻蜓和蝴蝶與工蜂比起來,該是沒有什麼意思了,它們也跟着顛忙了一生,結果一事無成,不像工蜂那樣留給人們甜蜜。 [1]  [2] 

春日五首創作背景

這五首詩為一完整的組詩,是秦觀於元祐年間(1086~1094年)在京師供職秘書省校對黃本書籍時所作。這組詩也並非同作於一朝或一夕,而是隨時有感而發,信口吟出,隨手拈來,同為春時所寫,故曰“春日五首”。 [1] 

春日五首作品鑑賞

春日五首整體賞析

詩中描寫的春色春景,表現了作者一時一地的情思,或有所聞,或有所見,或有所喻,都寫得工麗奇巧,悦人耳目。
第一首寫詩人曉遊西園的情景,詩人幅巾便裝,瀟灑出遊,處處春動,物物鮮麗,而詩人的心情也格外閒逸、輕快。
第二首詩是歷代詩評家爭議最多的一首詩,寫雨後春景。雨後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卧枝蔓,嬌豔嫵媚。這裏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詩人捕捉到春雨“萬絲”的特徵,把鏡頭的焦點對準了庭院一角,攝下了一幅雷雨後晴春曉日的精巧畫面。通過對偶形式,擬人手法,襯托庭院的華麗,描繪了芍藥和薔薇百媚千嬌的情態。芍藥亭亭玉立、薔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淚”之態、“無力卧”之狀。因其體物入微,情致藴藉,通篇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界景物、現象敏鋭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攝取力、表現力。在意境上以“春愁”統攝全篇,雖不露一“愁”字,但可從芍藥、薔薇的情態中領悟,又曲折體現了詩人由於宦途艱險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好雨知時節”,在一夕隱隱春雷的召喚下,它“隨風潛入夜”,它“潤物細無聲”。雷是“輕”的,雨如“絲”般,春雨的特色詩人只用兩個字就揭示出來了。那碧綠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乾乾淨淨,晶瑩剔透,猶如翡翠,瓦上還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輝映下,浮光閃閃,鮮豔奪目,令人心曠神怡——這是第二句所寫的美。
最妙的是後兩句,詩人採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對仗,確實是美不勝收。李白筆下“一枝紅豔露凝香”,白居易筆下剛出浴的“侍兒扶起嬌無力”的楊妃,和第三句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雨後的牡丹,猶如多情的少女,淚光閃閃,含情脈脈。最後一句令人想起《紅樓夢·史湘雲醉眠芍藥銦》那段描寫:湘雲“業經香夢沈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這醉卧中渾身灑滿落花的史湘雲,情思綿綿,百媚千嬌,多像“無力薔薇卧曉枝”。
第三首寫詩人讀書之餘策杖散步所見林池春景,鳥聲悦耳,游魚自樂,詩人原本倦怠的心情也煥然一新。
第四首寫京城寒食節後的市井風情,一掃暮春時節的淒涼與傷感,既抒寫了詩人閒雅自適的生活情趣,也表現了平常而世俗的京都生活。
第五首作者以工蜂自喻,言蜜蜂釀蜜的巢房依賴於辛勤勞作的工蜂,自已正如這工蜂一樣。這裏作者自喻自慰,言自己踏實工作,有所成就。
至於藝術表現,前四首詩大體上語言都比較明麗流暢,寫景如畫,摹物工細,而情思含藴,風格柔婉。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一八引《雪浪齋日記》雲:“少遊詩甚麗,如……‘海棠花發麝香眠’……之句是也。”這裏説秦觀“詩甚麗”,舉的就是第一首中的末句,這句詩語言較為濃麗,充滿香豔的色澤,一定程度地衝淡了整首詩清麗的意境。在這幾首詩中,藝術成就最高、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曾經引起爭議的還是第二首。 [3-4]  [1]  [5] 

春日五首名家點評

  • 總評
山東社會科學院《東嶽論叢》雜誌主編賈炳棣《唐宋詩詞三十家·李清照秦觀詩詞精選》:這是一組春日景物詩,筆調輕鬆,極富情致,逸趣橫生。 [3] 
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尊明《秦觀集》:這裏選錄的是前四首。這四首之間內容上並無必然的邏輯聯繫和層次關係,大抵一首寫一時或一地的風景與情思,聯綴起來,則組成了一幅風景清雅、情趣盎然的京師春意畫卷。 [5] 
  • 其二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 [6] 

春日五首作品爭議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雲:“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元好問拈出秦觀《春日五首》其二中的“有情芍藥”、“無力薔薇”二句,與韓愈的名篇《山石》相比較之後,競然説秦觀的詩是“女郎詩”。所謂“女郎詩”,也就是認為秦觀的詩風偏於陰柔,失之柔弱,缺乏陽剛之氣。據元好問記載,他的這種認識實際上來自於他的老師。《中州集·擬栩先生王中立傳》雲:“予嘗從先生學,問作詩究競當如何。先生舉秦少游《春雨》詩云:‘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晚枝。’此詩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葉大梔子肥’之句較之,則《春雨》為婦人語矣。破卻工夫,何至學婦人?”可見元好問是受其老師的影響。
“女郎詩”此論一出,流播甚廣,至明清時引起爭議。如瞿佑《歸田詩話》捲上便針對元好問之論發難雲:“然詩亦相題而作,又不可拘以一律。如老杜雲:‘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亦可謂女郎詩耶?”薛雪一瓢詩話》亦云:“元遺山笑秦少游《春雨》詩,瞿佑極力致辨。餘戲詠雲:‘先生休訕女郎詩,山石拈來壓晚枝。千古杜陵佳句在,雲鬟玉臂也堪師。’”袁枚隨園詩話》卷五也加入討論:“元遺山譏秦少游詩云(略),此論大謬。芍藥、薔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者不可相題而並論。詩題各有境界,各有宜稱。杜少陵詩,光焰萬丈,然‘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紛飛蛺蝶原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韓退之詩,橫空盤硬語,然‘銀燭未銷窗送曙,金釵半醉坐添春’,又何嘗不是女郎詩耶?”其實爭論的雙方,各有其道理。瞿佑等人認為詩題不同,風格自然相異,即使是同一個詩人,風格也有多面的表現,因此責難元好問將《春日》與《山石》相比,譏諷少遊詩為“女郎詩”有失偏頗,固然有道理;而元好問以《春日》為例,認為秦觀詩從整體藝術風貌而言偏於柔弱綺麗,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並非信口雌黃的純然謬論。 [5] 

春日五首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年),字少遊,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高郵縣)人。北宋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1086~1094年)初蘇軾薦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税,徏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長於議論。生平詳見《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 [7] 
參考資料
  • 1.    (宋)秦觀著 王醒解評.秦觀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61
  • 2.    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7年5月1日:137-138
  • 3.    賈炳棣.唐宋詩詞三十家·李清照秦觀詩詞精選: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145
  • 4.    繆鉞等 .宋詩鑑賞辭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 1987年12月(2012年7月重印) :611-612
  • 5.    劉尊明.秦觀集:鳳凰出版社,2007.10:69
  • 6.    程千帆,沈祖棻.古詩今選:鳳凰出版社,2010.04:488
  • 7.    繆鉞等 .宋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年12月(2012年7月重印) :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