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

鎖定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是唐末五代文學家黃滔創作的抒情小賦。這篇小賦是寫唐玄宗在戰火平息後迴歸京城途經馬嵬,無限思念楊貴妃的傷心情懷。全賦以馬嵬所見、回憶、傷心、評價四個部分組成,藝術手法多樣,文采華贍雅緻,情感哀傷,格調淒涼。
作品名稱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
作    者
黃滔
創作年代
唐末五代
作品出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辭賦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作品原文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
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回轡兮蜀門。杳鰲闕而難尋豔質,經馬嵬而空念香魂。日慘風悲,到玉顏之死處。花愁露泣,認朱臉之啼痕。莫不積恨綿綿,傷心悄悄。逝川東咽以無駐,夜户下扃而莫曉。褒雲萬疊,斷腸新出於啼猿。秦樹千層,比翼不如於飛鳥。
初其漢殿如子,燕城若仇。驅鐵馬以飛至,觸金輿而出遊。謀於劍外,駐此原頭。羽衞參差,擁翠華而不發。天顏愴恨,覺紅袖以難留。鴛鷺相驚,熊羆漸急。千行之珠淚流下,四面之霜蹄踐入。神山表態,忽零落以無歸。雨露成波,已沾濡而不及
棧閣重處,珠旒去程。玉壘之雲山暫幸,金城之煙景旋清。六馬歸秦,卻經過於此地。九泉隔越,幾悽惻於平生。釵飄綵鳳之蹤,鬢蜕元蟬之跡。茫茫而今日黃壤,歷歷而當時綺陌。雨鈴制曲,徒有感於宮商。龍腦呈香,不可返其魂魄。空極宵夢,寧逢曉妝。輦路見梧桐半死,煙空失鸞鳳雙翔。鏡殿三春,莫問菱花之照耀。驪山七夕,休瞻榆葉之芬芳。
大凡有國之尊,罕或傾城之遇。就言天寶之南面,奚指坤維而西顧。然則起兵雖自於青娥,斯亦聖唐之數 [1]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註釋譯文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詞句註釋

①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馬嵬(wéi):即馬嵬坡,楊貴妃縊死的地方,在今陝西興平西。
②長鯨:海洋中的巨大動物。此處喻安祿山。鼎:古代一種烹任器。相傳大禹收九州之金鑄成九鼎,遂以鼎為傳國的重器。後常用“鼎”喻國家政權。此處用作動詞,即“問鼎”(有取而代之)之意。
③六龍:皇帝車駕。馬八尺為龍皇帝車駕為六匹馬,故云。
④杳(yǎo):昏暗,深遠,不見蹤影。鰲(áo):傳説中海里的大龜或鱉。
⑤扃(jiōng):門閂。
⑥漢殿如子:指玄宗、楊妃寵信安祿山而收為義子。
⑦燕城若仇:指范陽城節度使安祿山造反。
⑧金與:皇帝車駕,喻唐王朝。出遊:指唐玄宗西逃於蜀避亂。
⑨翠華:皇帝車駕。
⑩愴恨:悲傷憤恨。
⑪鴛鷺:皆水鳥,比喻朝官。
⑫熊羆:猛獸,喻武將。
⑬沾濡:沾濕、沾上。
⑭棧閣:即棧道。因以架木為閣,故又名“棧閣”。
⑮珠旒(liú):綴有珍珠的彩旗。
⑯玉壘山:在今四川理番縣東南新保關。
⑰金城:本始平縣,中宗送金城公主降吐蕃至此,更名金城。今屬陝西。
⑱綺陌:織橫交錯之路。
⑲“雨制曲”二句:玄宗回京,初出斜谷,霖雨涉旬,於栽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悼念貴妃,採其聲作《雨霖鈴曲》以寄恨。
⑳輦(niǎn)路:即輦道,此處泛指宮中之道。
㉑鏡殿:以鏡壁的宮殿。
㉒驪山:在今陝西臨潼區。其地有温泉,唐開元間建温泉宮。天寶時,改華清宮。玄宗和極貴妃常去避寒。白居易詩:“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㉓罕:稀少。傾城:形容女子貌美。
㉔南面:古以坐北朝南為尊。天子、諸侯見羣臣,皆南面而坐。此處指帝位。
㉕奚:何。坤維:西南方,此指蜀地。
㉖數:定數、命運。 [2]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白話譯文

有如長鯨攪海,安祿山進犯中原!收復京城後逃往西蜀的玄宗回寫又經蜀門。經馬嵬想起了死去的貴妃,像找傳説中鰲魚,哪裏能見到她倩影,只有空念香魂!日光慘淡,悲風陣陣。貴妃死地,只見花兒愁苦、露珠兒悲泣,在辨認朱臉的啼痕。誰不積恨綿綿,誰不悄悄傷心!東去流水在嗚咽,君王夜來更傷情;褒城愁雲萬疊,更令人斷腸而又增加了啼猿聲聲。貴妃初進宮來,曾山盟海誓。而今望着千層秦樹,還不如比翼齊飛的鳥,怎不叫人碎心!
當初玄宗待安祿山如兒子,後來卻成仇人。驅大兵驟至,恐傾覆王朝只得逃奔。駐紮此地,商量向西蜀前進。將士憤慨,簇擁車駕而不進發;皇上憂傷,覺得難保愛妃性命。將士漸逼,大臣相驚;千行珠淚流下,四面士卒鐵蹄踏進。神山表態,忽然感到草木凋謝,無人與他結伴同歸;雨露聚集成波,想沾染其香體已來不及。
今日重經棧道,彩旗飄飄指歸程。暫停玉壘雲山,金城戰火平息,天朗氣清。皇駕回京,路經此地。黃泉相隔,幾乎是生平最悽苦的時辰。想起那釵飄綵鳳之姿,鬢蜕玄蟬之影,已隔茫茫的黃土,往日去就之際,歷歷在目,記憶猶新。霖雨綿綿,鈴聲與山風相應。君王為此所作的《雨霖鈴曲》啊,也是空為傷情!龍腦飄香,不能使其魂魄迴歸;夢中迷茫,怎能再見到她的晨妝?宮路旁的梧桐飄落,煙空中已不再有鸞鳳雙翔。鏡殿三春之際,菱花與朱臉相映已成過去;驪山七夕,更無心欣賞那榆葉的芳香!
大凡作為君王,少遇傾城之貌。就説天寶南面稱君的玄宗,哪裏會想到入西蜀避難?雖然兵災之起,是因美女之禍,卻也是唐朝的定數。 [2]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創作背景

唐宣宗曾説:“童子能吟長恨曲。”自從白居易的《長恨歌》問世以後,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更廣泛流傳。後世文人也以此為題材,寫出了多種體裁的優秀作品。此篇是以賦的形式來反映這一事件的。 [2]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作品鑑賞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整體賞析

這篇抒情小賦是寫唐玄宗在“安史之亂”戰火平息後迴歸京城途經馬嵬,無限思念楊貴妃的傷心情懷。全賦以馬嵬所見、回憶、傷心、評價四個部分組成。馬嵬所見,景隨情遷。作者用了“日慘風悲”“花愁露泣”“逝川東咽”“褒雲萬疊”“斷腸啼猿”等詞,不似道染了哀傷的氣氛,並側面烘托出了唐玄宗的悲傷。回憶馬嵬事變,也是用了同種手法。大臣相驚,將帥逼迫,士卒憤怒,渲染了情況的緊急,賜死楊貴妃,實出於迫不得已。用“神山零落”“雨露成波”,側面烘托出了唐玄宗的惋惜、悽苦。同時,作者又成功地運用反襯:用眼前的美景,“秦樹”“比翼鳥”等反襯出玄宗的寂寞、空虛;用美好的回憶來反襯出失去貴妃後的淒涼。此外,還用了擬人手法來描述玄宗的悲痛,比如“花愁露泣”“神山表態”“積恨綿綿”“傷心悄悄”等。總之,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惟妙催肖地刻畫出了這位多情天子的纏綿悱惻的情懷,收到了感人的藝術效果。然而,其點題未能逃出“女人為禍水”的陳腐觀念,同時又增加了宿命論的思想,這是應當批判的。 [2]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名家點評

清·李調元賦話》:“褒雲萬疊,……比翼不如於飛鳥”,至為悽愴;又“六馬歸秦,卻經過於此地,九泉隔越,幾悽惻於平生”,“歸秦隔越”是借對法,皆極華贍風雅。接此等題指斥先朝,頗嫌輕薄。唐人詠馬嵬詩甚多,文江更演之為賦耳;芋(當作“芊”)眠悽戾,不減《長恨歌》《連昌宮詞》。 [2] 
現代·馬積高賦史》:此篇寫得最為淒涼,充滿着感嘆帝王末路的感情,尤顯有諷喻時世之義,不獨以對語為工。 [3]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作者簡介

黃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關前埭(今荔城區東里巷)人,祖籍福建侯官(今屬福州),後遷居莆田涵江黃巷。以輔佐閩王王審知名世,因擅於文辭而有“閩中文章初祖”之號。有《黃御史集》。 [4]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7-12)全唐文[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5950
  • 2.    魏耕原.歷代小賦觀止[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51-454
  • 3.    馬積高.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71-372
  • 4.    阮其山.莆陽名人傳[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