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薄西山

(漢語成語)

鎖定
日薄西山(拼音:rì bó xī shān)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晉·李密陳情表》。 [1] 
“日薄西山”的原義是太陽已經接近西邊的山;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補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日薄西山
拼    音
rì bó xī shān
近義詞
日薄崦嵫氣息奄奄
反義詞
朝氣蓬勃蒸蒸日上旭日東昇旭日初昇
注音字母
ㄖˋ ㄅㄛˊ ㄒㄧ ㄕㄢ
成語出處
《陳情表》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補語
釋    義
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1] 
詞    性
貶義詞 [1] 

日薄西山成語出處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晉·李密陳情表》) [2]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日薄西山”。 [2] 

日薄西山成語故事

三國末期,蜀國都城被曹魏大軍攻陷後,後主劉禪率眾臣投降。至此,蜀國滅亡。東吳雖還存在,但也搖搖欲墜了。此時,魏國的大權實際掌握在大將軍司馬炎手中,朝臣們無不對他唯命是從。他見篡權的時機已經成熟,便在公元264年廢除元帝曹奐,自己登上了寶座,改國號為晉。他就是晉武帝。 [2] 
為了鞏固政權,收買人心,晉武帝下令徵召漢蜀的舊臣來洛陽任職。蜀國舊臣李密也在徵召之列。晉武帝準備任他為太子洗馬。李密收到昭書後,非常為難,他不願效力於敵國之君,公然推辭又怕得罪晉武帝,因此就用了比較委婉的方式,以盡孝祖母為名,寫了篇《陳情表》,藉此推託。他的《陳情表》如泣如訴,真摯感人:“我還是六個月的嬰孩時,便失去慈愛的父親,四歲時母親無法違拗舅舅的意思被迫改……如果沒有祖母,也就沒有如今的我;而祖母沒有我,她也無法安度晚年。我們祖孫二人真是相依為命啊。祖母年事已高,一直卧病在牀,而且病情日益加重,就好像快要下山的太陽一樣,危在旦夕。在這個時候,我怎能離開她呢。” [2] 
看了《陳情表》後,晉武帝被李密的孝心所打動,不僅不再強求他來洛陽,還命令蜀地的官吏在生活上予以照顧。直到祖母死後,李密才被迫出來做官,先後任太子洗馬、温令、漢中太守等職。 [2] 

日薄西山成語寓意

李密不願效力於敵國之君,陳述的理由並非只是藉口,也是為了照顧陪伴祖母最後的日子。太陽每次都是帶着光輝和希望從東邊升起,這是自然現象;日出日落,這也是自然現象。所以即使太陽再猛烈,當到了黃昏的時候,它也會從西邊落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再好的事物,再美的風景也會有消失的那一刻,人就像這太陽一樣,即使有多成功,有多耀眼也會衰老,也會消失。做人要像太陽一樣,即使落下了還留有餘温,即使消失了,温暖與希望仍在。 [4] 

日薄西山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日薄西山”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補語;含貶義;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1] 
  •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趙至傳》:“雞鳴戒旦,則飄爾晨徵;日薄西山,則馬首靡託。” [3] 
宋·朱熹百丈山記》:“日薄西山,餘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 [3] 
明·瞿佑剪燈新話·愛卿傳》:“君須聽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 [1] 

日薄西山成語辨析

日薄西山—日薄崦嵫
“日薄崦嵫”指太陽迫近崦嵫山,比喻人已到暮年或事物已到盡頭。“日薄西山”和“日薄崦嵫”,都是形容太陽即將落山或比喻人或事物將到盡頭。但“日薄西山”較常用,而“日薄崦嵫”不太常用。 [3] 
參考資料
  • 1.    日薄西山  .漢典[引用日期2014-11-14]
  • 2.    艾齊主編. 瞭解點中華成語[M].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05:206-207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健康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29
  • 4.    陳營編著. 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5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