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既往不咎

(漢語成語)

鎖定
既往不咎(拼音:jì wǎng bù jiù)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八佾》。 [2] 
既往不咎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中文名
既往不咎
拼    音
jì wǎng bù jiù
近義詞
既往不究
反義詞
賞罰分明信賞必罰
出    處
論語·八佾
注音字母
ㄐㄧˋ ㄨㄤˇ ㄅㄨˋ ㄐㄧㄡˋ [1]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既往不咎成語出處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八佾》:“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 
後世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既往不咎”。 [2] 

既往不咎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哀公對祭祀土地神這件事情非常重視。在國家遇到外敵侵擾而出兵打仗時,他也把土地神的牌位帶在身上。他認為土地神對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有着很強的支配作用,因而對它十分虔誠恭敬。既然要祭祀土地神,就需要替它立一個木製的牌位,而牌位用什麼木材比較好呢?這個問題卻難倒了魯哀公。 [3] 
有一天,魯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學生宰我找來,問道:“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麼木材最好呢?”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板栗木。” [3] 
後來,孔子知道了這件事,認為宰我的答覆非常荒唐,毫無根據,於是把他叫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孔子語重心長地對宰我説:“已經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釋了;已經做完的事,也不要再勸諫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要再責怪了。今後你説話一定要小心謹慎,尤其是在國君面前,更不能不懂裝懂。” [3] 

既往不咎成語寓意

既往不咎並非是非不清,黑白不辨,而是一種高超的策略,反映出志向高遠,想要成就大業者的胸懷。既往不咎,是不追究具體人的責任,對所犯錯誤不予懲處,但並不是説不總結經驗和教訓。是給當事者以出路,但不意味着不追究、不處罰,當事人或者繼任者就能繼續以往的錯誤。人生在世,誰都可能遇到君子,當然也就有可能遇到小人。人們在對自己的過失嚴加戒律的同時,對於他人的小過失,應該予以足夠的寬容,不可一味加以譴責,於己無益卻又傷人自尊,更會嚴重到影響彼此的和氣。成語告訴人們,許多宏大的事業等着人去做,所以無需在過去的事情上糾纏,耗費時間、資源和精力。 [4-5] 

既往不咎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既往不咎”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1]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 運用示例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裴松之注引《魏略》:“畢軌前失,既往不咎,但恐是後難可以再。” [2] 
唐·樊鑄《檄曲江水伯文》:“儻能易轍,僕則既往不咎。” [2] 
清·吳趼人痛史》一三回:“既往不咎,以後再辦起事來,審慎點就是了。” [2] 
近代·趙爾巽清史稿·藩部傳四》:“諭日:‘爾等遵旨服罪,朕不咎既往,其應歸巴林人畜缺少之數,悉從寬免。嗣後逃人至此,當即遣還。’” [2] 
參考資料
  • 1.    既往不咎的解釋|既往不咎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8-21]
  • 2.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492
  • 3.    尹奎友,韓軍,叢海燕編著. 中國成語故事[M].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2007.08:52
  • 4.    《中國成語大會》欄目組編著.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 2[M]. 南寧:接力出版社, 2015.11:152-153
  • 5.    華瑞興編著. 2014名家美文話格言 尚德[M]. 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4.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