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旌(拼音:jīng)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1] 此字初文見於戰國楚系簡帛文字。本義是指古代旗杆上端飾有旄牛尾或兼飾有五色鳥羽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幟,又引申為表彰、表揚,如“旌表”、“彰旌” [2]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 [3] 
中文名
拼    音
jīng
部    首
五    筆
yttg
倉    頡
ysohm
鄭    碼
symm
字    級
二級字(編號:4942) [1] 
平水韻
下平聲·八庚 [4] 
四角號碼
08215
統一碼
基本區 U+65CC
異體字
旍、𣃠、𣃢、𣄀、𦑊、𦑖、𧚫、𦲵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1
筆順編號
41533131121
注音字母
ㄐㄧㄥ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圖 字源演變圖
“旌”是形聲兼會意字。戰國文字從㫃,其甲骨文形體像一面旗;青聲,“青”與“旌”古音相近。小篆變“青”為“生”,生本指草木初生,表示旗杆頂端的裝飾物狀如初生的草木。楷書承小篆,寫作“旌”。本義是指古代旗杆上端飾有旄牛尾或兼飾有五色鳥羽的旗子。最早時,車所載的“旌”其“旄首”上大約僅有“析羽”(即數根羽毛),後來才又有了旗旛的,此後“旌”也用為旗幟的總稱。由於“旌”是由竿頭注有毛羽做成的,與使者所持的“節”很相似,所以也用為“節”,後由此引申出表彰、表揚之義,如“旌表”、“彰旌”。“旌”還引申為表明、識別、辨明等義。
此外,“旌”也通“精”,表示精細,如“旌密” [2]  [8-9]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jīng
名詞
古代旗竿上端飾有旄牛尾或兼飾有五色鳥羽的旗子。
banner
全羽為幡,析羽為旌。——《周禮·春官·司常》
浮文鷁,揚旌拽。——司馬相如子虛賦

旗的通稱。
flag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楚辭·九歌·國瘍》
近者奉辭伐罪,旌磨南指,劉琮束手。——漢·曹操《與孫權書》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

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周禮·地官·掌節》

動詞
表明。
state clearly;indicate
生不能事,死又離之,以自旌也。——《左傳·定公元年》
銘,明旌也。以死者為不可別已,故以其旗識之。——《禮記·檀弓下》
旌性行以制珮兮,佩夜光與瓊枝。——張衡思玄賦
表彰。
cite;honor;commend
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銘勳皇宮,所以旌豐功,昭茂德。——唐·李白化城寺大鐘銘
葬御史大夫福壽以旌其忠。——《明史·太袓紀一》
識別;辨明。
distinguish
旌別淑慝,表厥宅裏,彰善癉惡,樹之風聲。——《書·畢命》
側聆故老言,遂得旌賢愚。——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懷靈均
形容詞
通“精”。精細。

陣工旌密,有斑道之巧。——《堯廟碑》
[3]  [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七】【㫃部】子盈切
遊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士卒。從㫃,生聲 [10] 

説文解字注

遊車載旌。《司常》職文,注云:“遊車木路也,王以田以鄙。”
析羽注旄首也。《司常》職曰:“析羽為旌。”《爾雅·釋天》曰:“注旄首曰旌。”李巡注《爾雅》曰:“以犛牛尾著旌首。”郭雲:“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鄭注《周禮》雲:“全羽析羽皆五采,系之於旞旌之上,所謂注旄於幹首也。”《周禮》舉羽以晐旄,《爾雅》舉旄以晐羽,許鄭則兼舉之,合《周禮》、《爾雅》以立文。鄭雲:“《明堂位》曰:‘夏后氏之緌。’緌以旄牛尾為之,綴於橦上,所謂注旄於幹首者。”蓋夏后氏但用旄牛尾,周人加用析羽,夏時徒緌不旒,周人則注羽旄而仍有縿旒。先有旄首,而後有析羽注之,故許雲“析羽注旄首”,孫炎雲“析五采羽注旄上”也。孫、郭皆雲:“其下亦有旒縿。”《鄘風》:孑孑幹旄。傳雲:“孑孑,幹旄之皃。”注:“旄於幹首,大夫之旃也。”此可證大常旗旃旗旟旐七者,皆得注羽旄於首矣。《左傳》:言晉人假羽旌於鄭,言範宣子假羽旌於齊,則在春秋時諸侯少有此者。
所以精進士卒。精、旌疊韻。《釋名》曰:“旌,精也。有精光也。”引伸為凡表異之稱。
從㫃,生聲。子盈切,十一部 [11] 

廣韻

子盈切,平清精 ‖生聲耕部
旌,旌旗。《周禮》曰:“析羽為旌。”《爾雅》:“注旄首曰旌。”
【校釋】“旄首”前原衍“雲”字,據巾箱本及《爾雅》刪 [13]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諮盈切,並音精。《説文》:析羽注旄首,所以進士卒。《爾雅·釋天》:注旄首曰旌。注: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
又:旌旂。疏:旌旂者,凡旗之名雖異,旌旂為之總稱。《廣雅》:天子旌高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釋名》:旌,精也。有精光也。《詩·鄘風》:孑孑幹旌。《周禮·春官·司常》:析羽為旌。
又:斿車載旌。
又《周禮·天官·掌舍》:為帷宮設旌門。注:樹旌以表門。
又《周禮·地官·掌節》:道路用旌節。注:今使者所擁節是也。
又《禮·曲禮》:武車綏旌,德車結旌。注:武車尚威武,故舒散若花。德美在內,故纏旌於竿。
又《書·畢命》:旌別淑慝。傳:言當識別頑民之善惡。疏:旌旗所以表識貴賤,故傳以旌為識。
又《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注:旌,章也。
又《周語》:故為車服以旌之。注:旌,表也。
又《後漢·胡廣傳》:德以旌賢。注:旌,明也 [12]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旌字字形字形對比 旌字字形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旌字書寫演示 旌字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集匯

中上古音

字形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
i̯ĕŋ
王力系統
ts
ǐeŋ
董同龢系統
ts
jeŋ
周法高系統
ts
jieŋ
李方桂系統
ts
jing
兩漢
西漢


東漢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ji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s
i̯ɛŋ
擬音/王力系統

ts
ǐɛ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ts
jɛ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ts
iæ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ts
jä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ts
ǐɛŋ
[5-6]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清
子盈切
tsjɛŋ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清
諮盈切
tsiæŋ
禮部韻略


平聲





子盈切

增韻


平聲





子盈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全清

tsi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茲星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全清
子盈切
tsi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5]  [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1-30]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612
  • 3.    旌的解釋  .漢典
  • 4.    下平聲·八庚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1-30]
  • 5.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30]
  • 6.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30]
  • 7.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30]
  • 8.    思履主編.畫説漢字 講述漢字的前世今生 3 全綵珍藏版.北京:團結出版社,2017.04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武漢:崇文書局,2010.04:2337
  • 10.    (東漢)許慎著.説文解字.北京:中國書店,2017.07
  • 11.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3 全注全譯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432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9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