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旋盤尾絲蟲

鎖定
旋盤尾絲蟲 【Onchocerca volvlus (Leuckart,1893) Railliet and Henry,1910】簡稱盤尾絲蟲,是一種寄生在人體皮膚內,並可造成嚴重的眼部損害甚至失明的病原體。本病又稱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或瞎眼絲蟲病,在拉丁美洲亦稱Robles 氏症,廣泛流行於非洲、拉丁美洲和西亞的南、北也門,共34個國家,據WHO1995年估計,受威脅的有9000萬人,受感染的有1760萬人,致盲達32.6萬人。最早病例在18世紀,源發於非洲黑人。中國在非洲工作過的人員中亦有感染此病的報道。
別    名
盤尾絲蟲
中文學名
旋盤尾絲蟲
拉丁學名
Onchocerca volvlus (Leuckart,1893) Railliet and Henry
動物界
線蟲動物門
尾感器綱
亞    綱
旋尾亞綱
旋尾目
旋盤尾絲蟲
寄生部位
人體皮膚內

旋盤尾絲蟲形態特點

(1)成蟲 呈絲狀,乳白色,半透明,兩端漸細而鈍圓。角皮層有明顯橫紋,外有螺旋狀增厚,為本蟲屬的特徵。雌蟲長約33.5—50ram,寬0.27~0.40ram,生殖系統雙管型。雄蟲長約19~42mm,寬0.13—0.21mm,生殖系統為單管型,尾部向腹部彎曲,末端鈍圓,有兩根不等長的交合刺。
(2)微絲蚴 無鞘。大小為(220—360)Ixm×(5—9)鬥m,頭間隙長寬相等,尾端尖細突然成角,無尾核,無核區較其他寄生於人體的無鞘微絲蚴長,約為10~15μm。 [1] 

旋盤尾絲蟲生活史

雌雄成蟲寄生於人體皮下組織的纖維結節內,壽命可達15年,約可產微絲蚴9~10年,每條雌蟲一生可產出數百萬條微絲蚴。微絲蚴主要出現在結節附近的結締組織和皮膚的淋巴管內,亦可出現於眼組織或尿內,很少出現於血液。本蟲的中間宿主為蚋(Simulium)。當雌蚋叮人時,微絲蚴即隨組織液進入蚋的支囊,通過中腸,經血腔到達胸肌,經兩次蜕皮發育為感染期幼蟲並移至蚋的下唇。當蚋再次叮咬人時,幼蟲自蚋的下唇逸出侵入皮膚而感染人體。 [1] 
本蟲僅見蛛猴和大猩猩有自然感染,家畜動物不能作為保蟲宿主。

旋盤尾絲蟲致病性

盤尾絲蟲的成蟲和微絲蚴對人均可致病,但以後者為主。
1.成蟲致病成蟲寄生於皮下組織中的淋巴管匯合處,蟲體周圍逐漸出現炎症反應,致纖維組織增生,形成包圍蟲體的無痛性、質地較硬的纖維結節,稱盤尾絲蟲瘤。結節可觸及,常出現於枕部和髖部。
2.微絲蚴致病微絲蚴可進入宿主身體各部位的皮膚層和皮下淋巴管,引起各種類型的皮膚損害及淋巴結病變。
(1)眼部損害微絲蚴引起的眼部損害,是最嚴重的盤尾絲蟲病,發展較慢。微絲蚴從皮膚經結膜進入角膜,或經血流或沿睫狀體血管和神經鞘進入眼後部,活蟲不誘發炎症,死亡後引起炎症反應,導致角膜混濁及纖維化,亦可侵犯虹膜、視網膜及視神經,影響視力,嚴重者失明。
(2)皮膚損害皮膚病變為微絲蚴所致的炎症反應及免疫病理反應,或其產生溶膠原蛋白酶對皮膚內血管和結締組織的損傷。多表現為皮疹,好發於臉、頸、肩等部位。初期症狀為奇癢,繼發細菌感染後皮膚上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色素沉着或色素消失的異常區及苔鮮樣變,繼之皮膚增厚、裂口,最後失去彈性,皺縮、垂掛。
(3)淋巴結病變淋巴結病變是該病的典型體徵,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堅硬,內含大量微絲蚴。在腹股溝部位的淋巴結受損可致陰囊鞘膜積液外生殖器象皮腫股疝 [2] 

旋盤尾絲蟲診斷

1.病原學診斷 流行區有持久性、刺激性的各類型皮疹、皮下結節和眼部病變者即考慮本病的可能。以植皮刀刮取皮膚薄片,滴加生理鹽水,復以蓋玻片,數分鐘至半小時蟲體即離開皮膚碎片,在鹽水中活動,這時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活動的微絲蚴。也可將淺表皮膚切開,擠出血液和淋巴液做塗片.染色尋找微絲蚴。另外.從患者眼分泌物、尿液、痰液和淋巴結等處查到微絲蚴也可確診。用裂隙燈、檢眼鏡直接查見眼前房中的微絲蚴,外科手術摘除皮下結節中查見成蟲均可確立診斷。
2.免疫學診斷 免疫熒光抗體試驗(IFA)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I。ISA)特異性強,可用於流行病學調查和診斷,採用放射免疫法以IgM型單克隆抗體檢測患者血清,抗原陽性率達到80%左右,應用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診斷盤尾絲蟲病遠較尋找盤尾絲蟲或免疫學方法敏感。 [3] 
參考資料
  • 1.    吳忠道,汪世平.《臨牀寄生蟲學檢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08:52
  • 2.    尹燕雙,王玉紅,植瑞東.《寄生蟲學檢驗技術》:鄭州大學出版社,2014.11:163
  • 3.    李士根,賈雪梅,陳盛霞,張浩,杜孌英.《人體寄生蟲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