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寸之地

鎖定
方寸之地,漢語成語,拼音是fāng cùn zhī dì,意思是指心。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仲尼》。
中文名
方寸之地
拼    音
fāng cùn zhī dì
注    音
ㄈㄤ ㄘㄨㄣˋ ㄓㄧ ㄉㄧˋ
出    處
列子·仲尼

方寸之地成語出處

《列子·仲尼篇》:“文摯乃命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後嚮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1] 

方寸之地成語典故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94~
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後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悦於琦。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亮遊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黃祖死,得出,遂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徵,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2] 
釋義
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後遂以“方寸之地”指心。心處胸中方寸間,故稱。亦稱“方寸心”等。
譯文
劉表的大兒子劉琦,也同樣非常器重諸葛亮。劉表偏信後妻,疼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劉琦。劉琦每次想要和諸葛亮商量如何自保的辦法,諸葛亮每每搪塞敷衍他,並沒有替他出計策。(有一次)劉琦就請諸葛亮到後花園去遊賞,一同登上高樓。在喝酒吃飯的時候,劉琦就叫人拿開梯子,接着對諸葛亮説:“今天(我們兩人在這裏),往上到不了天,往下到不了地;話從你的嘴巴説出來,進入我的耳朵裏來。您可以説了吧?”諸葛亮回答他説:“您難道沒看到太子申生留在城內而危險,公子重耳逃出城外反而安全嗎?”劉琦內心覺悟了,暗中計劃着逃出城外。剛好江夏太守黃祖過世了,劉琦請求外調得以出城,於是成為江夏太守。不久劉表過世,劉琮聽説曹操北來征伐,就派遣大使請求投降。劉備在樊城聽到這件事情,就率領軍隊往南行走。諸葛亮徐庶一起跟隨劉備,被曹軍打敗追趕,還俘擄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指着自己的心和劉備告辭説:“我本來想和將軍您共同謀求稱王稱霸的事業,所憑恃的就是這顆心,現在我的老母親已經被俘擄了,我的方寸也都亂掉了,對您的大事業沒什麼幫助。我懇求從此和你告別。”

方寸之地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指心 [1] 
示例
劉禹錫 《上杜司徒啓》:“尋省遭罹,萬里不幸。方寸之心,自不能言。”
葛洪 《抱朴子·嘉遯》:“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於流遁也。”
賈島易水懷古》詩:“我嘆方寸心,誰論一時事。”
唐孫華 《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詩之二:“那將方寸心,愁水復愁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