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祖

(東漢末年將領)

鎖定
黃祖(?-208年),東漢末年將領。劉表任荊州牧時,黃祖出任江夏太守。初平三年(192年 [1]  ),黃祖在與長沙太守孫堅交戰時,其部下將孫堅射死,因此與孫家結下仇怨。之後,黃祖多次率部與東吳軍隊交戰,射殺凌操徐琨等人。建安十三年(208年),在與孫權的交戰中,兵敗被殺。
全    名
黃祖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208年
主要成就
率部射殺孫堅凌操徐琨
最高官職
江夏太守

黃祖人物生平

黃祖射殺孫堅

初平三年(192年 [1]  ),袁術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歸來,孫堅復與大戰。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追擊。黃祖部兵從竹林間發射暗箭,孫堅中箭身亡。 [1]  [19] 

黃祖怒斬禰衡

三國志11的黃祖 三國志11的黃祖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禰衡出使荊州,因侮慢劉表,劉表覺得羞恥,不能容忍,認為江夏太守黃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禰衡又送給黃祖。當時黃祖屯兵夏口,黃祖的長子黃射為章陵太守,與禰衡關係好,他與禰衡一起到夏口。黃祖也善待禰衡,禰衡替黃祖做文書方面的事,孰輕孰重、孰疏孰親,都處理得很恰當。黃祖拉着禰衡的手説:“先生,這正合我的意,和我心中要説的話一樣啊。”每當有異賓在座,黃祖都派禰衡出席與之洽談。 [2]  [22]  黃射一次宴請賓客,有人送給他一隻鸚鵡,黃射舉着酒杯對禰衡説:“禰處士,今日沒什麼能讓賓客歡樂,我認為此鳥從遠方而至,明彗聰善,羽族之可貴,希望先生就為它作一篇賦,以此來使嘉賓高興高興,不是很好嗎?”禰衡提筆就寫,中間沒有任何改動,一氣呵成,文辭色彩也很華美。 [20] 
十月初,黃祖在艨衝舟上宴請賓客,做黍臛款待他們。黍臛做好後,先放到禰衡面前,禰衡自己吃飽而不顧身邊的人,之後又拿着黍玩起來。當時張伯雲也在座,拿禰衡調侃:“禮教云何而食此?”禰衡不回答,依舊在玩弄黍。黃祖説:“處士,就不應該回答他嗎?”但禰衡出言不遜,對黃祖説:“君子寧聞車前馬屁?”黃祖很難堪,就斥責禰衡。禰衡更是仔細地盯着黃祖,説:“死鍛錫公!”黃祖非常生氣,派伍伯抓着禰衡的頭拉他出去,想要用鞭杖打他,禰衡卻大罵不止,黃祖氣憤到極點,就下令絞殺禰衡。因為黃祖的主簿一向恨禰衡,即刻就勒死了禰衡。黃射得知消息後,光着腳來救禰衡,但沒趕上,就哭着對黃祖説:“此人有異才,曹操與劉荊州都不殺他,大人為何就要殺他?”黃祖説:“他罵你父親做鍛錫公,為何不殺?”但黃祖最終也後悔了,便將禰衡厚葬。 [2]  [21-22] 

黃祖沙羨大戰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趁廬江太守劉勳出兵海昏時,率軍襲擊廬江,劉勳回軍時在彭澤被孫策軍擊敗,一路奔往沂,築壘自守,向劉表、黃祖求救。黃祖派黃射率五千舟師幫助劉勳,結果被孫策擊敗,黃射退走,劉勳北上投靠曹操。孫策收取劉勳部下二十多名士兵、一千艘船,便乘勝前進,到夏口攻打黃祖。劉表派從子劉虎、南陽人韓晞率領長矛兵五千,為黃祖前鋒,孫策在沙羨大破黃祖。 [3]  [25] 
孫策《討黃祖表》説自己在十二月十一日擊破黃祖,擒獲了黃祖的妻小男女七人,斬韓晞等二萬餘級。 [26] 

黃祖屢戰孫權

黃祖領兵駐防在江夏之後,多次防備來自江東的孫氏軍隊的進攻,雖然史料記載對抗孫軍的戰事上幾乎呈現下風,甚至有屢戰屢敗之績,但仰賴劉表的守土防禦戰略,其江夏領土從未落入過孫家之手,而僅有軍民被虜走的記載。孫權統領事務時,前後三次出兵討伐江夏。 [11]  期間黃祖軍有射殺凌操徐琨的戰果。 [23-24]  黃祖的兒子黃射曾率數千人攻打孫權的柴桑長徐盛,但被徐盛擊敗,不敢再攻柴桑。 [31]  巴郡人甘寧依附黃祖,有射殺凌操之功,黃祖的都督蘇飛也多次推薦甘寧,但黃祖始終不肯用,還派人化誘甘寧的僮客,最終甘寧投奔孫權。 [34] 
建安八年(203年),孫權首次西伐黃祖,擊敗了黃祖的舟軍,但無法破城。 [4] 
建安十一年(206年),黃祖派將領鄧龍率數千兵進入柴桑,孫權部將周瑜追討鄧龍,將他生擒。 [28] 
曹操麾下大將張遼也曾派兵攻擊荊州,江夏郡的幾個縣落入了曹軍之手。 [5] 
建安十二年(207年),孫權第二次西征黃祖,俘虜黃祖治下的一些人民而還。 [6] 

黃祖戰敗身死

三國志12的黃祖 三國志12的黃祖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季,孫權第三次西伐黃祖,並以周瑜為前部大督。 [29-30] 
孫權以淩統為前鋒,當時,乘小船的淩統身邊只有數十勇士, [7]  但仍然進到右江,斬了黃祖的將領張碩,並捉到全船人。 [8] 
黃祖令兩艘蒙衝艦守沔口,用棕櫚大纜拴住大石墩來固定戰艦,艦上有千名兵士,用弓弩交錯射擊,飛箭如雨,孫權的軍隊不得前進。 [9]  為了扭轉戰局,淩統、董襲率敢死隊一百人,每人穿上兩件盔甲乘大船,突進黃祖的蒙衝鉅艦。董襲親手用刀砍斷兩根大纜,黃祖的鉅艦於是隨流橫移開去,孫權大軍才得以繼續挺進。 [32] 
當時,奉黃祖之命率水軍逆戰的都督陳就與孫權部將呂蒙交戰,結果呂蒙親自斬下了陳就的首級。黃祖得知孫權軍挺進、陳就戰死,便打開城門,棄城而走。 [32]  [33]  在呂蒙全殲黃祖軍之前,淩統分兵攻陷江夏。 [10] 
黃祖在逃亡途中被孫權的騎士馮則追上梟首。 [11]  [30]  孫權下令將黃祖首級盛放在容器中。 [37] 

黃祖人物成就

黃祖作為劉表麾下大將,曾伏殺孫堅,並面對孫策、孫權的進攻堅持八年,有射殺凌操徐琨的小勝。

黃祖人物評價

孫策:“祖宿狡猾,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鴟張,以祖氣息。” [27] 
甘寧:“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谷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修,怠於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 [12] 
蔡東藩:“黃祖本無才智,而孫堅死於祖手;孫策又不能親復父仇,命為之,勢為之也。” [13] 

黃祖家族成員

兒子:黃射,曾任章陵太守。 [14] 

黃祖軼事典故

荊州記》、《水經注》記載,沔左有卻月城,也叫作偃月壘,為戴監軍所築,黃祖曾鎮守於此地,禰衡亦遇害於此。黃祖敗亡,此城遂廢。 [35-36] 

黃祖文學形象

新三國第7集黃祖形象 新三國第7集黃祖形象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黃祖生平與正史大體相當,在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出場,孫堅攻打劉表,黃祖初戰潰敗,而後在在峴山率部射殺孫堅,與前來相救的黃蓋相遇,戰不兩合,被黃蓋生擒。劉表不忍放棄黃祖,於是用孫堅的屍首換回黃祖。 [15] 
在第二十三回《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黃祖酒醉後,因禰衡出言相辱,將其斬殺。 [16] 
在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與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黃祖與孫權決戰,戰敗後被甘寧所殺。 [17-18]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孫破虜傳》:初平三年,術使堅徵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
  • 2.    《後漢書》:後復侮慢於表,表恥,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黃祖性急,故送衡與之,祖亦善待焉。衡為作書記,輕重疏密,各得體宜。祖持其手曰:“處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後黃祖在蒙衝船上,大會賓客,而衡言不遜順,祖慚,乃呵之。衡更熟視曰:“死公!”祖大怒,欲加箠。衡方大罵,祖恚,遂令殺之。祖主簿素疾衡,即時殺焉。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斂。
  • 3.    《三國志·吳主傳》:建安四年,從策徵廬江太守劉勳。勳破,進討黃祖於沙羨。
  • 4.    《三國志·吳主傳》:八年,權西伐黃祖,破其舟軍,惟城未克。
  • 5.    《三國志·張遼傳》:復別擊荊州,定江夏諸縣,還屯臨潁,封都亭侯。
  • 6.    《三國志·吳主傳》:十二年,西征黃祖。虜其人民而還。
  • 7.    《三國志·淩統傳》:統為前鋒,與所厚健兒數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數十里。
  • 8.    《三國志·淩統傳》:行入右江,斬黃祖將張碩,盡獲船人。
  • 9.    《三國志·董襲傳》:祖橫兩蒙衝挾守沔口,以栟閭大紲系石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飛矢雨下,軍不得前。
  • 10.    《三國志·淩統傳》:時呂蒙敗其水軍,而統先搏其城,於是大獲。
  • 11.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3]
  • 12.    三國志·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3]
  • 13.    後漢演義:入江夏孫權復仇 走當陽趙雲救主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2-27]
  • 14.    《後漢書卷八十下 文苑列傳第七十下》祖長子射。為章陵太守。
  • 15.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3]
  • 16.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3]
  • 17.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3]
  • 18.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3]
  • 19.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典略曰;堅悉其眾攻表,表閉門,夜遣將黃祖潛出發兵。祖將兵欲還,堅逆與戰。祖敗走,竄峴山中。堅乘勝夜追祖,祖部兵從竹木間暗射堅,殺之。】
  • 20.    《昭明文選 卷十三》:【鸚鵡賦(並序)】禰正平 時黃祖太子射,賓客大會。有獻鸚鵡者,舉酒于衡前曰:“禰處士,今日無用娛賓,竊以此鳥自遠而至,明彗聰善,羽族之可貴,願先生為之賦,使四座鹹共榮觀,不亦可乎?”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 21.    《太平御覽 卷八百三十三 資產部十三》引《禰衡傳》曰:衡字正平。十月朝,黃祖在艨衝舟上,賓客皆會,作黍臛。既至,先在衡前,衡得便飽食,初不顧左右。既畢,復搏弄以戲。時江夏有張伯雲亦在座,調之曰:"禮教云何而食此?"正平不答,弄黍如故。祖曰:"處士不當答之也?"衡謂祖曰:"君子寧聞車前馬屁?"祖呵之衡,熟視祖,罵曰:"死鍛錫公!"祖大怒,令五伯將出,欲杖之,而罵不止,遂令絞殺。黃射來救,無所復及,悽愴流涕曰:"此有異才。曹操及劉荊州不殺,大人奈何殺之?"祖曰:"人罵汝父作鍛錫公,奈何不殺?"
  • 22.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典略曰:……衡南見劉表,表甚禮之。將軍黃祖屯夏口,祖子射與衡善,隨到夏口。祖嘉其才,每在坐,席有異賓,介使與衡談。後衡驕蹇,答祖言徘優饒言,祖以為罵己也,大怒,顧伍伯捉頭出。左右遂扶以去,拉而殺之。】
  • 23.    《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淩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人也。父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興,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守永平長,平治山越,奸猾斂手,遷破賊校尉。及權統軍,從討江夏。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鋒,輕舟獨進,中流矢死。
  • 24.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琨以督軍中郎將領兵,從破廬江太守李術,封廣德侯,遷平虜將軍。後從討黃祖,中流矢卒。
  • 25.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江表傳曰:策被詔敕,與司空曹公、衞將軍董承、益州牧劉璋等併力討袁術、劉表。軍嚴當進,會術死,術從弟胤、女婿黃猗等畏懼曹公,不敢守壽春,乃共舁術棺柩,扶其妻子及部曲男女,就劉勳於皖城。勳糧食少,無以相振,乃遣從弟偕告糴於豫章太守華歆。歆郡素少谷,遣吏將偕就海昏上繚,使諸宗帥共出三萬斛米以與偕。偕往歷月,才得數千斛。偕乃報勳,具説形狀,使勳來襲取之。勳得偕書,使潛軍到海昏邑下。宗帥知之,空壁逃匿,勳了無所得。時策西討黃祖,行及石城,聞勳輕身詣海昏,便分遣從兄賁、輔率八千人於彭澤待勳,自與周瑜率二萬人步襲皖城,即克之,得術百工及鼓吹部曲三萬餘人,並術、勳妻子。表用汝南李術為廬江太守,給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東詣吳。賁、輔又於彭澤破勳。勳走入楚江,從尋陽步上到置馬亭,聞策等已克皖,乃投西塞。至沂,築壘自守,告急於劉表,求救於黃祖。祖遣太子射船軍五千人助勳。策復就攻,大破勳。勳與偕北歸曹公,射亦遁走。策收得勳兵二千餘人,船千艘,遂前進夏口攻黃祖。時劉表遣從子虎、南陽韓晞將長矛五千,來為黃祖前鋒。策與戰,大破之。】
  • 26.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吳錄載策表曰:"臣討黃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羨縣。劉表遣將助祖,並來趣臣。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領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將周瑜、領桂陽太守行徵虜中郎將呂範、領零陵太守行蕩寇中郎將程普、行奉業校尉孫權、行先登校尉韓當、行武鋒校尉黃蓋等同時俱進。身跨馬櫟陳,手擊急鼓,以齊戰勢。吏士奮激,踴躍百倍,心精意果,各競用命。越渡重塹,迅疾若飛。火放上風,兵激煙下,弓弩併發,流矢雨集,日加辰時,祖乃潰爛。鋒刃所截,猋火所焚,前無生寇,惟祖迸走。獲其妻息男女七人,斬虎狼韓晞已下二萬餘級,其赴水溺者一萬餘口,船六千餘艘,財物山積。雖表未禽,祖宿狡猾,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鴟張,以祖氣息,而祖家屬部曲,掃地無餘,表孤特之虜,成鬼行屍。誠皆聖朝神武遠振,臣討有罪,得效微勤。"
  • 27.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1-26]
  • 28.    《三國志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還備宮亭。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
  • 29.    《三國志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
  • 30.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十三年春,權復徵黃祖,祖先遣舟兵拒軍,都尉呂蒙破其前鋒,而淩統、董襲等盡鋭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騎士馮則追梟其首,虜其男女數萬口。
  • 31.    《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人也。遭亂,客居吳,以勇氣聞。孫權統事,以為別部司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長,拒黃祖。祖子射,嘗率數千人下攻盛。盛時吏士不滿二百,與相拒擊,傷射吏士千餘人。已乃開門出戰,大破之。射遂絕跡不復為寇。
  • 32.    《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襲與淩統俱為前部,各將敢死百人,人被兩鎧,乘大舸船,突入蒙衝裏。襲身以刀斷兩紲,蒙衝乃橫流,大兵遂進。祖便開門走,兵追斬之。明日大會,權舉觴屬襲曰:"今日之會,斷紲之功也。"
  • 33.    《三國志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從徵黃祖,祖令都督陳就逆以水軍出戰。蒙勒前鋒,親梟就首,將士乘勝,進攻其城。祖聞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權曰:"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
  • 34.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後轉託黃祖,祖又以凡人畜之。【吳書曰:寧將僮客八百人就劉表。表儒人,不習軍事。時諸英豪各各起兵,寧觀表事勢,終必無成,恐一朝土崩,並受其禍,欲東入吳。黃祖在夏口,軍不得過,乃留依祖,三年祖不禮之。權討祖,祖軍敗奔走,追兵急,寧以善射,將兵在後,射殺校尉凌操。祖既得免,軍罷還營,待寧如初。祖都督蘇飛數薦寧,祖不用,令人化誘其客,客稍亡。寧欲去,恐不獲免,獨憂悶不知所出。飛知其意,乃要寧,為之置酒,謂曰:"吾薦子者數矣,主不能用。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宜自遠圖,庶遇知己。"寧良久乃曰:"雖有其志,未知所由。"飛曰:"吾欲白子為邾長,於是去就,孰與臨版轉丸乎?"寧曰:"幸甚。"飛白祖,聽寧之縣。招懷亡客並義從者,得數百人。】於是歸吳。
  • 35.    《太平寰宇記 卷一百三十一》:卻月城與魯城相對,以其形似卻月故。荊州記雲:河口北岸臨江水有卻月城,魏將黃祖所守,吳遣董襲之攻而擒之,其城遂廢。
  • 36.    《水經注 卷三十五》:山左即沔水口矣。沔左有卻月城,亦曰偃月壘,戴監軍築,故曲陵縣也。後乃沙羨縣冶也。昔魏將黃祖所守,吳遣董襲、淩統攻而擒之。禰衡亦遇害於此。衡恃才倜儻,肆狂狷於無妄之世,保身不足,遇非其死,可謂咎悔之深矣。
  • 37.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吳書曰:初,權破祖,先作兩函,欲以盛祖及蘇飛首。飛令人告急於寧,寧曰:"飛若不言,吾豈忘之?"權為諸將置酒,寧下席叩頭,血涕交流,為權言:"飛疇昔舊恩,寧不值飛,固已損骸於溝壑,不得致命於麾下。今飛罪當夷戮,特從將軍乞其首領。"權感其言,謂曰:"今為君致之,若走去何?"寧曰:"飛免分裂之禍,受更生之恩,逐之尚必不走,豈當圖亡哉!若爾,寧頭當代入函。"權乃赦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