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

鎖定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位於臨沂市河東區九曲街道前河灣村,緊靠濱河大道,距市中心5公里,是新四軍歷史上最後一個軍部,同時也是華東野戰軍誕生地。 [1] 
中文名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
地理位置
臨沂市河東區九曲街道前河灣村
相關人物
陳毅同、粟裕張雲逸
所在國
中國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新四軍軍部

臨沂市河東區九曲街道辦事處前河灣村新四軍軍部舊址是新四軍歷史上最後一個軍部駐地,是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新四軍軍部設於此,陳毅同、粟裕及張雲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住在該村,在此指揮了著名的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臨沂阻擊戰,制定了萊蕪戰役的作戰計劃和策略,召開了華野前委擴大會議,並鎮壓了叛匪郝鵬舉。1947年1月,遵照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指示,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在前河灣村組建完成,至此新四軍完成了其光榮的歷史使命,前河灣村也由此成為新四軍最後一個軍部駐地和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1947年2月,我軍撤出後,敵機對其進行了轟炸,房屋大部分被毀。2004年,河灣村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被確定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成為臨沂市紅色旅遊專線的重要景點之一。2005年,新四軍軍部舊址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臨沂市列為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七大重點項目之一,2005年8月,臨沂市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軍部舊址進行了重新修復,日前,新四軍軍部舊址已對社會開放。 [1]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高清組圖1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高清組圖1(80張)
為更真實、更全面、更準確地拓展展陳內容,提供更豐富的歷史素材,臨沂市各級文化部門組織工作人員走街串巷,進家入户,通過座談了解、實地察看等形式,對新四軍1946至1947年在臨沂河東區的革命歷史史料和有關的革命文物進行了搶救性徵集。 [1]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的修復及開館,又為人們提供了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點,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沂蒙精神教育,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計劃中的二期工程規劃建設將以修復建成的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為依託,以鐵軍洪流、魚水情深為形象定位,以經典的紅色社區、場景化的革命紀念地、軍事文化展示地、革命生活體驗地為功能定位,以新四軍軍史、革命時期的文化生活以及鄉村民俗為主要內容進行空間規劃與設計。擬修復建設擁軍支前街、新四軍軍部街和紅色保障街三條特色街道及大小景點30多個。 [1]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5張)
臨沂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二期工程建成後,將打造成山東省經典的紅色旅遊社區,建設成綜合性的旅遊目的地。 [1]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華東軍區

華東軍區是解放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軍區之一,領導和指揮華東地區所屬的人民武裝力量。 [2]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高清組圖2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高清組圖2(80張)
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八路軍山東軍區機關和部隊大部進軍東北,新四軍軍部率一部分主力由華中北移山東。留在華中地區堅持鬥爭的新四軍部隊於1945年10~11月成立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華中軍區由張鼎丞任司令員,鄧子恢任政治委員,粟裕、張愛萍任副司令員,譚震林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2] 
1946年1月,北移山東的新四軍與山東軍區合併,組成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和山東野戰軍。山東軍區由新四軍軍長陳毅、政治委員饒漱石分別兼任司令員、政治委員,副軍長張雲逸兼任副司令員(後羅炳輝任軍長兼第二副司令員),黎玉任山東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新四軍副政治委員,陳士榘任參謀長,舒同任政治部主任,統一領導山東、華中地區的軍事鬥爭。 [2] 
1947年2月初,華東地區的人民解放軍統一整編,撤銷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山東野戰軍和華中軍區、華中野戰軍番號,成立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華東軍區由陳毅任司令員,饒漱石任政治委員,張雲逸任副司令員,黎玉任副政治委員,陳士榘任參謀長,舒同任政治部主任,袁仲賢周駿鳴任副參謀長,唐亮、張凱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轄渤海軍區(袁也烈任司令員,景曉村任政治委員)、膠東軍區許世友任司令員,林浩任政治委員)、魯中軍區王建安任司令員,嚮明任政治委員)、魯南軍區張光中任司令員,傅秋濤任政治委員)、蘇中軍區(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兼,管文蔚任司令員,姬鵬飛任政治委員)、蘇北軍區(第12縱隊兼,陳慶先任司令員,曹獲秋任政治委員)和東江縱隊(後擴編為兩廣縱隊,歸華東野戰軍建制)、華東軍政大學等,共約36萬人。2—5月,華東軍區部隊配合華東野戰軍進行了萊蕪、泰蒙、孟良崮等戰役。 [2]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高清組圖3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高清組圖3(70張)
1948年初,華東軍區部隊進行以“訴苦”(訴舊社會和反動派給予勞動人民之苦)、“三查”(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3月,蘇北、蘇中軍區合併組成新的蘇北軍區,管文蔚任司令員,陳丕顯任政治委員。5月29日,淮南、淮北軍區合併組成江淮軍區,陳慶先任司令員,曹獲秋任政治委員。7月下旬,魯中、魯南軍區合併組成魯中南軍區,傅秋濤任司令員,康生任政治委員。9月至年底,軍區部隊配合野戰軍進行濟南戰役淮海戰役 [2] 
1949年2月,華東軍區機關離開山東隨第三野戰軍(由華東野戰軍改稱)南下,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新的山東軍區,歸華東軍區領導,張雲逸兼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康生任政治委員。4月,華東軍區部隊參加渡江戰役,同時成立蘇南軍區,並將江淮軍區及中原軍區所屬之皖西軍區等合併為皖北軍區,曾希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5月成立皖南軍區,劉飛任司令員,牛樹才任政治委員。6月,華東軍區機關與第三野戰軍機關合並(保留各自番號),統一指揮野戰軍和地方部隊,同時指揮在皖南、浙南、閩贛邊等地堅持鬥爭的遊擊武裝。 [2] 
至1950年初,華東軍區轄第三野戰軍所屬各部隊和山東、浙江、福建、蘇北、蘇南、皖北、皖南等軍區和淞滬、南京警備區及院校、海軍等,共120餘萬人。各部隊在新解放區開展大規模剿匪鬥爭,至1951年9月,共殲滅國民黨軍殘餘及土匪武裝23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和抗美援朝。 [2] 
1950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撤銷野戰軍、兵團兩級機構(第三野戰軍番號實際上沿用至1955年)。 [2] 
至1951年底,相繼組成華東軍區海軍、空軍、公安部隊、防空部隊和炮兵、工程兵、裝甲兵等領導機關。 [2] 
1952年1月,皖南、皖北軍區合併為安徽軍區,曾希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1月,蘇南、蘇北軍區合併為江蘇軍區,劉先勝任司令員,柯慶施蕭望東黃火星先後任政治委員。華東軍區與第三野戰軍合併後,粟裕、許世友先後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譚震林、唐亮先後任副政治委員,張震、張愛萍先後任參謀長,唐亮、蕭望東先後任政治部主任和代主任,張翼翔、覃健、王德先後任副參謀長,鍾期光、鮑先志先後任政治部副主任。 [2] 
至1954年9月,華東軍區指揮所屬部隊先後解放了除台灣、澎湖、金門等島以外的華東沿海各島嶼,並擊退國民黨軍對福建省南日島、東山島的竄犯。在美國政府和台灣國民黨當局預謀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前後,華東軍區福建前線部隊對盤踞大、小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進行了懲罰性炮擊。全區部隊在保衞海邊防和鞏固人民政權的同時,還積極支援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參加長江下游、淮河沿岸的抗洪搶險救災鬥爭;大力開展軍事訓練和政治、文化學習,促進了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2] 
1955年4月,根據國務院2月11日關於全國軍區重新劃分的決定,華東軍區改編為南京軍區。原屬華東軍區的山東軍區改編為濟南軍區 [2] 

新四軍軍部舊址暨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紀念館野戰軍改編史

194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的統一命令,華東野戰軍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陳毅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為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為第一副政治委員, 張震為參謀長,唐亮為政治部主任。轄4個兵團和1個特種兵縱隊。 [2] 
第7兵團,王建安任司令員,譚啓龍任政治委員,姬鵬飛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迎希任參謀長,轄第21軍(含第61、第62、第63師),滕海清任軍長,康志強任政治委員;第22軍(含第64、第65、第66師),孫繼先任軍長,丁秋生任政治委員;第23軍(含第67、第68、第69師),陶勇任軍長,盧勝任政治委員;第35軍(含第103、第104、第105師),吳化文任軍長,何克希任政治委員。 [2] 
第8兵團,陳士榘任司令員,袁仲賢任政治委員,江渭清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何以祥任參謀長,轄第24軍(含第70、第71、第72師),王必成任軍長,廖海光任政治委員;第25軍(含第73、第74、75師),成鈞任軍長,黃火星任政治委員;第26軍(含第76、第77、第78師),張仁初任軍長,王一平任政治委員;第34軍(含第100、第101、第102師),何基灃任軍長,趙啓民任政治委員。 [2] 
第9兵團,宋時輪任司令員,郭化若任政治委員,覃健任參謀長,謝有法任政治部主任,轄第20軍(含第58、第59、第60師),劉飛任軍長,陳時夫任政治委員;第27軍(含第79、第80、第81師),聶鳳智任軍長、劉浩天任政治委員;第30軍(含第88、第89、第90師),謝振華任軍長,李幹輝任政治委員;第33軍(含第97、第98、第99師),張克俠任軍長,韓念龍任政治委員。 [2] 
第10兵團,葉飛任司令員,韋國清任政治委員,陳慶先任參謀長,劉培善任政治部主任,轄第28軍(含第82、第83、第84師),朱紹清任軍長,陳美藻任政治委員;第29軍(含第85、第86、第87師),胡炳雲任軍長,張藩任政治委員;第31軍(含第91、第92、第93師),周志堅任軍長,陳華堂任政治委員。特種兵縱隊番號不變,陳鋭霆任司令員,張凱任政治委員。 [2] 
以膠東軍區武裝編為第32軍(轄第94、第95師),譚希林任軍長,彭林任政治委員,暫歸山東軍區指揮。 [2]   兩廣縱隊撥歸第四野戰軍建制,曾生任司令員,雷經天任政治委員。 [2] 
這時,華東軍區約42萬人,第三野戰軍約58萬餘人。第三野戰軍組成後, 主力於3月中旬進至廬江、無為、除縣、六合、揚州和如皋一線, 進行渡江作戰的各項準備工作。4月中旬,第三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了國民黨22年統治的中心南京。隨後解放了杭州和中國最大城市上海。至6月1日, 京滬杭戰役勝利結束,殲敵約40萬餘人。 第7兵團在第二野戰軍與華東軍區一部的配合下,解放了浙江省及沿海大部分島嶼。第10兵團於7月上旬由蘇州地區車運南下,向福建進軍,8月17日解放了福建省會福州市。接着又舉行了漳(州)廈(門)金(門)戰役,至10月中旬,解放了福建省及沿海大部分島嶼,殲敵約10萬餘人。 [2] 
為了完成中央軍委所賦予的各項任務及建設現代化的革命軍隊,統一和加強華東地區的軍政領導,華東軍區與第三野戰軍的領導機關於1949年7月合併(其名義仍保留)。同時,對野戰部隊的機構先後進行了較大調整:第7兵團兼浙江省軍區,該兵團第23軍撥歸結9兵團建制,第35軍全部地方化;第8兵團部撤銷,大部與華東軍政大學合併,組成新的華東軍政大學(陳毅兼校長和政治委員),小部與第34軍軍部合併組成南京警備司令部(含第24和第25軍),第26軍撥歸第9兵團建市;第9兵團第20、第23、第26、第27軍,準備執行解放台灣的任務(後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第30、第33軍調歸淞滬警備司令部建制;第10兵團在福州市解放後,即兼福建省軍區。 至1949年12月,第三野戰軍發展到82.5萬餘人。 [2] 
1950年1月3日,中央軍委決定撤銷第三野戰軍第30和第35軍番號,其成員撥歸華東海軍建制。8月,撤銷第二野戰軍前委,組成新的華東軍區黨委,以陳毅為第一書記,粟裕為第二書記,唐亮為第三書記。野戰軍部隊全部歸華東軍區領導。11月, 以第29和第32軍軍部組建為鐵道公安司令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