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郝鵬舉

(民國時期國民黨將領)

鎖定
郝鵬舉(1903年1月29日一1947年4月),幼名勉,字騰霄,畢業於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民國時期國民黨將領。
先後投靠馮玉祥、蔣介石,曾任第三十軍參謀長兼第三十師副師長、代理師長。抗日戰爭期間,公開投靠汪偽政權,抗戰勝利後又轉而投靠蔣介石;1946年初率部進攻山東解放區,在陳毅等人的工作下率部近2萬人於1月9日在台兒莊起義,部隊自定名為“中國民主聯軍”,郝鵬舉為總司令,並發表“中國民主聯軍退出內戰、擁護民主的宣言”。1947年初又叛變革命投蔣,旋被解放軍生俘。是年夏初,在押送途中逃遁,被警衞人員擊斃。延安《解放日報》曾發表社論,稱他是中國軍閥中著名的反覆無常的人 [1-2] 
中文名
郝鵬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3年1月29日
畢業院校
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
職    業
軍人
出生地
河南閿鄉
死亡時間
1947年4月

郝鵬舉人物生平

郝鵬舉投靠馮玉祥

郝鵬舉,幼名勉,字騰霄,河南閿鄉縣城郝家巷(今屬靈寶縣)人。1903年1月29日(清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初一)出生於縣公署衙門一個衙役家庭。其父郝福嗜吸鴉片,家境窮蹙。郝鵬舉八歲喪母后流浪、乞討,做過學塾雜役,繼投華山學道。後得同鄉幫助,進閿鄉高等小學卒業,又到洛陽考入省立第四師範學校讀書至畢業。
1922年5月馮玉祥任河南督軍,大批擴軍,郝鵬舉投入馮部,在學兵團第二營炮兵連當學兵。是年秋,馮調任陸軍檢閲使,由河南移駐北京南苑練兵。馮見郝鵬舉身材短小幹練,聰明機警,刻苦操練,甚為賞識,乃選拔其充傳令員,隨侍左右。1925年1月,馮任西北邊防督辦,為培養初級軍官,創辦西北軍幹部學校於張家口,郝被選入該校受訓,任學員第一大隊長。同年夏,蘇聯政府派遣軍事顧問援助馮部西北軍,選派基層軍官二十四名赴蘇學習軍事,郝列名其中。11月,郝被分配在基輔紅軍各兵種混成幹部學校第一期炮科。郝學習成績優異,但心存升官發財慾望,思想上抵制學校的革命教育,嫉視同學接受馬列主義。1927年夏畢業歸國後,仍回西北軍,被任命為第二集團軍獨立炮兵團團長,駐開封,暫歸第二十五師(師長張自忠)指揮。1928年春,國民黨繼續北伐,郝部轉戰河南,北上進抵北京。5月,升任第二集團軍第二軍參謀長。郝居功自傲,為西北軍同僚所側目。

郝鵬舉投靠蔣介石

1929年春,蔣介石討伐馮玉祥,西北軍主力西撤,韓復榘叛馮投蔣,郝鵬舉見形勢動盪,難斷鹿死誰手,遂脱離部隊,賦閒鄭州。他經營澡堂,兼營旅館業,甚至不惜道德淪喪,去豫西災區騙買良家少女賣淫。此時郝吃喝嫖賭無惡不作。1930年春,馮玉祥、閻錫山聯合發動反蔣,中原大戰爆發,郝見反蔣聯軍聲勢浩大,曾欲再投舊部,但自感無顏見馮,暫守未動。及至10月,馮、閻聯軍失敗,梁冠英部投降蔣介石,被編為第二十五路軍,駐守蘇北淮陰“剿共”,郝鵬舉憑藉昔日部屬關係,乘時鑽進梁部,任獨立第一旅旅長,旋調任第二十五路軍總指揮部參謀處長。他與黃埔同學會頭目、留蘇同學賀衷寒勾搭,加入復興社,為蔣介石蒐集、提供軍內情報。他常擅違軍紀,不聽梁的勸阻,竟至無理毆打一個老中醫,因拒不認錯,被梁革職。後由賀衷寒引薦,去湖北任豫、鄂、皖三省“剿匪”總部參議。1933年8月15日,蔣介石任郝鵬舉為第三十軍參謀長。1934年3月兼任該軍第三十師副師長、代理師長。1936年春,郝受何應欽、賀衷寒派遣,攜款秘密赴合肥第二十五路軍總部,暗中誘惑梁冠英部旅、團長迫梁下台或要求脱離梁部。梁察覺後,5月赴南京向蔣告發郝鵬舉,並呈請“辭職”。蔣佯示要嚴辦郝,又批示梁“辭職照準”,將第二十五路軍縮編為第三十二師。郝曾極力活動任該師師長。郝曾極力活動任該師師長,未成,仍回原任。郝目中無人,為所欲為,第三十軍軍長孫連仲感到難以約束,遂送郝進陸軍大學第十四期受訓。
抗戰開始後,胡宗南在西安設立中央戰時工作幹部訓練第四團,訓練政工人員。1938年4月,郝鵬舉由賀衷寒引薦,任戰幹第四團總隊長。1939年6月,調任第二十七軍參謀長,隸屬胡宗南第三十四集團軍序列。後因郝散佈不滿胡的言論,且在私生活上行為不端,被胡扣押。郝買通監押人員潛逃,跑到綏遠西部投奔傅作義部,任暫編第五軍副軍長兼民眾動員總指揮,封鎖陝甘寧邊區,不斷進行反共摩擦。其間,郝於1940年3月赴南京與周佛海密商,準備伺機投敵。

郝鵬舉投靠汪精衞

1941年,郝鵬舉公開到南京投靠汪偽政權。他通過留蘇同學林柏生,得到陳璧君垂青,7月29日被汪偽行政院任命為第一集團軍(李長江為總司令)參謀長,駐蘇北泰州。9月15日,汪偽軍事委員會在泰縣設蘇北行營,以郝為行營參謀長兼第一集團軍參謀長。1942年6月,他積極參與、策劃在南通、海門地區的“清鄉”運動,摧殘這個地區的抗日遊擊部隊。8月11日,郝調任南京汪偽中央陸軍將校訓練團教育長,致力訓練漢奸軍事骨幹,叫嚷“堅定一個信仰,結成一條生命,緊跟着團長(指汪精衞)來完成復興中國保衞東亞的偉大使命”。10月,汪偽政權調整戰時機構,郝鵬舉調任偽軍事委員會參贊武官公署武官長。稍後復任偽新國民運動促進委員會委員。1943年9月2日,偽中央政治委員會調派郝鵬舉取代郝鵬任蘇淮特別區行政長官兼保安司令。當地人民諷之曰:“去郝鵬,來郝鵬(舉),何必多此一‘舉’。”表達對汪偽黑暗統治的厭惡和不滿。11月25日,汪偽軍事委員會設徐州綏靖公署,以郝為主任。
郝鵬舉就蘇淮行政長官後,於同年冬連續召開行政、治安、教育等會議,全力確立所謂戰時體制,強化行政機構和軍警實力,推行“新國民運動”奴化教育,貫徹汪偽賣國協約,實踐所謂“大東亞共存共榮”方針不遺餘力。
1944年1月,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通過劃分省區案,首設淮海省,任郝鵬舉為省長兼駐徐綏靖公署主任。他一上台就“整飭吏治”,繼續強化統治機構;又創辦《大陸新報》、《淮海月刊》,成立淮海學院、中央青年幹部分校等,灌輸親日奴化教育。為建立反共經濟基礎,他又主持成立淮海省銀行,組織開發協會,吸引投資,妄圖以此“示範各省,全面對共”。郝尤着力擴大軍事實力,編練偽軍,當時擁有第十五、第二十八兩師和第七十一和第十二兩旅正規部隊,同時收容雜牌部隊,編為省、縣保安隊。是年春、夏,郝部不斷進擾泗陽、淮陰、睢寧等地新四軍,與第三師(黃克誠部)、第四師(彭雪楓部)作戰。進擾受挫後,郝誣稱抗日根據地“民匪不分”,承認“專賴討伐”“殊不足取”,提出要用“撫緝流亡”的懷柔策略。郝為鞏固其權位,積極投靠汪偽實力派林柏生,夥同偽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長黃自強,在南京秘密組織、宣傳情報機構“政治工作局”,蒐集、提供蘇北地區共產黨活動情報,編印反共宣傳品,鼓動其部屬的反共鬥志。

郝鵬舉再投蔣介石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汪偽統治覆滅,郝鵬舉轉而投靠國民黨蔣介石。郝先經黃百韜拉攏,投第三戰區顧祝同部。10月,率所部汪偽第七方面軍接受第十戰區改編為第六路軍,仍駐防蘇北徐海地區。旋奉蔣介石指令為反共前鋒,率部進攻魯南解放區。12月,郝會同馮治安、陳大慶等部佔領賈莊、韓莊,分三路北犯魯南。1946年1月,郝部劃歸第三綏靖區司令官馮治安指揮,奉令從左翼進出運河,掩護馮部北進。郝深恐被殲,為保存實力而消極避戰。時任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的中共地下黨員張克俠借視察郝部之機,勸其認清形勢,棄暗投明。郝為形勢所迫,1月5日夜訪新四軍軍長陳毅於嶧縣。9日,郝發表“退出內戰、擁護民主”通電,並率所部四個師、一個特務團共兩萬餘人在台兒莊、棗莊地區舉行戰地起義,更名為“中國民主聯盟軍”。郝此舉受到中共中央、延安邊區政府的歡迎,新四軍暨山東軍區給予其禮遇和優厚糧餉,旋調郝部移防後方莒縣整訓。新四軍暨山東軍區派朱克靖為郝部政治委員,陳毅親赴莒縣慰問、檢閲郝部官兵,並向郝提出根據民主自願原則逐步改造成為人民軍隊的方針。

郝鵬舉最後的結局

郝鵬舉起義後,繼續視軍隊為私產和政治投機工具,拒不接受逐步改造的方針。是年6月,蔣介石發動的內戰全面爆發後,徐州綏靖公署加緊了對郝的誘降活動,於8月先後派李克昌、李笠雨到郝部策反。郝取兩面派態度,他對中共表面應付,連續發表通電、詩文,佯示不為蔣介石利誘陰謀所動;暗中卻勾結蔣方,待機叛變。先是,陳毅已洞察其奸,於6月親赴莒縣晤郝,曉以大義,陳以利害,規勸其堅定民主和進步立場;繼而又調遣郝部移防東海贛榆縣境,不變其優厚待遇,任其抉擇出路。12月,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和陳毅多次函電並派員向郝重申“來則歡迎,去則歡送”的民主自願原則;同時鄭重希望其脱離內戰戰場,勿向解放區進攻以加重人民痛苦。
1947年1月9日,郝鵬舉借起義一週年紀念活動,一面致電延安毛澤東、朱德,偽善地表示“萬分地感激與興奮”,一面加緊其叛變投蔣步伐。他集中軍隊,準備軍需輜重,接走莒縣中樓村的眷屬等等。他還“邀請”陳毅出席紀念會,企圖加以誘捕,陳未赴會,陰謀未逞。1月23日,郝暗中接受國民黨魯南綏靖區司令官兼第四十二集團軍總司令職。26日晚,郝一舉誘捕朱克靖及中共聯絡人員康寧等四人,當夜率部撤往海州城下蔣管區,27日晨發表反共通電,宣稱“還軍於國”,公開叛變投蔣。29日,郝飛徐州面見陳誠、薛嶽,接受“進剿”解放區反共使命,並竭力誣衊、誹謗解放區黨政軍民。2月6日,郝鵬舉率部向隴海路東段白塔埠、大新集、蒜莊湖地區解放區進攻。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第二縱隊四、九兩旅發起自衞反擊,經6日夜和7日全天激戰,攻佔白塔埠郝的司令部據點,全殲郝部主力,郝鵬舉被生俘。13日,郝被押解至臨沂河灣村,要求面見陳毅。陳見他後,嚴詞斥責其背信棄義的罪行,説不料“人之無良心到了這種地步”。
1947年4月,蔣介石在發動全面進攻受到挫敗後,轉而對山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魯東南解放區黨政機關陸續向渤海區後方轉移,郝鵬舉被押解隨行。夏初某日,撤至小清河某地正欲渡河,遇蔣軍飛機轟炸,郝乘機逃遁,被押送警衞人員擊斃。 [1-3] 
參考資料
  • 1.    王成斌主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7:解放軍出版社,1999:168-178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臨沂市委員會編.臨沂文史集粹第1輯政治軍事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606-609
  • 3.    李新;孫思白;朱信泉;趙利棟;嚴如平;宗志文;熊尚厚;婁獻閣主編.中華民國史 人物傳 第二卷:中華書局,2011:1034-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