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京陸軍軍官學校

鎖定
1939年春,日本為了充實並發展“國防”力量,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為樣板在長春建立了高度正規化的軍官學校,即滿洲國新京陸軍軍官學校。
中文名
新京陸軍軍官學校
簡    稱
新京陸軍軍官學校
創辦時間
1939年春
所屬地區
長春

新京陸軍軍官學校學校概況

學校本部,設校長一名,首任校長是南雲親一郎少將,後由山田鐵二郎繼任。校部下設文、武兩個系統。文官系統有教頭(即教授之首)和下面各科所配設的教授;武官系統為學生隊,學生隊下面還設有各兵種的教官。學生編為連,各連設有連長、區隊長,均無副職。
該校學期四年,前兩年是預科,後兩年入本科。預科畢業後不發畢業文憑,按所分兵種,分派到偽滿各部隊去學習實際操作,名為“隊附勤勞”。半年後從部隊結業,方能回校入本科。到部隊之初,授予上等兵軍銜,學習汽車駕駛、修理等課程。以後每兩個月晉級一次,6個月期滿佩戴中士軍銜回校入本科,稱為軍官候補生,這個軍銜一直佩戴到畢業。畢業那天,改戴上士軍銜,再到部隊半年後,方能成為正式軍官。
該校招生單獨招生,不參與統考。學科考試與一般大學相同,共考七科,數、理、化、滿語(漢語),日語、歷史和地理。身體檢查非常嚴格,由各省區軍管區負責。體檢包括內外科神經科五官科泌尿科
校部還有學生的檔案、照片、指紋等。偽滿軍校的學生來源,除第三期、第六期從日本招來200名學生外,其餘都是從偽滿高中、“國高”畢業生中經過考試錄取而招收的。共招收七期,畢業生只有第三期和第六期有日本留學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第七期學生,因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偽滿洲國壽終正寢,偽滿軍校也隨之解體,因而未能畢業。
當時,學生的生活用品、飲食全部實行供給制,每人每月還可領到幾元津貼(預科6元,本科9元)。被服齊全,其中衣服包括單夾棉衣、體操服、雨衣以及外出服裝共十來套。
學校伙食與一般大專院校比起來,屬於上中等。伙食以高粱米為主,有高粱米和大米合起來的“協和飯”以及白麪、苞米麪合起來蒸的饅頭。蔬菜以青菜豆類為主,魚、肉比較少。少數日本學生則全部吃細糧,副食以魚類及用豆油炸的“甜不辣”為主。

新京陸軍軍官學校教材教法

滿洲國軍校一切教材、教法、校內生活管理,全部搬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一整套教材和教育方法。學校教學內容共分兩個部分,文科和術科。文科除了數理化日語、歷史地理之外,還要學製圖學測量學,士兵心理學、化理學、兵器學、戰略戰術學等。術科就是專業課,預科統學步兵操典、馬術、劍道、刺槍術、軍事體操,本科按兵種設術科,工兵科設有築城教範、渡河教範、爆破教範、植坑教範。文科教官大多是日本人,用日語講,中國教官也得用日語講課。術科教官主要是由區隊長擔任,個別科也有外請的教官。

新京陸軍軍官學校教育結果

據李亞韓老人回憶説,每逢假日,在長春街頭一眼便可認出滿洲國軍校的學生。這些被學校培養的好勇善斗的學生們,常常在街頭與滿洲國警察打鬥,他們常常有意尋釁;
據譚玉林老先生介紹,當時學校有個叫呂天的學生(後來在吉林市公安系統工作)。居然在校內成立了幾十人的讀書會,表面上就是大家聚一起讀些課本交流一些心得,實際上是專門宣傳反滿抗日的精神。
軍校一期和二期的學生預科畢業後,選送日本士官學校讀本科,畢業後回國任官。可是那兩期有的在回來途中竟跑到國民黨那裏去了;
三期學生過去曾和日本學生在同一食堂吃飯,由於日本學生天天吃細糧而中國學生天天吃粗糧高粱米,一次中國學生竟動手打了日本學生,鬧起了大糾紛,有一次三連的學生藉口日本學生沒給敬禮,打了日本學生,藉以發泄日常的積怨;

新京陸軍軍官學校軍校解體

1945年日寇投降前,滿洲國軍校的學生在部分中國教官的指揮下,攜帶輕重武器,開上石碑嶺,修築陣地,與日寇對峙。
日本宣佈投降後,滿洲國軍校解體,一部分學生到東北大學臨時補習班學習,一部分人擁戴原學生隊長王家善,在長春被編為國民黨第四縱隊,後改為一個師駐防營口,後於1948年起義。起義過程中,這些學生從中還做了大量工作。
從1939年春,到1945年8月,這所滿洲國軍校的壽命僅僅六年半。
在滿洲國陸軍軍官學校六年半的歷史上,共有3297名學生就讀此校,其中日本學生200人,朝鮮學生48人,韓國原總統朴正熙就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