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攝阿毗達磨義論

鎖定
本書內容簡述巴利佛教之教理,共分九品,即〈攝心分別〉、〈攝心所分別〉、〈攝雜分別〉、〈攝路分別〉、〈攝離路分別〉、〈攝色分別〉、〈攝集分別〉、〈攝緣分別〉、〈攝業處分別〉。其中,前五品論述心、心所法,第六品論述色法、涅槃法,第七品論述三科、四諦、六因等法相,第八品論述緣起法,第九品論述戒、定、慧三學之修習。各品之首別置頌文説明該品內容概要,本文則分十餘段,每段皆有攝頌。
中文名
攝阿毗達磨義論
作    者
阿耨樓陀
英文的參考書
詳見正文
內    容
簡述巴利佛教之教理

攝阿毗達磨義論簡要概述

本書之內容,除吸收佛授(Buddhadatta)《入阿毗達磨論》之見解外,也採納覺音(Buddhaghosa)《清淨道論》的學説,並加上若干新的見解而成。
作者阿耨樓陀為十一、二世紀左右之人,曾駐錫南印度之香至城(Kan~cipura ,建志補羅城)及錫蘭的摩拉輸麻寺(Mu^lasoma-Viha^ra)。除本書之外,另著有《第一義決定論》(Paramattha-vinicchaya)及《名色差別論》(Na^maru^pa-pariccheda)。
關於本書之註釋、原文刊本及其他文字之譯本等問題,請參閲附錄葉均〈阿耨樓陀及其‘攝阿毗達磨義論’〉一文。

攝阿毗達磨義論詳細內容

阿耨樓陀論師的《攝阿毗達磨義論》,是南傳巴利佛教中一部最精拔的作品,字數不多,譯為漢文大約有三萬四千字光景,文簡義豐,生動地敍述了各種重要的法相,有系統地介紹了全部論藏的哲學理論,是研究整個論藏最好的一個指導手冊。在緬甸、錫蘭、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國,現在研究阿毗達磨的人,本論都被列為必讀之書;有許多人還要把它全部背誦下來。在南傳各佛教國家的佛學院裏,也都有這門課。
就本論與覺音最著名的《清淨道論》比較︰一部是洋洋數十萬言的大著,一部僅是數萬言的綱要書,其廣略雖然有所不同,其實質可以互相媲美,在不少題材的安排上是相同的。就組織方面説,本論以最精巧的方法,把散在論藏中像機器零件一樣的許多題材聯繫起來,有條有理,非常明確,比之《清淨道論》更精密而簡要。顯然,這兩部論著的目的和要求、次序和重點是有些不同。本論是以純理論的分析而簡明地敍述所要敍述的問題;而《清淨道論》是為了更好地教導宗教實踐方法和證得聖果的道路,重點是放在修習戒定慧方面的。它們也有互相補充的地方,例如對心法、心所法及色法等同樣的論題,有的在《清淨道論》是很簡略的,在本論卻是充分地加以發揮;也有在《清淨道論》沒有説到的問題,本論卻提出詳加討論。在有些問題上,也可看到本論和覺音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分析。由於本論只能作為是綱領性的著作,所以對於很多的法相術語,都沒有解釋,如果沒有研究過南傳佛教的人,讀起來是很難理解的;而這些法相名詞的絕大部份,在《清淨道論》中都有很詳細的解釋,可以互相對照閲讀及互相參考研究;直至今天,這兩部論在南傳各佛教國家的研究佛學者仍奉為主要的論典。
在緬甸的佛典書目提要中列有九部像這樣的綱要書,除《攝阿毗達磨義論》外,其他八部書名如下︰
(1)《入阿毗達磨論》(Abhidhamma^vata^ra)。
(2)《色非色分別論》(Ru^pa^ru^pa-vibha^n%ga)。
這兩部都是第五世紀和覺音同時代的印度·佛授(Buddhadatta)所著。
(3)《諦要略論》(Sacca-sankhepa),是佛授以後的小護法(Culla Dhammapa^la)所着。
(4)《斷痴論》(Mohavicchedani^),是錫蘭的迦葉波(Kassapa)所著,年代不明。
(5)《名色抄論》(Na^maru^pa-samasa),亦名《開曼論》(Khema-pakaran!a),是開曼(Khema)所著,年代不明。
(6)《名色差別論》(Na^maru^pa-pariccheda)。
(7)《第一義決定論》(Paramattha-vinic-chaya)。
這兩部同是《攝阿毗達磨義論》的作者阿耨樓陀所著。
(8)《名行燈論》(Na^ma^ca^ra-di^paka),是十二世紀末緬甸的薩達磨憍帝波羅(Sad-dhammajotipa^la)所著。
在這九部論著中,以《攝阿毗達磨義論》最為傑出,弘傳也最廣。因為它是整個論藏的概要,真是論中之論。通過這部論,便不難掌握阿毗達磨的普通知識,是成為研究論藏的一把鑰匙。也正是這個原因,從而產生了許多與它直接的或間接的有關的作品。有古典註疏,也有現代學者專題研究的論著。這些對於研究本論是有幫助的。順便在這裏把個人認為重要古典參考書與現代著作略加介紹︰
(1)巴利文的著名註疏有下面幾種︰
{1}《古注》(Pora^n!a-ti^ka^),一説是錫蘭的新離垢覺(Nava-Vimalabuddhi)着,一説是十二世紀後半期的舍利弗(Sa^riputta)着,也有説這兩者是同一人。據1960年錫蘭大學出版的《錫蘭史》則説為舍利弗的老師摩訶迦葉波(Udumbaragiri Maha^kassapa)的作品。
{2}《阿毗達磨義廣釋》(Abhidhammat-tha-vibha^vani^),是前書作者舍利弗的弟子錫蘭·蘇門迦羅(Sumangala)着,他也是十二世紀後半期的人。這是《攝阿毗達磨義論》的古代註疏中一部權威的作品,廣泛地被學者們用為研究本論的主要參考書。緬甸的阿利耶文率(Ariyavansa),在奈羅巴帝(Narapati)王時代(1442~1468)曾給《阿毗達磨義廣釋》寫了一部解疏,題名為《精義寶匣》(Manisa^raman~ju^sa^)。
{3}《攝阿毗達磨義略疏》(Abhidham-ma-tthasamgahasam!khepa-ti^ka^=Sankhe-pa-van!n!ana^),是緬甸的薩達磨憍帝波羅(Saddhammajotipa^la)或名卻巴達(Chapada=Chappata)所著。據説他從1170至1180年曾在錫蘭受學,依本書的序文所説,這是應錫蘭的國王毗闍耶跋訶二世(Vijayaba^hu Ⅱ;1186~1187)的請求而寫的。
{4}《第一義燈注》(Paramatthadi^pani^-Ti^ka^),是近代的緬甸學者雷地沙陀(LediSadaw)着。據説本書中含有一些他的獨特見解,許多巴利學者都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5}《新醍醐疏》(Navani^ta Ti^ka^),是近代印度學者谷生毗教授(Prof. D. Kosambi)着,用天城字母(Devana^gari^)寫,由印度鹿野苑(Sarnath)摩訶菩提會(Maha^-bodhi Society)出版。前面舉出四種註疏,都是用舊方法解釋;本書則以新方法解釋,對於自修《攝阿毗達磨義論》者很有幫助。
(2)英文的參考書︰
{1}《哲學綱要》(Compendium of Phi-losophy),是緬甸的蘇仁翁(Shwe ZanAung)譯,即《攝阿毗達磨義論》第一次英譯本。1910年由倫敦的巴利聖典協會(Pa^liText Society)出版,1956年再版。這是逐字逐句翻譯的,並附有許多可以參考的註釋。由於本書的出版,才引起歐、美學者對《攝阿毗達磨義論》內容的注意。
{2}《阿毗達磨哲學》(The Abhidham-ma Philosophy)上冊,是印度那爛陀巴利學院(Nalanda Pa^li Institute)的院長迦葉波(J. Kashyap)着,1942年出版,1954年再版。本書有上下二冊,下冊是介紹南傳七部論及《清淨道論》的內容,上冊則完全是敍述《攝阿毗達磨義論》的。作者自己在序文中介紹説︰‘我的書,儘可能使讀者瞭解巴利的術語,並不難深入哲學的精神。重複地對照英文和巴利文的術語,並非逐字逐句的翻譯,但着重於全段的實質和精神。大部是翻譯,有時只是要略,有時再加解釋,儘可能使讀者理解。’本書確是具有這些優點,而且是用新的方法翻譯,在每段還附有全部的巴利原文,對於研究本論很方便也很有幫助。
{3}《阿毗達磨手冊》(A Manual of Ab-hi-dhamma),是錫蘭的那拉達(Na^rada)着。有逐字逐句的翻譯,也有詳細的解釋,並附有巴利原文。我所知道的是1956年出版,只有前五品,無後四品。
{4}《佛教哲學論》(A Treatise on Bud-dhist Philosophy),是錫蘭的地·西爾瓦博士(Dr. C. L. A. De Silva)着,我所知道的只是1937年出版了的第一卷,闡述本論的前三品。
(3)日文的參考書︰《攝阿毗達磨義論》,水野弘元譯。本書除了逐字逐句的翻譯外,還加了很多注,可資參考。見日文版《南傳大藏經》第六十五卷。
除了上面所列的重要參考書外,還有許多各種文字所寫的註解和譯本,如僧伽羅文、泰文、緬文的都有。尤其是緬甸文寫的特別多,目前所流行的至少有下面四種︰
(1)《攝阿毗達磨義蜜注》(Abhidhamma-tthasan%gaha-madhu),磨公沙陀(Mo-gaung Sadaw)着。
(2)《攝阿毗達磨義香注》(Abhidhamma-tthasan%gaha-gandhi),巴耶基沙陀(PayagiSadaw)着。
(3)《阿毗達磨義有色燈注》(Abhidhammat-tha-saru^pa-di^paka),彌欲皮因易(Myo-byingyi)着。
(4)《第一義有色解》(Paramattha-saru^pa-bhedani^),唯蘇談羅麻沙陀(Visuddha^ra^-ma Sadaw)着。
我們如果要研究本論,不但各種古典註疏和現代著作可供參考,即覺音的《清淨道論》、南傳論藏中的《法聚(集)論》、《分別論》、《法趣論》、《人施設論》及各種註疏等其他許多作品,也都是很重要的參考書。
關於研究南傳阿毗達磨的成就,一致公認緬甸的水平是比較高的,即從上面在緬甸保存下來的各種有關阿毗達磨綱要書和本論的重要參考書中也可以看出這種情況。這也有它的歷史根源。因為從十二、三世紀以至於今天,南傳上座部佛教在緬甸一直是繁榮的,對論藏的研究特別發達。錫蘭雖是南傳佛教發祥地,但從十三世紀以後,佛教趨於衰微。近百年來佛教復興,隨着佛教教育事業的發展,興起了佛教學術研究之風,對論藏的研究也有迎頭趕上之勢,對本論的研究也有所成就。
本論的學説思想,是以整個論藏和註疏,以及覺音的《清淨道論》、佛授的《入阿毗達磨論》、《色非色分別論》等為主要來源。既有前人的遺產,也有它在當時新的成分和發展。例如︰本書第一品中八十九心的順序,是和以前所有的論著不甚相同的;第二品中心所法的分類,是繼承佛授的《色非色分別論》中的心所法分類而加以整理改善的;第六品中的‘色聚’之説,則比《清淨道論》等所説的有所發展和增廣;第八品中的‘施設’説,是依據《人施設論》及《入阿毗達磨論》等的施設説而發展出來的。關於這些進一步發展的學説,不但在本論看到,也包含在阿耨樓陀的另外兩部作品中,即《第一義決定論》及《名色差別論》。這兩部論可能是在南印曼德拉斯(Madras)海岸的香至城(Ka^n~cipura或Conjevaram)寫的。有些題材本論和《名色差別論》是一樣的,不過本論更簡略些。例如在《名色差別論》中對五十二心所法的定義説明,在本論則被全部略去了;本論第五品中説到業的問題,僅舉各種業的名稱而未加説明,在《名色差別論》則有詳細的敍述等等。
關於本論作者阿耨樓陀,除了有幾部巴利文書籍提到他的名字之外,便沒有詳細年代和史實的記載了;現在只能根據另外一些線索來推定。從他的作品的跋文等來推測,他曾經在南印旦跋國(Tamba-rattha)的香至城住過,也曾在錫蘭住過。根據緬甸的傳説,他是一位錫蘭的長老,住在波羅奈羅瓦(Polonar-uwa)的磨拉輸麻寺(Mu^lasoma-viha^ra)而寫《攝阿毗達磨義論》的;所以有些學者們估計他是印度人,曾在南印香至城寫過兩部書,而本論則是在錫蘭寫的。依據南印多林(Tal-ing)的地方誌,在有學有德者的編年名單中,阿耨樓陀的名字和作品是被列在第七世紀的巴利文法家之後,還介着另外兩個人的後面,由此確定他是第八世紀以後的人。
我們從他的著作中的思想和教理的發展看,也是遠在覺音、佛授等論師以後的人。如果依前面所列本論的各種註疏看,有好幾部巴利文註疏和另一部流行在錫蘭的僧伽羅文的舍利弗寫的義釋,都是十二世紀後半期的作品。從而我們肯定阿耨樓陀必是第八世紀以後,十二世紀中葉以前的人,那是沒有問題的了。如果進一步從時代背景和他著書的文體去探討,還可能得出更接近的年代。上面説過他曾在錫蘭的波羅奈羅瓦住過,本論可能就在那裏寫的。根據錫蘭的史實,從公元前第三世紀至公元后第九世紀初,各代王朝基本上都以阿 羅陀補羅(Anura^dhapura)為首都,佛教的三大寺及研究中心也都在那裏,各國前去錫蘭的佛教大德,如覺音、佛授、法顯等人,也都住在那裏。建都波羅奈羅瓦是從第九世紀中至十三世紀的事。我們知道從公元828年到1017年,錫蘭國內形勢不很安定,佛教的中心依然在舊都,並且對巴利佛學研究也沒有什麼新的貢獻。如果阿耨樓陀此時來錫蘭研究或講學,應在舊都阿 羅陀補羅,不宜在新都波羅奈羅瓦;同時他能於當時形勢環境不安定的新都寫出一部這麼精拔的作品,實在是難以理解的。
1017年到1070年的五十年間,錫蘭曾淪為古裏(Cola)帝國的附庸,新都舊都均被敵人佔領,佛教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在這個期間,當然很難想像使一個佛教學者在波羅奈羅瓦安心著作的。到1070年,錫蘭國王毗闍耶跋訶第一(Vijayabahu Ⅰ;1059~1114)趕走敵人,恢復主權,重新建都波羅奈羅瓦之後,才從事重興佛教,並把佛教的中心事業集中到新都來,還特別重視與支持僧侶們對佛學的研究的風氣。阿耨樓陀在波羅奈羅瓦寫出本論,可能是在這次復興佛教以後的事。其次,從作者的文體看,是受了梵文影響的。例如在覺音、佛授等著作中所用的字︰a^ramman!a,kiriya^,□kilesaca^ ti,ca idha等,在阿耨樓陀的作品中則寫為︰a^lamban!a,kriya,klesa,ceti,ceha。這種巴利語的梵語化的傾向,也是在十一世紀末和十二世紀初的毗闍耶跋訶第一時代才盛行起來的。從以上幾個方面的推論,本論很可能是公元1100年左右的產物,同時推定本論的作者大約是十一世紀末和十二世紀上半期的人。
關於本論的組織和內容,作者在開宗明義的頌文説︰‘此中敍説對法義,依第一義有四種︰心、心所、色及涅槃,攝一切法盡無遺。’也就是説心、心所、色、涅槃四法,是本論的主要組成部份,可是也附帶地説了許多別的東西。全論分為九品︰前五品説心法及心所法,第六品説色法並略論涅槃法,主題在這六品中便説完了;第七品是集敍各種法相,第八品是緣起論,第九品説修定與修慧。若依中國古代的判教法來分,也可以説前八品是明境,第九品是明行及果。全論的總綱似乎很簡單,但內容非常豐富。下面再逐品地大略的加以介紹︰
第一〈攝心分別品〉,是説明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的。本品把上座部基本的六種心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首先依欲、色、無色界及出世間而分為八十九心。即︰(1)欲界有十二不善心、十八無因心、二十四有因心的五十四心。(2)色界有善、異熟無記及唯作無記的十五心。(3)無色界有善、異熟、唯作的十二心。(4)出世間有道與果的八心。這是八十九心。其次,從出世間的八心又開為四十心,加世界的八十一心,便成一百二十一心。
本論所説的八十九心,與《清淨道論》第十四品中的識藴所説的大致相同,雖然其分類次第及有些各別的名字有差別。可是對於一百二十一心,在《清淨道論》中僅僅提一下,沒有説明它的所以然,更無從理解為什麼由八十九心而演成一百二十一心。本論對這方面則特別加以詳細而明白的敍述。
第二〈攝心所分別品〉,是説五十二心所法的分類及心與心所的相應關係。(1)關於心所法的分類有︰七個名為遍一切心心所,六個名為雜心所,十四個名為不善心所,二十五個名為善心所的五十二心所。(2)説明那些心與什麼心所相應。(3)説明那些心所與什麼心相應。
對於心所法的分類及心、心所的關係,本論説得簡單明瞭,反覆闡明,比《清淨道論》更有系統,更符合於科學的組織方法。
第三〈攝雜分別品〉,是論心、心所法有關的許多複雜問題。(1)敍述八十九心與樂、苦、喜、憂、舍五種受的關係。(2)敍述八十九心與無因、一因、二因、三因的關係。因,即指貪、嗔、痴三不善因及無貪、無嗔、無痴三善因。(3)説八十九心在十四種作用中具有一種乃至五種的作用。(4)説八十九心的生起、作用與眼、耳、鼻、舌、身、意六門有關係或無關係。(5)説八十九心與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所緣的關係。此等所緣,又有現在、過去、未來以及無有時間性的區別。(6)説八十九心與所依的關係。即心的所依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及心所依處(心臟或肉團心)六種。八十九心中,有的有所依,有的無所依。
第四〈攝路分別品〉,在上一品所説十四種心的作用中,有顯然表現的意識作用,也有潛伏的下意識作用。顯然表現作用的心的過程名為‘路’,潛在作用的心的狀態名為‘離路’。本品是敍述路心作用(意識活動的過程)。(1)總説心心所作用的事項,有六所依、六門、六所緣、六識、六路及六種轉起境的六種六法。(2)説依於眼、耳、鼻、舌、身五門心的作用。(3)説欲界意門的作用。(4)説上二界及出世間的禪心作用。(5)説明在何等的情況下生起何等的異熟心,及在何等的‘速行心’之後生起何等的‘彼所緣心’的問題。(6)敍述在欲界的認識過程中及死的時候、在上二界的禪定與神通中、在出世間的四道和四果,以及滅盡定等之中的‘速行心’各各有幾剎那的問題。(7)敍述惡趣者、善趣者、無因者、二因者、三因者、凡夫、有學、無學等在心的活動過程中,誰能獲得與誰不能獲得某些‘路心’的問題。(8)敍述欲界、色界、無色界各各能得生起何等‘路心’的問題。
第五〈攝離路分別品〉,敍述‘離路’的作用(下意識的作用);這有死、結生及有分的三作用。説有情輪迴的範圍,有四惡趣地、七欲界善趣地、十六色界地、四無色界地的四地三十一處。(1)敍述有情在四地中的結生情況,以及諸天的不同壽量。(2)説有四類的四種業,尤其特別詳述不善業、欲界善業、色界善業、無色界善業的四種,以及這四種業和諸心的因果關係。(3)説有四種死和結生的次第。這是説明了死的原因、死的過程,死了之後如何再生,生後再死,如是死生相續,猶如車輪。這裏我們也可看到南傳上座部不立‘中有’,而闡明死生相續的理論,它不同於有部所説。
第六〈攝色分別品〉。前五品説心、心所法,本品主要説色法,並略説涅槃法。(1)列舉色的種類︰分色法為四大種及所造色二大類,再分為十一種,又依各種色的自性區別為二十八種。(2)依二十八種色的性質而作各種分類。(3)分析一切色法生起的情況︰有的依靠業、心、時節、食物等四種之中的一種而生起,有的依靠它們的幾種共力而生起,有的則和它們無有關係而存在。(4)説色聚。分析一切從業等生起的色法存在,都是由許多物質元素聚合而成,故名‘色聚’。把一切色分為二十一聚,每一聚要由八種乃至十三種的物質元素組合起來。(5)敍述各界有情,由卵、胎、濕、化四種形式而產生,在產生的時候具有那幾種色聚,產生之後如何增加那幾種色聚,在死的時候那些色聚又是怎樣消滅等的問題。(6)論涅槃。本論開頭説第一義存在的有心、心所、色、涅槃四法,上面已把前三法説完,這裏是略説第四涅槃法。
第七〈攝集分別品〉,它是廣集經論中重要的法相名數。(1)攝不善法的四漏、四瀑流四軛、四系、四取、六蓋、七隨眠、十結、十煩惱等。(2)攝善惡夾染的六因、七禪支、十二道支、二十二根、九力、四增上、四食等。(3)攝三十七菩提分。(4)攝五藴、十二處、十八界、四諦。
第八〈攝緣分別品〉,主要是説十二緣起及二十四緣。(1)説緣起法,即以三時、十二支、二十行相、三連結、四要略、三輪轉及二根本的七類來敍述十二支緣起。(2)説法趣法,先舉二十四緣的名稱,然後分為名為名緣、名為名色緣、名為色緣、色為名緣、施設與名色為名緣、名色為名色緣等六個題目而説明一切精神物質之間的關係如何,以及在二十四緣中具有那幾種緣。(3)説施設,在第一義存在的心、心所、色、涅槃之外,另立能施設(的假法)及所施設(的概念)二種世俗的假名。
第九〈攝業處分別品〉,説修定與修慧。修定的名為止的業處,修慧的名為觀的業處。(1)止的業處︰第一把觀法的對象分為四十種業處。第二説修定者有貪行者、嗔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覺行者、尋行者的六種不同根性,並且分析於四十業處中那些業處是適合於他們的修習。第三根據修定的淺深程度分為遍作、近行、安止三個階段,並且説明由那些業處而能成就那個階段的定。‘遍作’是初學修定者的預備行為。‘近行’是到達安止定以前的欲界定,約等於北傳的‘近分定’。‘安止’是屬於色、無色界的定,約等於北傳的‘根本定’。第四説觀法的對象有粗有細而分為遍作相、取相及似相三種。第五説四無色定的程序。第六關於不得安止定的業處。第七説怎樣顯現神通。(2)觀的業處︰第一説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及智見清淨等七種清淨(其實這七種清淨中的第一戒清淨是屬於修戒的,第二心清淨是屬於修定的,從第三見清淨至第七智見清淨論修慧的才是屬於觀業處的範圍)。第二説屬於慧方面的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脱門。第三説由修慧而證出世間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四種聖人。第四説由聖人而得果定與滅盡定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