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熟

鎖定
異熟是佛教名詞,釋義是業因必須在後世才能得到果報。
中文名
異熟
屬    性
佛教名詞
舊    譯
果報
解    釋
業因必須在後世才能得到果報
異熟(梵文Vipāka)佛教名詞。舊譯為“果報”。因過去善惡而得到的果報總名,謂果異於因的性質而成熟。異熟的解釋有幾種。
(1)指“因”變為“果”,此“果”的性質不同於“因”的性質;“因”有善有惡,而“果”具有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例如善業感樂果,惡業感苦果,但是樂果並不是善性,因此它是無記性的。所以非善非惡就是無記,對於善性之業可以叫異類,善性與無記性異類。
俱舍論》卷二:“或所造業,至得果時,變而能熟,故名異熟。果以彼生,名異熟生,彼所得果與因別類,而是所熟,故名異熟。”
《俱舍論》卷六:“異類而熟,是異熟義。”
(2)指“因”與“果”必隔世而熟,或“變異而熟”;即業因必須在後世才能得到果報。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言異熟者,或異時而熟,或變異而熟,或異類而熟。”補註十一説:“新雲異熟,舊雲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