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摩加迪休

鎖定
摩加迪沙(英文:Mogadishu索馬里語Muqdisho),舊名哈馬Xamar,早期拼音為Hamar),中國古稱木骨都束,是一位於東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也是索馬里第一大城市。
中文名
摩加迪休
外文名
Mogadishu

摩加迪休百科名片

摩加迪沙原本應是非洲東岸名列前幾名的大城與索馬里的首都,但因長年的內戰與軍閥割據而陷入無政府狀態,無法實際施行首都應有的行政中心功能,索馬里因此另以拜多亞作為臨時首都。

摩加迪休地理

摩加迪沙位於索馬里南部,瀕臨印度洋。索馬里境內主要的河流夏柏雷河(Webe Shebele,或又譯為Webi Shibeli )在流至離印度洋岸約30公里的摩加迪沙近郊時,劇烈地向西南轉折後沿着平行於海岸線的方向,繼續蔓延320公里之後才由朱巴河(R. Jubba)河口北部的沼澤區匯流出海。雖然夏柏雷河在每年二、三月時經常處於乾枯無水的狀態,但在其他季節時帶來的水量,仍提供了摩加迪沙周遭地區足夠的灌溉用水,而得以種植包括甘蔗棉花香蕉之類的作物。
地理上,摩加迪沙城市中心位於北緯2度4分,東經45度22分處,是非洲各大城中最東者。城中著名的地標除了哈馬温舊城(Hammawein Old Town)之外,巴卡拉市集(Bakara Market)因曾發生過著名的摩加迪沙之戰(也就是電影《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中的主場景)而聲名大噪。除此之外,海濱的傑濟拉海灘(Gezira Beach)曾一度是受歡迎的渡假區,卻因為長年的戰亂而失去了其吸引力。

摩加迪休發展歷史

遠古
雖然從古代起就有人類移居到摩加迪沙,但因此地的氣候非常不適合耕作,故長期以來皆是以畜牧業為主要產業,至中世紀時仍主要經營畜產品。
中世紀
雖然實際上的起源不明,但早在九世紀時,摩加迪沙附近的地區就已經是索馬里內陸地區與外界聯絡的要道。來自波斯阿拉伯半島伊斯蘭教(回教)教徒在約十世紀時來到附近地區開始殖民,由於他們相對上的經濟優勢,再加上長年與當地人的通婚,建立了一個穩定的混血文明,經常被通稱為東非城邦文明。其主要組成人口,是因所使用的斯瓦希里語(Swahili)而被稱為斯瓦希里人的亞非混血族羣。
在這一系列的城邦之中,摩加迪沙與周遭的幾個城市位於地理上最北端。關於“摩加迪沙”這名稱的由來有兩種主要的説法,其中一種認為它是索馬里版本的阿拉伯語“Maqad shah”,意指“(波斯)國王的帝國設座”(Imperial seat of the Shah),暗示了波斯人可能與城市的奠基有所關聯。另一種説法認為它可能是斯瓦希里語“mwyu wa”(最北之城)的錯誤發音版本,暗示了摩加迪沙是非洲東岸一系利茲瓦希裏城邦裏面,最北的一個。當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Ibn Batuta)在1331年時來到非洲東岸時,他口中的“Maqdashu”已經是一個發展得非常龐大的貿易城市,所生產的布料等物資,甚至外銷輸送至包括埃及在內的其他地區。一直到今日,由第一任摩加迪沙蘇丹在1269年時所興建的法赫魯·丁清真寺(Mosque of Fakhr ad-Din),仍然矗立在摩加迪沙的市區內。
考古學家曾在摩加迪沙一帶挖掘出非常多來自古代中國錫蘭安南錢幣,證明了摩加迪沙的貿易對象曾遍及至這些地區。其中,來自中國的錢幣大都屬於宋代的產物,雖然也有部份屬於明代與清代的物件。這個被古代中國稱為“僧祇國”(Zenj)的斯瓦希里貿易城邦大量進口了來自阿拉伯的陶器,中國的瓷器,與印度的布料,除此之外這裏還同時生產礦物資源,並輸出木頭、象牙貝殼奴隸鐵礦至其他地區。直到十三世紀以後,另一個位於東非近海離島基爾瓦·基西瓦尼(Kilwa Kisiwani)上的海港,才因為作為大津巴布韋地區盛產的黃金之主要吞吐港,而急速發展並遮蔽了摩加迪沙、拉穆(Lamu)、桑給巴爾(Zanzibar)與其他北方港市的光芒。
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時曾兩次訪問木骨都束。據《明史》記載,永樂十四年(1416年),木骨都束國、卜剌瓦國、麻林國曾派使臣到明朝朝貢。明成祖鄭和賚敕書貨幣,護送木骨都束國使臣返國。宣德五年(1430年),鄭和再次訪問木骨都束國[4]。隨鄭和下西洋的翻譯官費信,在《星槎勝覽》中記述:“山連地廣,黃赤土石,不生草木,田瘠少收。其富民附舶遠通商貨,貧民網捕海魚,曬乾為食,及喂駝馬牛羊。地產乳香金錢豹龍涎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