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搴,漢語二級字 [2]  ,讀作搴(qiān),形聲。從手,寒省聲。本義指拔取。 [3] 
中文名
拼    音
qiān
出    處
楚辭·九歌·湘君
本    義
拔取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搴qiān
⒈ 拔取:斬將搴旗。 [3] 
基本詞義
搴qiān
〈動〉
(1) (形聲。從手,寒省聲。本義:拔取) [3] 
(2)同本義 [pul up]
搴,取也。——《廣韻
搴旗四麾。——《後漢書·杜篤傳》
斬將搴旗之士。——《史記·劉敬叔孫通傳》
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獨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春秋》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搴大旗者。——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唐·韓愈《木芙蓉》
(3)又如:搴須(拔鬍鬚);搴條(拔取樹枝)
(4)採摘 [pick] [3] 
搴芙蓉兮木末。——《楚辭·九歌·湘君》
(5)又如:搴芳(採摘花草);搴取(採摘);搴採(採摘);搴擷(採摘);搴攬(摘取,採取)
(6)舉 [hold up]
士大夫雖也搴着大旗擁護精神文明。——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7)通“褰”。撩起 [lift up]
搴裳訪古。——盧照鄰釋疾文
(8)又如:搴涉(提衣涉水);搴裳(猶褰裳。提起衣裳);搴帷(撩起帷幕) [3]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____《越人歌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____《離騷

古籍釋義

集韻》《韻會》𠀤丘虔切,音愆。取也。一曰縮也,拔也。與攓同。《史記·河渠書》搴長茭兮沈美玉。《前漢·季布傳贊》身履軍搴旗者數矣。《注》謂勝敵拔取旗也。《楚辭·九歌》搴芙蓉兮木末。
姓。漢將搴揚。
《正韻》苦堅切,音牽。義同。
唐韻》《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𠀤音蹇。同㩃。亦拔取也。俗作𢷘。
草名。《爾雅·釋草》搴櫃朐。
《集韻》已仙切,音鸇。引取也。互見㩃攓二字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