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鎖定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是揚州大學二級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源自通州師範學校文史專修科。1959年改為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1992年改為揚州大學師範學院歷史系。1998年成立揚州大學人文學院。2002年人文學院撤銷,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正式成立。 [21-22] 
據2023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哲學歷史學(師範)、檔案學社會工作4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本科生600多人,博、碩士研究生150多人;該院的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倫理學等研究領域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1]  [17] 
中文名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簡    稱
揚大社發院
創辦時間
2002年 [22]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揚州大學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 [19]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 [1] 
主要院系
歷史系、哲學系、社會工作系、檔案學系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歷史沿革

1952年,調入私立通州師範學校文史專修科,改為蘇北師範專科學校歷史科。 [2-3]  [20-21] 
1959年,揚州師範學院成立,設有歷史系(附專修科)。著名歷史學家祁龍威卞孝萱等名師先後在該專業任教。 [2]  [21] 
1963年,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因故解散。 [4] 
1966至1976年,揚州師範學院遭受破壞,學校財產受到極大破壞,停止招生六年。
原揚州師範學院南大門(已拆毀) 原揚州師範學院南大門(已拆毀)
1976年,揚州師範學院恢復包括歷史專修科在內的六系一科。
1978年,停辦十五年的歷史系重新開始招生,恢復時僅有9名教師,2個教研室。
1982年,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得首批碩士學位點授予權。 [22] 
1984年,歷史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4] 
1992年,揚州師範學院等高校合併組建揚州大學,改為揚州大學師範學院歷史系。
1998年,揚州大學二級學院重組,調整成立揚州大學人文學院。
2002年,原人文學院撤銷,正式成立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2003年,原政法學院哲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兩課”教研部等併入。 [22] 
2005年,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得博士學位點授予權。
2010年,歷史學學科獲得一級學科碩士點授予權。
2011年,中國史學科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授予權。 [5] 
2011年,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科部)分設成立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3] 
2012年,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獲准設立。 [5]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辦學條件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3年1月學院官網資料顯示,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設有哲學、歷史學(師範)、檔案學、社會工作等4個本科專業以及歷史系、哲學系、社會工作、檔案系、 社會工作等4個教學系科。 [1]  [18]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師資力量

截止2019年5月,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2人,其中專任教師69人,有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47人,在讀5人。 [17] 
博士生導師:周新國、吳善中、王永平、葉美蘭
國務院高級專家特殊津貼:周新國
江蘇省高校優秀骨幹教師:吳善中 [6]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王永平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學科建設

雪後老化館 雪後老化館
根據2015年9月學院官網資料顯示,學院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課程與教學論(歷史教育)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1]  2012年教育部評估中,該院中國史參與評估,得分67分,位列41位。 [7] 
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 [8] 
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史、哲學 [9]  [19] 
二級學科碩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教育發展、中國法律文化與法治發展。 [10] 
專業學位碩士點:社會工作、圖書情報、學科教學(歷史) [1] 
“十二五”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中國史 [1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史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學建設

瘦西湖校區東門 瘦西湖校區東門
根據2015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擁有1個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課程羣、1門江蘇省精品課程;1個江蘇省特色專業、1個校特色專業;學院還設有江蘇省檔案人員培訓中心和檔案與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學院推進學生的國際化工作,有4名全日制本科生到中國外訪學。此外,還積極開展特色工作創建活動,社會工作0501班被命名為“周恩來班”,社會工作08班被命名為“張雲泉班”。2010年,學院獲“全國志願助殘示範基地”稱號。 [1] 
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課程羣:《哲學課程羣》
江蘇省精品課程:《中國現代史》
江蘇省特色專業:歷史學
揚州大學特色專業:哲學
揚州大學品牌專業:歷史學 [1] 
  • 實驗室
該院設社會發展實驗中心,下設檔案與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數字化實驗室和社會工作實驗室。該中心的始建於2002年8月。檔案與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79.56㎡,擁有實驗儀器設備共計202台(件),總金額150餘萬元,主要儀器設備有:檔案線縫裝訂機、無線膠裝機、YX-3三針檔案裝訂機、打孔機紙張厚度儀、白度儀、紙張抗張強度儀、耐折度儀、耐破度儀、撕裂度儀、酸度計、纖維測定儀、老化試驗箱、鼓風乾燥箱等儀器設備,用於《檔案管理學》、《檔案保護技術學》、《信息記錄與存儲技術》等課程的開設。
  • 學生成績
敬文圖書館 敬文圖書館
截至2019年5月,學院每年舉辦“超越夢想”學生幹部菁英訓練營,培訓率達50%,本科生積極申報校科研創新研究項目,踴躍參加“挑戰杯”、“創青春”、“互聯網+”等重要賽事,在國內、省內師範生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各專業畢業生因為專業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工作踏實受到用人單位普遍歡迎,本科畢業生每年考研錄取率近30%(其中哲學專業在50%左右)。同時,學院不斷開拓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每年有近10名全日制本科生到境外交流訪學。推進學生創新創業,近年來,有3名同學成功自主創業。 [1]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學術科研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科研成果

截止2016年10月,學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清史工程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等10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100餘部,發表重要學術論文500餘篇,獲得省部級各類優秀科研成果獎50餘項。 [12] 
  • 2014年度學院科研獲獎情況
吳善中: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朱海忠: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朱煜:江蘇高校第九屆哲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王嘉川:揚州市第九次哲學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13]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科研平台

老化學館 老化學館
根據2015年9月學院官網資料顯示,學院有1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設有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心、中韓文化暨崔致遠研究中心、倫理學研究所、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揚州大學張謇研究所、揚州大學反邪教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1] 
  •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淮揚文化研究中心
淮揚文化研究中心共出版學術著作60餘部,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174篇;承擔各類科研項目50多項,科研經費總計共450多萬,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4項,省廳級12項。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學術資源

  • 圖書館藏
根據2015年9月學院官網資料顯示,學院資料室有藏書10多萬冊,長期訂閲專業期刊、大學學報150多種。 [1]  瘦西湖校區敬文圖書館中設有文史研究室,館內藏有《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等大型歷史文獻,館藏中蘇北方誌較為齊全,敦煌學資料豐富。 [14] 
  • 學術期刊
梧桐大道前草坪 梧桐大道前草坪
該院周新國教授為《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主編,該院負責該期刊的“近代以來中國研究”、“揚州文化研究”兩個欄目。該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15]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文化傳統

  • 院訓
忠實不欺,出自於《陸九淵集》:“忠者何?不欺之謂也。信者何?不妄之謂也。人而不欺,何往而非忠?人而不妄,何往而非信?”1903年,通州師範學校開校,張謇語重心長地囑託學生們:“願諸君開拓胸襟,立定志願,求人之長,成己之用;不妄自菲薄,自然不妄自尊大。忠實不欺,堅苦自立,成我通州之學風。”1904年,張謇選取其中的“堅苦自立,忠實不欺”作為校訓,這也是他“生平強勉自厲之所在也”。
忠實不欺,是“德”的日常體現,是社發學院師生行為規範的重要準則和道德操守,引導師生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發揚實事求是的思想精神,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學習作風,誠實守信地做人、做事、做學問,對國家忠心,對學校忠誠,對他人忠厚,對工作學習忠於職守。
積健為雄,出自於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積健為雄,類似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指積之日久、學深養成、實實在在、不可作假,都是積健的結果。它體現着一個從量變到質變,不斷髮展的遞進過程。
積健為雄,勉勵學院師生在學識才幹方面,立大志,而後日積月累,厚積薄發,學養深厚,終成大才,擔當大任;“健”同時有“健壯、健美”之意,寓意學院師生積聚力量而形成雄強渾厚之大氣,不斷從健康、健全、穩健,走向雄大、雄健、雄壯。
忠實不欺,積健為雄,八字互為一體,相互呼應。既是對學院歷史源頭的精神尋根,也是對校訓精神的賡續傳承,藴含着立德守正的價值理念,砥礪篤行的行為規範,心雄萬夫的志向追求;厚植於學院百廿文脈,彰顯着社發成己達人的辦學追求,激勵着師生博學濟世的責任擔當。 [24]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知名校友

華強: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
夏春濤: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
周新國:揚州大學副校長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林超
院長
李慶鈞
黨委副書記
楊 方
副院長
陸和健、程海霞
參考資料: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