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華區,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的中心城區
[1]
。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3°53'~104°03'、北緯30°33'~30°44'之間,全區總面積109.3平方千米
[42]
。截至2020年末,全區轄11個街道
[2]
,常住人口為1381894人。
[40]
成華區歷史沿革
編輯成華區地域在歷史上分屬原成都縣、華陽縣,也分屬過成都市金牛區和東城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成都市正式建置,該時建立的成都市政府,把成都、華陽兩縣的城區部區合併為成都市,成、華兩縣只轄鄉區。1990年10月,析原東城區、金牛區一部分和西城區一小部分,設立成都市成華區。因地處古成都縣和華陽縣之域,取兩縣名之首字而命名。
[3]
成華區行政區劃
編輯成華區區劃沿革
2000年,成華區轄12個街道(望平、猛追灣、新鴻路、雙林路、雙橋子、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跳蹬河、萬年場、桃蹊路、站北路)、4個鄉(保和、青龍、聖燈、龍潭)。
2004年5月27日,撤銷聖燈鄉、保和鄉、青龍鄉、龍潭鄉建制,所屬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
2004年,成華區轄14個街道(雙橋子、猛追灣、跳蹬河、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保和、龍潭、青龍、新鴻路、聖燈、萬年場、桃蹊路、雙水碾),83個社區委員會、19個村委會。
2019年12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華區調整部分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覆(成府函〔2019〕122號):1、撤銷聖燈街道,劃歸二仙橋街道管轄;2、撤銷桃蹊路街道和建設路街道,將原桃蹊路街道桃源社區、桃蹊社區、怡福社區、文德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府青路街道管轄;將原桃蹊路街道踏水社區和原建設路街道培華路社區、建設中路社區、電子科大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猛追灣街道管轄;將原建設路街道建興路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跳蹬河街道管轄。
[7]
成華區區劃現狀
一、街道(11)
(一)猛追灣街道(猛追灣街1號)
·建華社區·石油社區·望平社區·祥和里社區·踏水社區·培華路社區·建設中路社區
(二)雙橋子街道(雙林中橫路12號)
·雙林社區·雙橋路北社區·水碾河路北社區·新鴻社區·新華社區·菽香里社區·萬晟社區·三街坊社區
(三)府青路街道(雙建路70號)
·李家沱社區·八里莊社區·怡福社區·文德社區·桃源社區·桃蹊社區
(四)二仙橋街道(二仙橋北路16號)
·仙韻社區·東路社區·下澗槽社區·東華社區·長林盤社區·人民塘社區·聖燈社區·華林社區·楓景社區
(五)跳蹬河街道(東籬路29號)
·跳蹬河社區·杉板橋社區·錦繡社區·建興路社區
·跳蹬村
(六)雙水碾街道(站北北街1號附1號)
·站北路社區·花徑路社區·荊竹社區·橫橋社區·昇仙湖社區
·雙水碾村
(七)萬年場街道(槐樹店一路333號)
·槐樹店社區·聯合社區·長天路社區·紅橋社區·雙福路社區
(八)保和街道(長融東三路98號)
·斑竹社區·天鵝社區·和順社區·楊柳社區·迎暉社區·勝利社區·和美社區·和欣社區
(九)青龍街道(致強路266號)
·西林社區·東林社區·海濱灣社區·新山社區·昭青路社區·仁義路社區·昭覺社區·致強社區
(十)龍潭街道(龍井路6號)
·正街社區·隆興路社區·向龍社區·叢樹社區·威靈社區·同仁社區·桂林社區·同樂社區·和成社區·院山社區
·高洪社區·華泰社區·華冠社區·龍瑞社區·龍馳社區·龍祥社區
(十一)白蓮池街道(熊貓大道1248號)
·白蓮池社區·一里塘社區·獅子社區·石嶺社區·將軍碑社區
成華區地理環境
編輯成華區位置境域
成華區位於川西平原,東與龍泉驛區交界、南與錦江區毗鄰、西與青羊區相連、北與金牛區、新都區接壤。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3°53'~104°03'、北緯30°33'~30°44'之間,地處成都市東北部。行政區域面積109.3平方千米
[42]
,是成都市區面積最大的城區。
[8]
成華區地形地貌
成華區地處軸狀凹陷構造盆地——成都平原的東部,區內地勢平坦,地質構造簡單,地貌類型不多,主要由第四紀沖積平原、丘陵和台地組成,僅東北部偏高,屬淺丘地帶。位於青龍街道石嶺社區的磨盤山海拔594米,屬龍泉山脈延伸地域,是成華區及成都市城區的海拔最高點。成華區城市部分地貌特徵總體屬於平原型,涉農部分位於龍泉山邊緣,地勢以淺丘為主,壩區約佔三分之一。
[8]
成華區氣候
成華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終年温暖濕潤,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常年平均氣温16.2℃。全年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00~1300毫米,年內降雨分配不均,呈現春旱少雨,秋天降温快且多連綿雨,冬季乾旱,温暖多霧的氣候特徵。日照偏少,年平均日照1228.3小時,太陽輻射量為90.94千卡/平方釐米,屬全國低值區。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既能滿足冬季耐寒作物的熱量要求,又能滿足喜温作物如水稻、玉米和辣椒、番茄、黃瓜等蔬菜及其他植物對熱量的需求。
[8]
成華區水文
成華區水源屬岷江、沱江水系,地處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豐富。沙河、府河、東風渠縱橫交錯,水量充沛,區域內有眾多溪溝,境內無徑流站,地面徑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平原區徑流深441毫米,徑流係數0.466,徑流模數44.1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徑流深385毫米,徑流係數0.407,徑流模數38.5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總徑流量4712立方米。降雨時間分配不均,6~9月份徑流量佔全年的77.12%,故年地表水徑流大部分作為河川徑流排走。
[8]
成華區土壤
成華區土壤肥沃,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黑色石灰土、黃棕壤、暗棕壤等多種土類,其中第四系黃色沉積物和白堊系上統沙泥岩風化物等發育形成的姜石黃泥水稻土、姜石黃泥土、紫色土為主要土類。成華區土壤中廣佈黏性土層,土層深厚,土壤有機含量佔50%以上,適宜各種作物生長。
[8]
成華區自然資源
編輯成華區水資源
成華區地下水天然存量豐富,年可開採水資源總量為4140萬平方米,其中平原區可開採量為2750萬平方米,台地區為1390萬平方米。部分深度為200~300米的深井水質較好,生化指標均達飲用標準。天然補給總量為7943.8萬立方米/年,其中河流滲入量5395.03萬立方米/年,在淺層地下水天然補給量中占主導地位,渠系滲入量為1050.28萬立方米/年。
[9]
成華區生物資源
成華區生物資源種類多樣,動植物種類近10綱、百餘科,其中魚類有錦鯉、澎澤鯽等70多個品種,另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品種。種植業品種類型豐富,有蔬菜、果樹、花卉等。林業屬典型城市林業,天然植被茂盛,栽培植物上千種,有不少掛牌的古樹名木,如紅豆樹、香樟、銀杏、楠木、青楓、柏樹、黃桷樹等。
[9]
成華區交通運輸
編輯成華區鐵路
截至2017年,成華區擁有3個客貨集散樞紐,即成都北站(緊鄰成華區)、成都東站、成都新客站;4條高速路起點,即成綿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成都第二雙流機場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4條客貨鐵路,即成綿樂城際鐵路、成渝鐵路、達成鐵路、成昆鐵路。
[2]
成華區公路
成華區已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為支撐,次幹道、新社區道路為補充的路網布局。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快速路、主幹道與中心城及周邊其他區縣進行快速聯接,對內主要通過服務性主幹道、次幹道以及支路實現縣與鎮、鎮與鎮、鎮與村、村與村的交通聯繫。
2019年全年境內公路總里程 54 公里,其中:等級公路(含一、二、三和四級公路)54 公里,高速公路 7.9 公里,公路客運量 955.8萬人,公路貨運量 380.1 萬噸。公路貨運週轉量 84331 萬噸。
[10]
成華區人口
編輯截至2019年末,成華區常住人口96.02萬人,户籍家庭總户數327535户,户籍總人口790238人,比上年增加14124人,户均人口為2.41人。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790238人,無農業人口;男性人口為392444人,女性人口為397794人,性別比為98.66:100。0-17歲、18-34歲、3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分別佔總人口的16.89%、21.07 %、39.52%、22.52%。全年出生人口12377人,人口出生率15.80‰,比上年增加3.06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2348人,人口死亡率15.77‰,比上年下降3.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3‰。全區計劃生育率達99.91%。
[10]
成華區經濟
編輯成華區綜述
2020年,成華區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05億元,同比增長2.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5.2億元,同比增長5.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88.04億元,同比增長2.0%。
[41]
2019年,成華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6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04億元,下降37.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06.0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53.9億元,增長8.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10778元,增長7.1%。一、二、三產業比重為0.00:28.87:71.13。
[10]
財政收支運行良好。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82.1 億元,同口徑增長 2.1%。其中:税收收入 52.8 億元,同口徑下降 8.6%。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76.5 億元,同口徑下降 3.6%。
[10]
社會就業形勢穩定。城鎮新增就業 13968 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 6241 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 1302 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200 人,農村富餘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 207 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 4.0%。
[10]
2020年,成華區全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3.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05億元,同比增長2.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5.2億元,同比增長5.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88.04億元,同比增長2.0%。一、二、三產業比重為0.00:28.57:71.43。全區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 473.86億元,同比增長2.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2.9%。
[41]
成華區第一產業
2019年實現農業總產值 794 萬元(現價),比上年下降 33.4%。其中:種植業 794 萬元,下降 33.4%。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 692 畝,比上年減少 247 畝,其中:蔬菜面積 692 畝,減少 247 畝。全區全年主要農產品產量中:蔬菜 1059 噸,同比減少 29.7%;化肥施用量 17 噸,同比下降 65.3%。全年農村用電量 2249 萬千瓦時,比上年下降 14.6%。
[10]
成華區第二產業
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年食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三大主導行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5.75 億元,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 73.8%,同比增長 23.4%,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長 15.2 個百分點。
[10]
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 72.3 億元,比上年增長 6.4%。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 273.4 億元,竣工產值 150.5 億元,施工面積 2004.3 萬平方米,竣工面積 316.4 萬平方米。
[10]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以有效投資優質項目為中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口徑比上年增長 10.5%,其中民間投資增長 1.1%。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 53.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 60.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 7.9%。
[10]
成華區第三產業
2019年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571.0 億元,比上年增長 9.8%。從行業看,商品零售額 496.5 億元,增長6.9%;餐費收入 74.5 億元,增長 33.6%。
[10]
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比上年下降 2.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 11.5%,石油及製品類下降 15.6%,化妝品類增長 219.8%,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 7.2%。年成交額上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有 1 個。
[10]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 127859 萬美元,比上年增長 4.9%。其中:出口總額 94871 萬美元,下降 7.4%;進口總額 32988 萬美元,增長 69.0%。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 121898 萬美元。
[10]
全域旅遊蓬勃發展。全年旅遊人數共 1965.30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15.18%。其中:海外遊客人數(含一日遊遊客)31.4 萬人,比上年增長 28.76%。旅遊收入總額達 315.12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74.38%。星級飯店共 6 個,客房總數 852 間;旅遊景區共 8 個。
[10]
成華區社會事業
編輯成華區科技事業
2019年全區高技術產業企業 138 個,總產值(當年價格)550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2.8%;全年專利申請數 4367 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 1291 項,發明專利授權量 319 項。
[10]
成華區教育事業
2019年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區小學 28 所,在校學生總數 58935 人,專任教師 3146 人;普通中學 20 所,在校學生總數 25321 人,專任教師 1990 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4 所,在校學生總數 5521 人,專任教師 298 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 100%。
[10]
成華區文化事業
成華區醫療事業
2019年衞生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年末有衞生機構 663 個,其中:醫院48 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 個,婦幼保健院 1 個。全區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 6824 張。醫院、衞生院技術人員 13910 人,其中:職業(助理)醫師 4165 人,衞生疾控人員 76 人。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2.18‰,新生兒死亡率 1.24‰,新生兒疾病篩查率 99.72%。
[10]
成華區社會保障
2019年社會保障更加完善。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在職292979 人,退休 57627 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 383669 人,比2018年同期增長 13.3%;失業保險參保人數 217110 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登記人數 243020 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42142 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 223253 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21818 人。
[10]
成華區城市建設
成華區環境保護
成華區歷史文化
編輯成華區移民文化
秦滅巴蜀後,秦國、楚國、魏國移民遷徙入蜀,羊子山第172號墓,留下了楚國貴族的身影;“湖廣填四川”中,閩粵一帶的客家人遷徙到東山,帶來新的物種、食物。新中國成立後,160多家工廠落户東郊,伴隨工廠遷徙的,是十餘萬工業移民。成都是座移民城市,成華區更是移民的樂土,他們的年華紮根在這片土地上,把自己變成了成都人、成華人,天府文化也在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再生與涅盤。
[37]
成華區風景名勝
編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北湖公園
北湖公園,在成都市北郊約7千米磨盤山麓。是五代十國後蜀主孟知樣(874~934)陵墓。1971年發掘。墓型特殊,分墓道及寶城兩部分,全用青石砌成。墓道長12.5米,由青磚砌作步梯。
龍潭水鄉
龍潭水鄉風景區位於成都市成華區龍潭總部經濟城核心區域,佔地面積220畝,總投資約20億元,於2013年4月26日正式開街運營(無需門票)。
東郊記憶
東郊記憶,原名“成都東區音樂公園”。2013年7月28日,成都東郊記憶正式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昭覺寺
昭覺寺在成都市北郊5千米。素有川西“第一叢林”之稱。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名建元寺,宣宗時賜名“昭覺”。宋崇寧年間(1102~1106)佛果克勤(宋高宗賜號圓悟禪師)説法於寺,複名昭覺。南宋紹興初年,敕改昭覺為禪林。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規模宏大,林木葱蘢,為成都著名古剎之一。
[13]
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
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位於成都市建設南路,佔地74畝,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是西南首座集工業文明歷史展示和文化產業為一體的利用舊廠房改造的主題公園式新型博物館。
[14]
建設路
工業文明和現代時尚結合。建設路商業大街一環路入口處橫跨着一個巨型工業廠房行車架,鑲嵌着“建設路——1958”的字樣。人行道以黑、灰色花崗岩為主材,並佈置彩色玻璃加發光裝置,增加水景雕塑、沙河休閒小廣場。
玉雙路
玉雙路美食區是成都較早形成的美食區之一,也是成都城東地區餐飲酒樓最集中的美食街。玉雙路上聚集了眾多酒樓、火鍋店以及酒吧。
成都市動物園
成都市動物園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與川西名寺昭覺寺隔牆相望,是經成都市編委批准的差額預算事業單位。30餘組各種造型新穎別緻的動物館舍散落於17.342公頃的綠樹、翠竹、花叢之中,共展出動物300餘種3000多隻。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動物園、全國十佳動物園之一。
[15]
成華區榮譽稱號
編輯成華區現任領導
編輯中國共產黨成華區委員會 | 書記 | 趙春淦
[32]
|
副書記 | ||
區委常委 | ||
成華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主任 | 王德運 |
副主任 | 餘勝、李宏坤、阮強、何豔紅、餘斌 | |
成華區人民政府 | 區長 | |
副區長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華區委員會 | 主席 | |
副主席 | ||
秘書長 |
- 參考資料
-
- 1. 成都發展方向 定了!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2. 成華概況 .成華區人民政府網.2021-02-24[引用日期2021-05-27]
- 3. 蒲孝榮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四川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06:34.
- 4. 成都即將啓用川G車牌 與川A牌照同屬成都籍 .騰訊大成網[引用日期2017-08-12]
- 5. 成華區2020年1-12月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成華區統計局.2021-02-03[引用日期2021-02-13]
- 6. 歷史沿革 .成華區人民政府網.2020-09-22[引用日期2020-10-15]
- 7. 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華區調整部分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覆 .成都市民政局.2019-12-26[引用日期2020-02-12]
- 8. 地理氣候 .成都市成華區數字方誌館門户網.2018-03-14[引用日期2018-06-20]
- 9. 成都市成華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成都市成華區志(1990~2005年).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96.
- 10. 成都市成華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成華區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6-05]
- 11.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19-03-21]
- 12. 到東郊去搭乘記憶的列車 .成都商報[引用日期2019-03-21]
- 13. 中國曆代名剎、高僧簡介(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14. 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 .建築網[引用日期2019-03-21]
- 15. 成都動物園 .成都動物園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19-03-21]
- 16. 中國城區100強公佈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9-25]
- 17. 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24]
- 18. 2020中國食品安全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14]
- 19. 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19]
- 20. 2020中國慈善公益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20]
- 21. 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01]
- 22. 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18]
- 23. 四川省服務業發展大會召開 龍馬潭區獲評先進縣(市、區)黨委、政府 .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09]
- 24. 2020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13]
- 25. 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7-07]
- 26. 四川首批17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授牌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22]
- 27. 2020中國人際信用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7-29]
- 28. 2020中國秋季休閒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7-08]
- 29. 中國百強區發佈:深圳南山排名第一!|深圳|生產總值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9-12]
- 30. 2020中國樓宇經濟大獎在成都揭曉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0-11-18]
- 31. 國家衞生健康委關於命名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的通知 .國家衞生健康委[引用日期2021-01-20]
- 32. 趙春淦任成華區委書記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0-06-13]
- 33. 區委領導 .中共成都市成華區委[引用日期2020-10-22]
- 34. 常委會領導 .成華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0-22]
- 35. 區政府領導 .成華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0-22]
- 36. 成華政協 .成華政協[引用日期2020-10-22]
- 37. 歷史記憶中的千年成華 .成華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3-06]
- 38. 我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名單公佈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3-18]
- 39. 四川省第二批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單位名單出爐 成都市成華區等40個區(市、縣)入選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3-19]
- 40. 成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成都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7-29]
- 41. 成都市成華區 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工作進展 - 工作信息 - 信息公開目錄 - 成華區統計局 - 部門-成都市政府信息公開 .成華區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7-29]
- 42. 成華概況 .成華區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7-29]
- 43. 袁順明任中共成都市成華區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成華區人民政府區長 .網易[引用日期2021-08-02]
- 44. 袁順明任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代理區長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8-03]
- 45. 中國百強區發佈:前十強廣東獨佔八席 27個城區GDP超2000億|深圳市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8-18]
- 46. 第三批天府旅遊名縣公示!這11個縣進入公示名單 .四川[引用日期2021-08-26]
- 47. 袁順明當選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政府區長 .四川觀察[引用日期2021-08-28]
- 48. 錦江、成華、雙流最新人事動態 .成都發布[引用日期2021-12-26]
- 49. 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 .國家統計局.2021-12-30[引用日期2022-02-09]
- 50. 成華區人民政府機構職能 .成華區人民政府.2021-03-11[引用日期2022-02-09]
- 51. 成華區概況 .成華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05]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