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華區

鎖定
成華區,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位於成都市中心城區東北部,介於東經103°53'—104°03'、北緯30°33'—30°44'之間,總面積109.3平方千米 [35]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終年温潤,四季分明。截至2022年,成華區常住人口140.29萬人,城鎮化率100%。 [43]  下轄11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成華區猛追灣街道一環路東三段148號。
成華區是成都老五區之一,區域最早為古蜀國地。1990年9月,成都市原東城區的8個街道和原金牛區的4個鄉調整組建新城區,因其境域在歷史上分屬原成都縣華陽縣而得名“成華”。 [37] 
2022年,成華區地區生產總值136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1年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0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22.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37.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0.00:38.42:61.5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7195元。 [43] 
截至2023年末,成華區常住人口141.21萬人,較2022年增減幅度0.9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較2022年增減幅度0% [84] 
中文名
成華區
外文名
Chenghua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510108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四川省成都市
地理位置
成都中心城區東北部
面    積
109.3 km² [1] 
下轄地區
11個街道
政府駐地
猛追灣街道一環路東三段148號
電話區號
028
郵政編碼
61005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41.21 萬(2023年) [84] 
著名景點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四川電視塔
成都動物園
東郊記憶
火車站
成都東站龍潭寺站
車牌代碼
川A、川G [2] 
地區生產總值
1360.6 億元(2022年) [40] 

成華區歷史沿革

成華區地域在歷史上分屬原成都縣、華陽縣,也分屬過成都市金牛區和東城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成都市正式建置,該時建立的成都市政府,把成都、華陽兩縣的城區部區合併為成都市,成、華兩縣只轄鄉區。
成華區域最早為古蜀國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置成都縣起,至1990年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其隸屬關係及行政區劃變動頻繁。1990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將成都市原東城區的椒子街、雙橋子、雙林村、猛追灣、跳蹬河、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8個街道和原金牛區的聖燈、保和、青龍、龍潭4個鄉調整組建新城區,因其境域在歷史上分屬原成都縣和華陽縣而得名“成華”。 [37]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2022年11月25日,發起成立“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區縣文旅創意產業聯盟”。 [38] 

成華區行政區劃

成華區區劃沿革

1997年,成華區面積111平方千米,人口47.2萬,轄9街道4鄉。區政府駐一環路東三段。
成華區行政區劃圖
2000年,成華區轄12個街道(望平、猛追灣、新鴻路、雙林路、雙橋子、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跳蹬河、萬年場、桃蹊路、站北路)、4個鄉(保和、青龍、聖燈、龍潭)。
2004年5月27日,撤銷聖燈鄉、保和鄉、青龍鄉、龍潭鄉建制,所屬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調整後,成華區轄14個街道(雙橋子、猛追灣、跳蹬河、建設路、府青路、二仙橋、保和、龍潭、青龍、新鴻路、聖燈、萬年場、桃蹊路、雙水碾),83個社區委員會、19個村委會。12月3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覆成華區設立白蓮池街道;調整青龍街道管理範圍;撤銷新鴻路街道,併入雙橋子街道。 [3] 
2019年12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華區調整部分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覆(成府函〔2019〕122號):1、撤銷聖燈街道,劃歸二仙橋街道管轄;2、撤銷桃蹊路街道和建設路街道,將原桃蹊路街道桃源社區、桃蹊社區、怡福社區、文德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府青路街道管轄;將原桃蹊路街道踏水社區和原建設路街道培華路社區、建設中路社區、電子科大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猛追灣街道管轄;將原建設路街道建興路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跳蹬河街道管轄。 [4] 
 成華區 成華區

成華區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成華區轄11個街道。成華區人民政府駐猛追灣街道一環路東三段148號。 [35] 
一、街道(11)
(一)猛追灣街道(猛追灣街1號)
·建華社區·石油社區·望平社區·祥和里社區·踏水社區·培華路社區·建設中路社區
(二)雙橋子街道(雙林中橫路12號)
·雙林社區·雙橋路北社區·水碾河路北社區·新鴻社區·新華社區·菽香里社區·萬晟社區·三街坊社區
(三)府青路街道(雙建路70號)
·李家沱社區·八里莊社區·怡福社區·文德社區·桃源社區·桃蹊社區
(四)二仙橋街道(二仙橋北路16號)
·仙韻社區·東路社區·下澗槽社區·東華社區·長林盤社區·人民塘社區·聖燈社區·華林社區·楓景社區
(五)跳蹬河街道(東籬路29號)
·跳蹬河社區·杉板橋社區·錦繡社區·建興路社區
·跳蹬村
(六)雙水碾街道(站北北街1號附1號)
·站北路社區·花徑路社區·荊竹社區·橫橋社區·昇仙湖社區
·雙水碾村
(七)萬年場街道(槐樹店一路333號)
·槐樹店社區·聯合社區·長天路社區·紅橋社區·雙福路社區
(八)保和街道(長融東三路98號)
·斑竹社區·天鵝社區·和順社區·楊柳社區·迎暉社區·勝利社區·和美社區·和欣社區
(九)青龍街道(致強路266號)
·西林社區·東林社區·海濱灣社區·新山社區·昭青路社區·仁義路社區·昭覺社區·致強社區
(十)龍潭街道(龍井路6號)
·正街社區·隆興路社區·向龍社區·叢樹社區·威靈社區·同仁社區·桂林社區·同樂社區·和成社區·院山社區
·高洪社區·華泰社區·華冠社區·龍瑞社區·龍馳社區·龍祥社區
(十一)白蓮池街道(熊貓大道1248號)
·白蓮池社區·一里塘社區·獅子社區·石嶺社區·將軍碑社區

成華區地理環境

成華區位置境域

成華區位於川西平原,東與龍泉驛區交界、南與錦江區毗鄰、西與青羊區相連、北與金牛區新都區接壤。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3°53'—104°03'、北緯30°33'—30°44'之間,地處成都市東北部。行政區域面積109.3平方千米 [31]  ,是成都市區面積最大的城區。

成華區地形地貌

成華區地處軸狀凹陷構造盆地——成都平原的東部,區內地勢平坦,地質構造簡單,地貌類型不多,主要由第四紀沖積平原、丘陵和台地組成,僅東北部偏高,屬淺丘地帶。位於青龍街道石嶺社區的磨盤山海拔594米,屬龍泉山脈延伸地域,是成華區及成都市城區的海拔最高點。成華區城市部分地貌特徵總體屬於平原型,涉農部分位於龍泉山邊緣,地勢以淺丘為主,壩區約佔三分之一。

成華區地層地質

成華區地質屬成都市平原地質結構。區域系軸狀坳陷構造盆地,地質構造單元為“成都坳陷”,是在中生代坳陷的基礎上新生代再次陷落形成。東緣為龍泉山斷裂帶,屬龍泉山脈延伸地域;西緣為龍門山斷裂帶,中間陷落為盆地,底部基石為白堊系灌口組地層。盆地底部堆積大量第四系鬆散物質,以冰積物和冰水沉積物為主,組成砂卵礫石,構成平原的主體物質。伴隨着河流發育的衝擊作用,沉積大量泥沙與粘土,覆蓋在平原上部。成華區地層除青龍鄉石嶺村的磨盤山與龍泉山脈相連外,其餘地層均以冰積和冰水沉積物為主,組成沙卵礫石,構成成華區主體物質地層。 [51] 
成華區境內地質構造主要有三類:平地為覆蓋着第四紀鬆散堆積物;淺丘階地分佈雅安礫石層與黃棕色成都粘土;山丘為第四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紅色砂岩、泥岩構成。地下水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和基岩裂隙水。境內西部受龍門山、東部受龍泉山活動性斷裂帶的影響,且受地震波及,基本裂度為7度。 [51] 

成華區水資源

成華區地處都江堰自流灌溉區,水資源豐富,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兩部分。區域內地面徑流由降雨形成,2021年總徑流量為4712立方米,過境河流有錦江、沙河等,無徑流站。此外,區域淺層地下水主要為白堊系灌口組溶孔溶隙裂隙潛水和白堊系砂岩裂隙孔隙層間水兩大類。前者主要分佈在保和鄉、青龍鄉、龍潭鄉等地的岩石風化帶中;後者主要分佈於龍潭鄉灌口組地層下的白堊系關組砂岩中,這兩類水均屬中等富水地段。全區地下水天然存量豐富,年可開採水資源總量為4140萬立方米。 [52] 

成華區氣候

成華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終年温暖濕潤,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常年平均氣温16.2℃。全年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00~1300毫米,年內降雨分配不均,呈現春旱少雨,秋天降温快且多連綿雨,冬季乾旱,温暖多霧的氣候特徵。日照偏少,年平均日照1228.3小時,太陽輻射量為90.94千卡/平方釐米,屬全國低值區。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既能滿足冬季耐寒作物的熱量要求,又能滿足喜温作物如水稻、玉米和辣椒、番茄、黃瓜等蔬菜及其他植物對熱量的需求。

成華區水文

成華區水源屬岷江沱江水系,地處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豐富。沙河、府河、東風渠縱橫交錯,水量充沛,區域內有眾多溪溝,境內無徑流站,地面徑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平原區徑流深441毫米,徑流係數0.466,徑流模數44.1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徑流深385毫米,徑流係數0.407,徑流模數38.5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年總徑流量4712立方米。降雨時間分配不均,6~9月份徑流量佔全年的77.12%,故年地表水徑流大部分作為河川徑流排走。

成華區土壤

成華區土壤肥沃,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黑色石灰土、黃棕壤、暗棕壤等多種土類,其中第四系黃色沉積物和白堊系上統沙泥岩風化物等發育形成的姜石黃泥水稻土、姜石黃泥土、紫色土為主要土類。成華區土壤中廣佈黏性土層,土層深厚,土壤有機含量佔50%以上,適宜各種作物生長。

成華區自然資源

成華區水資源

成華區地下水天然存量豐富,年可開採水資源總量為4140萬平方米,其中平原區可開採量為2750萬平方米,台地區為1390萬平方米。部分深度為200~300米的深井水質較好,生化指標均達飲用標準。天然補給總量為7943.8萬立方米/年,其中河流滲入量5395.03萬立方米/年,在淺層地下水天然補給量中占主導地位,渠系滲入量為1050.28萬立方米/年。 [5] 

成華區生物資源

成華區生物資源種類多樣,動植物種類近10綱、百餘科,其中魚類有錦鯉、澎澤鯽等70多個品種,另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品種。種植業品種類型豐富,有蔬菜、果樹、花卉等。林業屬典型城市林業,天然植被茂盛,栽培植物上千種,有不少掛牌的古樹名木,如紅豆樹、香樟、銀杏、楠、青楓、柏、黃桷樹等。 [50] 

成華區自然災害

成華區內自然災害以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和地震等地質災害為主。 [54]  2018年成華區“7.11”大暴雨,持續時間和降雨強度歷史罕見,據氣象站監測點位統計,最大雨量點位為熊貓基地監測點,24小時累計降雨量達214.7毫米,據查為成華區區域範圍自1968年(50年)以來最強暴雨。 [53] 

成華區交通運輸

成華區鐵路

截至2017年,成華區擁有3個客貨集散樞紐,即成都北站(緊鄰成華區)、成都東站、成都新客站;4條高速路起點,即成綿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成都第二雙流機場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4條客貨鐵路,即成綿樂城際鐵路成渝鐵路達成鐵路成昆鐵路 [1] 

成華區公路

成華區已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為支撐,次幹道、新社區道路為補充的路網布局。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快速路、主幹道與中心城及周邊其他區縣進行快速聯接,對內主要通過服務性主幹道、次幹道以及支路實現縣與鎮、鎮與鎮、鎮與村、村與村的交通聯繫。
四川電視塔
2019年全年境內公路總里程54公里,其中:等級公路(含一、二、三和四級公路)54公里,高速公路7.9公里,公路客運量955.8萬人,公路貨運量380.1萬噸。公路貨運週轉量84331萬噸。

成華區公共建設

成華區“軌道+公交+慢行”交通體系基本形成。2022年末,成華區內有公交車路數195路,年末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1520輛、實有出租汽車595輛。 [55]  此外,成華區內有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途經轄區,線路呈四縱兩橫一環佈局。 [56-58] 

成華區人口

截至2022年末,成華區常住人口140.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61萬人,城鎮化率100%,户籍家庭總户數325152户,户籍總人口842957人,比上年增加13181人,户均人口為2.59人。户籍人口中:非農業人口842957人,無農業人口;男性人口為415818人,女性人口為427139人,性別比為97.35:100。 [43] 
成華區民族以漢族為主,佔總人口的95%以上,其他民族按數量依次為蒙古族、回族、藏族、彝族、滿族、土家族、羌族等。
截至2023年末,成華區常住人口141.21萬人,較2022年增減幅度0.9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較2022年增減幅度0% [84] 

成華區經濟

成華區綜述

2022年,成華區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136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2021年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03億元,同比增長11.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22.7億元,同比增長9.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37.8億元,同比增長3.1%。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55.5%、44.5%。三次產業結構為0:38.42:61.5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7195元,增長4.2%。全區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444.1億元,同比下降0.4%,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2.6%。 [43] 
成華區

成華區第一產業

2022年,成華區實現農業總產值579萬元,同比增長16.8%,其中:種植業579萬元,同比增長16.8%。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95畝,較上年增加3畝,其中:蔬菜面積695畝,較上年增加3畝。全年主要農產品產量中:蔬菜1316噸,同比增長11.5%。全年化肥施用量8噸,同比下降20.0%。全年農村用電量2561萬千瓦時,同比減少3.3%。

成華區第二產業

2022年,成華區全口徑工業增加值完成515.6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99.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33.6%;營業收入1010.1億元,同比增長5.9%;實現利潤總額133.3億元,同比增長36.4%;企業虧損面38.2%。
2022年,成華區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76.3億元,同比增長6.6%。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竣工產值573.4億元,房屋施工面積2251.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478萬平方米,房屋竣工率21.2%。

成華區第三產業

2022年,成華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5億元,同比下降3.0%。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516.9億元、同比下降1.5%;餐飲收入87.6億元、同比下降11.0%。限額以上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零售額8.3億元,同比增長23.0%;限額以上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餐飲收入0.3億元,同比下降1.9%。
2022年,成華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98565萬美元,同比增長11.3%。其中:出口總額193318萬美元,同比增長13.0%;進口總額5247萬美元,同比下降28.9%。當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2.8億元。
2022年,成華區旅遊人數共2316.70萬人次,同比下降1.35%。其中:海外遊客人數(含一日遊遊客)1.2萬人、同比增長34.8%,國內旅遊2315.50萬人、同比下降1.37%。全年旅遊收入總額達322.03億元、同比下降2.22%。 [43] 

成華區社會事業

成華區科技事業

2022年,成華區專利申請數2838件,同比增長1.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990項,同比下降0.3%、發明專利授權量561項,同比增長4.7%。

成華區教育事業

2022年,成華區小學28所,在校小學學生總數69110人,專任教師4119人;普通中學25所,在校學生總數31417人,專任教師2656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在校學生總數6734人,專任教師35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成華區文化事業

2022年末,成華區擁有劇場、影劇院40個,體育場館13個,博物館4家,縣級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579千冊,有線廣播電視入户率達100%。

成華區體育設施

2022年,成華區已有體育場館13個,建成體育場地3759個,其中全民健身路徑點位1039條,乒乓球場437片,籃球場378片,小運動場346個,步行道240個,羽毛球場159片。 [55]  此外,成華區舉辦多場體育賽事,包括全國乒乓球“業餘球王”總決賽暨全國業餘乒乓球錦標賽、最強乒團·中國業餘乒乓球團體賽總決賽、2022—2023中國飛盤聯賽 ·總決賽、2023年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2023中國家庭自行車健康營暨第三十三屆楊桂林家庭自行車賽等。2022年,成華區舉辦“北斗杯”全國青少年體育大賽等體育賽事596場次,其中全民健身主題系列活動567場次,賽事活動29場次。

成華區醫療事業

2022年,成華區有衞生機構863個,其中:醫院4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8961張。醫院、衞生院技術人員12431人,其中:職業(助理)醫師4724人,衞生疾控人員102人。

成華區社會保障

2022年,成華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71768人,其中:在職502964人,退休68804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243人;我區城鎮職工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57.18萬人、34.55萬人、29.7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2%以上。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4.65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人數25.12萬人。 [43] 

成華區城市建設

2019年末,成華區轄區行政區域土地面積109.3 平方公里,建成區土地面積85.52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面積78.65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面積7.75平方公里。

成華區環境保護

2019年,成華區全年優良空氣天數278天。城市區域噪聲晝間54.8分貝,受理環境投訴案件數519件,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數41起,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率76.2%。

成華區歷史文化

成華區飲食習慣

1、温鴨子
温鴨子創始於清光緒三十一年,迄今已逾百年。 [59]  其製作結合四川飲食特點,形成特色鮮明的美食品牌,製品用料考究,採用傳統手工製作技藝烹製而成,共計12道工序。 [60]  整個製作過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屬天然綠色食品。2016年12月,“温鴨子”技藝入選成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61] 
2、菜根老罈子
菜根老罈子將去骨鳳爪、豬耳片進行煮至八分熟放入老壇,加入卞氏自制泡菜水、青筍條、黃瓜條、紅蘿蔔皮、西芹條等泡製6—8小時。每份都用特製泡菜罈子盛裝,鹹酸微辣,蒜香味濃,開胃爽口。 [62] 
3、冷鍋魚
冷鍋魚,用活魚現殺搭配秘製佐料,在後廚製作好之後,再放入火鍋中端上桌。既可以保證魚肉完整不易碎,又能保留冷鍋魚獨特的鮮香,蘸上特製醬料,魚香味兒混着着辣椒油的味道在口中炸裂。 [63] 

成華區節日習俗

“鳥米粿”節是由成華區龍潭街道打造的年度性客家文化盛會。龍潭寺是東山客家人的傳統聚居區,這裏90%以上的居民都是“湖廣填四川”時遷移至此的客家人後代,其生活習慣、日常方言都有着厚重的客家印記,是成都客家文化的尋根之地,客家文化也是龍潭片區最為厚重的文化資源。 [64]  龍潭街道為展示和傳承客家文化,以鳥米粿來展現客家人堅韌、勤勞、勇敢、奮進為主題。 [65]  節日活動包括客家傳統鼓陣巡遊、傳統客家歌舞、服飾走秀、客家農耕物品展、現場製作傳統美食鳥米粿等。

成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止2023年,成華區共有省、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個。其中省級項目3個、市級項目6個、區級項目1個。區內現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1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2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優秀實踐單位1個;市級非遺傳習所1個。 [66] 
1、鋦瓷技藝
鋦(jū)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修復的技術。鋦瓷技藝為全手工製作,工藝上吸收傳統鍛銅工藝的技法,增加鑲邊、做件、包口、雕花刻字等裝飾;使用金銀等貴金屬材料進行平鋦敲花、貼鑲嵌等手法進行裝飾。2019年4月,經成華區積極扶持,王培波鋦瓷藝術工作室在二仙橋街道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掛牌成立,鋦瓷技藝開始與成華區結緣。 [60]  [69] 
2、成都麪人
成都麪人是用麪糰捏出各種造型的人物、花鳥和動物的傳統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為成華區文化館。材料以麪粉和糯米粉為主,配以色素等輔料,利用捏、壓、剪、挑、粘、接等手法塑形,用刀、木梳、撥子等工具進行點、切、刻、劃、抹雕琢而成。成都麪人作為天府之國較為獨特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因其獨特的民俗文化景觀,具有較高的審美及收藏價值。2011年6月,成都麪人入選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現有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人。 [67] 
3、四川評書
四川評書又稱白話演説、評話,是四川省傳統曲藝劇種之一,項目保護單位為成華區文化館。道具僅一張桌子、一把扇子、一方醒木。表演者用四川方言夾議地講説故事,表演程序為先念一段“定場詩”,或説段小故事,然後進入正式表演。通過敍述情節、描寫景象、模擬人物、評議事理等藝術手段,表現歷史及現代故事。內容題材豐富,包括生活、時政、歷史故事、傳説故事等。由於書路和表現手法的不同,有“清棚”和“雷棚”之分。作為四川最有影響力的曲藝種類之一,其具有巴蜀文化的地域特徵,對傳承四川文化,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傳播人文情感和社會價值觀,具有重要價值。2014年6月,四川評書入選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68] 
4、裘衣製作技藝
裘衣製作工藝是一種手工製作傳統服飾的技藝,以人工飼養的牧羊狗皮、羊皮、狐狸皮、兔皮等天然的皮毛為基本原料,配以絲綢、棉布、錦緞等輔助材料;主要分佈在成華區龍潭寺一帶,生產工序近30道,如毛皮的硝制、草鹼除味、除油、定型等,每一道工序都必須手工操作。2008年12月,裘衣製作工藝入選成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70] 

成華區文物古蹟

據統計,截止2022年,成華區有文物保護單位1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全區有一般不可移動保護文物25處。 [71] 
1、成都量具刃具廠大樓
成都量具刃具廠大樓位於成華區桃蹊街道。1956年蘇聯向中國提供156個援建項目,在哈爾濱建有量具刃具廠,主體建築為歐式,紅磚牆體,稱為“紅樓”。隨後在成都市北郊選址原樣復建,1958年竣工投入使用。紅樓坐東朝西,建築面積3575平方米。中間為樓梯間,方形,底面積64平方米,兩層,中部四層東西面出檐。上部兩層為六角塔樓,每面均開有圓拱花窗,寶瓶頂。樓梯間北部相連為三層高車間,內置各種設備機械。作為成都東郊標誌性和中蘇關係見證,成都量具刃具廠大樓保存狀況較好。2007年,成都量具刃具廠大樓入選第七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72] 
2、成都機車車輛廠厂部
成都機車車輛廠厂部大樓位於成華區二仙橋街道。成都機車車輛廠建於1952年,是中國500家交通運輸設備製造企業和鐵路機車車輛工業大型骨幹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南車集團唯一的電機制造基地。其厂部大樓為仿蘇式建築,磚木結構,大體呈“┷”狀分佈,總佔地面積為693平方米。2012年,成都機車車輛廠厂部大樓入選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73] 
3、孟知祥墓
孟知祥墓位於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石嶺社區磨盤山南麓,是五代後蜀皇帝孟知祥與其妻福慶長公主的合葬墓,史稱“和陵”。孟知祥墓坐北朝南,由甬道、主墓室與東西兩耳室組成,是唐五代時期精湛建築技術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寶貴實物見證,也是研究唐五代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1980年,孟知祥墓入選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4-75] 

成華區特色特產

成華豆瓣醬主產地位於成華區八里莊釀造廠, [76]  產地傳統豆瓣釀製已有幾十年歷史,豆瓣產品用料考究,以上等鮮紅辣椒、一流青皮蠶豆、優質麪粉、精製食用鹽為原料,通過長期翻、曬、露精釀而成,用傳統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穩定。

成華區移民文化

秦滅巴蜀後,秦國、楚國、魏國移民遷徙入蜀,羊子山第172號墓,留下了楚國貴族的身影;“湖廣填四川”中,閩粵一帶的客家人遷徙到東山,帶來新的物種、食物。新中國成立後,160多家工廠落户東郊,伴隨工廠遷徙的,是十餘萬工業移民。成都是座移民城市,成華區更是移民的樂土,他們的年華紮根在這片土地上,把自己變成了成都人、成華人,天府文化也在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再生與涅盤。 [28] 

成華區風景名勝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一個專門從事瀕危野生動物研究、繁育、保護教育和教育旅遊的非營利性機構。基地位於成都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千米,有一條寬闊的熊貓大道與市區相連。 [6] 
北湖公園
北湖公園在成都市北郊約7千米磨盤山麓。是五代十國後蜀主孟知樣(874~934)陵墓。1971年發掘。墓型特殊,分墓道及寶城兩部分,全用青石砌成。墓道長12.5米,由青磚砌作步梯。
龍潭水鄉
龍潭水鄉風景區位於龍潭總部經濟城核心區域,佔地面積220畝,總投資約20億元,於2013年4月26日正式開街運營(無需門票)。
東郊記憶
東郊記憶原名“成都東區音樂公園”。2013年7月28日,成都東郊記憶正式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東郊記憶位於東二段外側,屬於原東郊老工業區的一部分,其前身是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也稱773廠,106信箱)。 [7] 
昭覺寺
昭覺寺在成都市北郊5千米。素有川西“第一叢林”之稱。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名建元寺,宣宗時賜名“昭覺”。宋崇寧年間(1102~1106)佛果克勤(宋高宗賜號圓悟禪師)説法於寺,複名昭覺。南宋紹興初年,敕改昭覺為禪林。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規模宏大,林木葱蘢,為成都著名古剎之一。 [8] 
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
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位於建設南路,佔地74畝,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是西南首座集工業文明歷史展示和文化產業為一體的利用舊廠房改造的主題公園式新型博物館。 [9] 
建設路
工業文明和現代時尚結合。建設路商業大街一環路入口處橫跨着一個巨型工業廠房行車架,鑲嵌着“建設路——1958”的字樣。人行道以黑、灰色花崗岩為主材,並佈置彩色玻璃加發光裝置,增加水景雕塑、沙河休閒小廣場。
玉雙路
玉雙路美食區是成都較早形成的美食區之一,也是成都城東地區餐飲酒樓最集中的美食街。玉雙路上聚集了眾多酒樓、火鍋店以及酒吧。
成都市動物園
成都市動物園與川西名寺昭覺寺隔牆相望,是經成都市編委批准的差額預算事業單位。30餘組各種造型新穎別緻的動物館舍散落於17.342公頃的綠樹、翠竹、花叢之中,共展出動物300餘種3000多隻。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動物園、全國十佳動物園之一。 [10] 

成華區友好交流城市

城市名
締結情況
日本國和歌山縣白濱町
2020年,雙方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在大熊貓共同研究、旅遊觀光、經貿、防災減災、青少年交流等領域合作。 [77] 

成華區知名人物

成華區部分知名人物代表
名稱
生卒年
簡介
範克瓚
1874年至1933年
號育齋,成華區龍潭鄉同仁村人。戊戌變法後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三民主義革命。1912 年,畢業於四川法政學校。1914 年,任省高等法院推事、法官。歷任江北、灌縣知事。後辭官到四川法政學校任教,不久擔任私立賓萌中學教務長、校長。先後參與本鄉範氏祠堂籌劃,創辦華陽私立範氏小學
戈壁舟
1916年至1986年
原名廖信泉,字耐難,後改名戈壁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戈壁舟歷任西北文聯創作室主任,陝西作家協會秘書長兼《延河》月刊主編,先後寫有《把路修上天》《延河照樣流》《三絃戰士》(三絃響錚錚)《巖上青松》《青松翠竹》《命令秦嶺讓開路》等詩作,後輯成《宣誓集》《我迎着朝陽》《登臨集》等詩集。1958年戈壁舟調四川省文聯任黨組書記等職,1980年任西安文聯第二屆委員會主席(1983年9月任名譽主席)
慈青法師
1912年至1978年
俗姓杜,名兆其,別名杜白,法號宗睿,成都市人,昭覺寺住持。歷任四 川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成都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四川省佛教協會會長,成都市佛教協會會長、名譽會長
貞意
1921年至2003年
俗姓葉,名榮生,成都市成華區青龍鄉人。成都市龍泉驛區石經寺第五十二代住持,兼任新都寶光寺首座、寶光寺第五十七世方丈和尚。歷任成都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會長,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會長,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委員
參考資料: [78-80] 

成華區榮譽稱號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佈,當選2018年中國百強區。 [11]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入選2020中國食品安全百佳縣市。 [12-13]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2020中國慈善公益百佳縣市、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14-16]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17] 
2020年6月9日,獲評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縣(市、區)黨委、政府。 [18]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排名86 [19]  ;入選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20] 
2020年6月29日,入選四川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21] 
2020年7月,入選2020中國秋季休閒百佳縣市;入選2020中國人際信用百佳縣市。 [22-23] 
2020年 9月10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排名第95位 [24] 
2020年11月17日,榮獲2020中國樓宇經濟領軍發展城區獎。 [25]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衞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6] 
2021年3月,入選“2020年四川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 [29] 
2021年3月18日,入選四川省第二批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單位名單。 [30] 
2021年8月17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2021年賽迪百強區”名單。 [32] 
2021年8月26日,入選第三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公示名單 [33] 
2022年7月,入選2022賽迪百強區,排名第85。 [36] 
2022年12月,中國信通院“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排名第100。 [41] 
2023年8月,入選2023賽迪百強區,排名第85。 [42] 
2023年10月,被命名為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49] 

成華區現任領導

成華區主要領導
機構名稱
職務
姓名
中國共產黨成華區委員會
書記
副書記
雷鳴、何興軒
區委常委
張明英、周敏、馮軍鄧旭劉嘉寧馬亞煒、唐勇、吳多平、何興軒
成華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主任
副主任
餘勝李宏坤、阮強、何豔紅、餘斌
成華區人民政府
區長
何興軒
副區長
劉詩倩、劉嘉寧、張旭偉、何特、吳瑜琳、劉虹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華區委員會
主席
周萬生
副主席
韓際舒、鍾萍、徐宏、鄒平、陳英
秘書長
參考資料 [27]  [34]  [39]  [44-48]  [81-8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