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獨立時代

(1994年楊德昌執導的電影)

鎖定
《獨立時代》是一部由楊德昌執導的電影,描述一羣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富家女MOLLY、阿欽、清純少女琪琪和小明及和他們相關的人物,他們交叉追逐自己的理想和慾望,有離奇的遭遇、荒謬的困境中,有人得福,有人遭殃。影片藉以描述這羣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對愛情、友情、自我認同的嚮往和處境,來展現這個急劇變動的時代。可以説,這是現代台北一部分人的生活縮影。
中文名
獨立時代
外文名
A Confucian Confusion
其他譯名
戀愛時代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原子影視傳播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台灣
導    演
楊德昌
編    劇
楊德昌
製片人
餘為彥
主    演
陳湘琪
倪淑君
片    長
128 分鐘
上映時間
1994年9月12日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獨立時代劇情簡介

小Bir(Birdy)向記者長篇大論創作理念,卻迴避抄襲Molly姐夫作品的提問,反讓老同學Molly協助解決此事。為此,Molly請助理兼好友琪琪跟姐夫洽談授權書,併為鞏固姐姐電視節目主持人形象,要求琪琪不得泄漏姐姐夫妻分居一事。
另一方面,Molly經營公司不善,希望未婚夫阿欽協助增資。於是財務顧問Larry以阿欽不在台灣的名義,至Molly公司評估增資可能性,並暗地邀對方外出約會。未料阿欽提前回台,約Larry見面。Molly發現Larry離開公司時跟員工小鳳眉來眼去,立即要琪琪解僱員工小鳳。
阿欽聽聞Molly有新戀情,請Larry探聽情人是誰。隨後Larry搭上Molly的車,原想與她約會,卻被揭穿小鳳是他情人,被Molly丟下車。惱羞成怒的Larry趁阿欽酒醉,遊説他將Molly公司收回。
琪琪因與人為善的性格,常在公司幫Molly收拾爛攤子,卻被説裝模作樣。適巧遇到男友小明父親的續絃二姨媽,對方想幫她介紹新工作,且為拉近男友與父親的關係,便答應晚上的飯局。然而小明與父親仍不合,飯後琪琪與小明更為了換工作而爭吵。
稍晚,小明到酒吧找公務員前輩立人,向他提及包商前來求情一事,請立人在公務上通融。在酒吧外,小明遇上剛失業的小鳳,一時迷惑地答應跟她回家,卻又被小鳳使計調離。原來小鳳的秘密情人Larry在家門口等候,兩人各懷鬼胎回家。Larry差點被小鳳識破自己與Molly的關係,反向小鳳探聽Molly的事,從而得知Molly與小Bir的傳聞。
隔天,小明主動約Molly吃午餐,並言明女友找到新工作卻因兩人情誼無法開口。Molly聽後假裝鎮定,但回到公司便質問琪琪有話不説。難以辯解的琪琪黯然離開。琪琪隨後到小明公司找他,兩人激烈爭執後分開。同時,立人為包商一事遭設計偽造文書並解僱,小明莫名成為陷害前輩的幫兇。
另一邊,阿欽擔心惹Molly不快,無法提出收回公司。Larry為了刺激阿欽,透露小Bir是Molly傳聞中的情人。耐不住性子的阿欽氣得爆打小Bir,一旁的Molly崩潰尖叫。
稍晚,小Bir以面試名義與琪琪介紹的小鳳調情。Molly一通電話約走小Bir,兩人在車上互罵對方。此時阿欽被電話中小鳳柔媚的聲音迷惑,一旁見此的Larry指罵阿欽並替他上樓談和解。剛好Molly開車返回工作室,小Bir一見阿欽嚇得腿軟,沒想到阿欽卻幫他制止暴跳如雷的Molly,小Bir與阿欽因而一拍即合。接著兩人先後上樓,後到的阿欽卻見Larry追打小Bir,反以Larry説過的話勸他冷靜。
和小明不歡而散的琪琪來到姐夫住所,這次不是為了商談授權書,而是心情鬱悶想看書。姐夫向她介紹自己著作《儒者的困惑》,講述孔子在現代世界倡導儒家思想卻被視為偽善,想離開又怕死。琪琪看書思索著自己的問題,直至Molly姐姐上門才離去。姐夫不願配合在記者面前裝恩愛夫妻,兩人互相指責各自價值觀的轉變。
同樣心情鬱悶的小明致電琪琪,但她的手機遺留在姐夫家。小明隨後到餐廳找父親,未等父親出現先行離去。小明回家見到Molly,對方因找不到琪琪宣泄情緒,遂向小明出氣。打罵之後兩人越靠越近。
琪琪重返姐夫家拿手機,卻見遺書,適巧姐夫回家並表示琪琪讓他選擇活下來。但琪琪無法接受突如其來的告白,搭車離去,姐夫在後追趕並撞上猛然停下的車。當司機與琪琪為誰的過失而爭論時,姐夫因兩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解釋而豁然開朗,悟出誠實才能突破真假,決定重新改寫作品。
Molly與小明共度一夜後,逼問對方是否愛自己,但小明不願回答,兩人不歡而散。
Molly一早回公司呆坐着,因琪琪誠實坦言想念而與之和解。之後阿欽緊張地向她提出解除婚約,Molly卻暗自鬆了一口氣,把公司讓給對方。
琪琪因小明父親心臟病發入院,才知曉小明離職,隨後在醫院兩人難得平靜地談話並相約之後喝咖啡。當電梯門關上再開啓時,門外的琪琪向門內的小明約喝咖啡,兩人緊緊相擁。
獨立時代 獨立時代
[4] 

獨立時代演職員表

獨立時代演員表

獨立時代職員表

出品人 孫大偉
導演 楊德昌
編劇 楊德昌
攝影 黃嶽泰、張展、李龍禹、洪武秀
剪輯 陳博文
錄音 杜篤之
展開
以上參考資料: [1]  [4] 

獨立時代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獎項
獲獎方
結果
1994年
第47屆戛納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楊德昌
提名
1994年
最佳男配角獎
王柏森
獲獎
最佳女配角獎
金燕玲
獲獎
最佳原創劇本
楊德昌
獲獎
最佳影片
楊德昌
提名
最佳導演獎
楊德昌
提名
最佳女主角獎
倪淑君
提名
最佳攝影獎
黃嶽泰, 張展, 李龍禹, 洪武秀
提名
最佳剪輯獎
陳博文
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
姚瑞中
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獎
楊德昌,蔡琴
提名
最佳原創音樂
李達濤
提名
最佳錄音獎
杜篤之
提名
注: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3] 

獨立時代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AtomFilms [美國]
發行公司:Cine Qua Non Films [日本] (Japan)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加拿大Canada1994年9月12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獨立時代幕後花絮

工科學業出身的楊德昌,頭腦中對於戲劇結構的判斷與編排,是極具邏輯性與創造性的。在《獨立時代》(1994年)中,他又製造了用“神經喜劇”的形式,作為嘲諷現代社會人性百態的電影手段,這樣灰色的影像在寫實的視覺體驗中展開,將一種切入式的情緒帶進了觀眾的思想觀裏,一瞬間,有人煩躁、有人慨嘆,讓電影的話題性以放射的形式向諸多人性觸覺去延伸。《獨立時代》是一部萬花筒式的作品。在影片中,楊德昌繼續了他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裏對於“宏偉敍事”的愛好,羅列了差不多“一打”排名不分先後的主要角色,勾勒了一幅交響樂般繁複和百科全書式龐雜的眾生畫卷。同學、朋友、同事、幕僚,官場、情場、生意場,婚姻、婚外情、同居,文化經營事業、演藝圈、政府部門……一口氣看下來,觀者似乎又掉進了《鏡花緣》一般的萬象世界,認識着不同的面孔、不同的人,在他們不同的偽裝下認識着這個不同的世界。 [2] 

獨立時代影片評價

獨立時代媒體

《獨立時代》:一部試圖偉大的電影
在帶着《獨立時代》前往康城參賽之前,楊德昌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裏面説道,“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我們’,迄今西方尚未有緣一識的我們那最隱私的一面。”這樣的表白極容易讓人聯想到所謂的“他者印象”——出現在權力關係、支配關係和霸權關係中的羅曼司、異國情調、美麗的風景、難忘的回憶、非凡的經歷,或者是東方之壯麗、殘酷和縱慾。當然,楊德昌在這裏不是投合,而是自省。在他看來,文化立場的差異性後果不僅沒有帶來多元的豐富,反而在交流中設置了透明的過濾柵欄。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東西雙方自我反省的努力必須是相互的,沒有這種雙方自我檢討的努力,一切文化的交流及溝通都將毫無意義。這部電影,代表了我在東方的這一半世界裏,向這交流溝通的努力付出一己之責。”
這樣的宏旨大意對於一貫嚴肅的楊德昌來説,並不顯得過分。相反,倒是影片的“活力喜劇”風格有一點異樣。事實上,在此之前的“台北三部曲”,《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和《恐怖分子》,以及後來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確可資證明他是台灣地區最優秀的導演之一。而《獨立時代》的審思姿態則證明了楊德昌作為文化先鋒的敏鋭的感受性責任心。在臨行康城之前,他慷慨而悲壯地宣稱,“這部電影談的是我的信念,不論最後我們賦予‘人’這個名詞是何等地定義,我都深信我們都屬於同樣的人類。如果不然,我們又何必拍電影?如果我們的思想不能在共同的基礎上交流,國際影展還有什麼意義?”可惜《獨立時代》無功而返。
這種遺憾當然不能代表什麼,但《獨立時代》的確只是楊德昌的一部試圖偉大的電影。

獨立時代影迷

《獨立時代》:台北版的“清明上河圖
台北是一個現代的大都市,在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他們的生活面貌是什麼樣子的?我不可而知。自從台灣想從中國分裂出去開始,我對台灣便沒有什麼好感。但是,畢竟都是中國人,在經濟高度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在生活或工作中都面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台北人的生活,或許是我們一個很好的參照對象。而把他們生活展現給我的,便是楊德昌。
對於台灣電影,我以前不怎麼了解,只是覺得他們的文藝片拍的有唯美和人性的感覺。除了候、楊和李三位大導演,其他的導演我幾乎不涉獵。可是,我最喜歡的楊德昌導演已經去世了。
在眾多電影中,楊德昌的電影卻是我每每回味的對象。《獨立時代》是他1994年的電影,我已經看了多遍,之所以沒有寫一些感想之類的話,是因為我似乎覺得自己並沒有完全明白很多東西,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覺得有必要先將我現在的一些感悟記錄下來,因為,記憶會隨着時間而發生某種偏差。
看了楊德昌的《一一》、《麻將》,再回過頭來,看他最早的電影,才發現他先前的作品一樣的精彩,只不過在敍事風格上更為寫實。而我把《獨立時代》也概括為台北版的“清明上河圖”。
在90年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經濟實力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與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經濟貿易帶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因此,也帶來了文化上的衝突。台灣自從離開大陸後,他們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一直都沒有中斷,而這一點似乎是大陸所不能及的。在古典思想和現在思想的激烈對抗下,在金錢和內心的激烈比拼中,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獨立時代》似乎給我們了一些參考。
影片開頭引用《論語》子路篇中一段:子適衞,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大體意思:孔子衞國去,冉有是作為隨從並駕車。孔子到了衞國看到人很多就發了一句感慨:“人真多啊!” 冉有就問:“人多了以後,應該如何啊?”孔子就説:“讓他們富起來了!” 冉有又問:“人富了以後再如何啊?”)不過在這裏,楊德昌省略了孔子的話:“教之。”
戀愛時代 戀愛時代
然後緊跟着,字幕上就是“兩千多年後,台北在短短二十年間變成世界上最有錢的都市。”這兩段話連起來,那麼影片所要描述的故事自然就很清晰了。台北就是那個衞國,可是誰是孔子?
隨後,一個“電影導演”的自白,更像是楊德昌對自己的“嘲諷”。話語中由電影到政治,把整個台灣的政治環境用簡潔的話進行了概括。“大同世界”這四個字,讓我想起了鄭智化的《大國民》。其實,台灣的政治從來都是一鍋粥,從來都是搞一些笑話出來。也正因為如此,一個地區的政治亂了,人自然亂了,有了錢又能如何啊?
片名的英文似乎告訴了我們:智者的困惑。那麼楊德昌現在正想用自己的鏡頭去解答這個問題。因此,從一開始,我就覺得楊德昌的這部電影就要完成這樣一個目的:他想讓我們在富裕之後有所考慮,找到自己繼續生活的動力。而不是像《麻將》中那樣: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都是靠別人告訴他。
在這幅巨大的“清明上河圖”中,生活着這樣一羣人,我們似乎在他們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發現我説的越多了,越是畫蛇添足,我於是將每個影片段落的標題貼了出來。有的話説多了就失去了它的意義,而真正的樂趣在於各人的理解。
其實,看這樣的電影,我的心是沉重的。在這樣的人之間,我不但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困惑。而如何將這樣的困惑的生活化解掉,我只有自己去體驗。
任何事情都是靠自己走,電影只是一種參考,就如書籍一樣。而“清明上河圖”也只能作為一種借鑑。其實,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孔子”,而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我並沒有找到最後的答案,因為很多東西根本沒有答案。就借用孔子的“智者不惑”來説吧,我們必須為自己找個理由活下去,做一個“智者”,這樣才會沒有太多的困惑。(作者:四少)
台北眾生浮士繪,牯領街的少年已經長大,鈎心鬥角依然繼續。
這是一部浮世繪式的作品。台北十多名白領、藝術家、大款輪番出場,排名不分先後,同學、同事、同黨,官場、情場、商場,婚姻、愛情、同居,政治、娛樂、文藝……紛紛上演着不算故事的故事……
本片支線甚多,像是要刻意擾亂觀眾一樣。主線安排富家女Molly(倪淑君)嫁給家財萬貫的阿欽,他們的婚姻鞏固了兩家的事業關係。但個人方面,Molly的人際關係並不順利,而阿欽一直嚮往的只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琪琪(陳湘琪)是Molly的好友,也是她的得力助手,琪琪剛拍完她第一個電視廣告,她的面孔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廣告產品卻沒有人記得。琪琪的男友小明是初出茅廬的公務員,他與主任(金士傑)和好友立人的關係面臨崩解危機,這是否影射台灣政壇醜聞,則待觀眾領悟。
這是一部萬花筒式的作品。裏頭,當代台北城裏十名白領青年輪番出場,演出一台千絲萬縷的人情鬧戲。楊德昌繼續了他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裏對於“宏偉敍事”的愛好,羅致了差不多“一打”排名不分先後的主要角色,勾勒了一幅交響音樂般地繁複和百科全書式地龐雜的眾生畫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