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應和會館

鎖定
應和會館,原名應和館,為新加坡客家氏族會館之一。創立於1822年,即新加坡開埠三年後,是新加坡第一個客屬團體,僅次於寧陽會館,為新加坡歷史第二悠久的地緣性華族社團。
根據文史資料記載,應和會館是由劉潤德等人集合同鄉出資興建的。建立會館的目的在於團結鄉人,聯絡感情和謀求共同福利。 [1] 
1998年被列入保留古蹟。
中文名
應和會館
佔地面積
2000 平方英尺
類    別
宗鄉會館
地    點
新加坡直落亞逸街98號
竣工時間
1822年
館藏精品
手製品匾額,《紅梅圖》

應和會館會館簡介

新加坡應和會館創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創始人為劉潤德等(它是當時嘉應五屬(梅縣、興寧、五華、蕉嶺、平遠)旅新加坡華僑之社團),取和衷共濟之義命名。館址設於直落亞逸街98號。
應和會館創設後,主要活動有:(1)為嘉屬鄉僑謀辦各項公益福利事業。向當局購人荷蘭路、雙龍山地址,建有義山墳場1處,為嘉屬同鄉辦理喪葬事務。在雙龍山興辦醫院1所(後因繼起無人等原因而停辦)。(2)創辦學校,開展華文教育。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創設新加坡第一所新式華校一應新學校。至1909年,又先後創設啓發、端蒙、道南3所華文學校。民國14年(1925年),為解決荷蘭路雙龍山嘉屬同鄉子弟就學困難,利用義祠館舍加設應新學校分校1所。(3)積極擴展會務,團結聯絡鄉僑。1948年,會員人數由原來400人增至600多人,至1961年發展至2000多人。
1963年5月5日,應和會館舉行建館141週年慶典,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高德根、南洋大學副校長莊竹林等應邀出席。應和會館設董事部、互助部。現任會長何煥生。 [2] 

應和會館建築特色

應和會館平面圖 應和會館平面圖 [1]
應和館本是單層建築,建於清朝道光3年即公元1822年,並於道光24年重新改建為兩層建築。基本上是中國南方(粵東) 的宗廟建築。當時所用木料一般是杉木。石材為花崗岩。應該是在粵東一帶採購,經由汕頭出海運來的。工匠方面則未有記錄顯示是來自家鄉或是早期移民。 [1]  館中最古老的手製品為一塊匾額,成於1846年
其建築為客家常見兩進三間(上廳、天井、下廳)格局。一進大門,一道古色古香的木質儀門,儀門上方掛着一塊紅底金字牌匾“聲教南暨”,正中掛着一幅鏡畫,裱着黃瓣紅蕊梅花。儀門背面,上方是黑底金字牌匾“源遠流長”,正中是一幅扇形紅梅圖。從儀門側進入,天井兩邊走廊的牆壁上掛着牡丹、梅花、松鶴等,均為中國畫、黑色鏤空木雕畫框,走廊上擺着古典中式木靠椅、小圓木凳。上廳正後方供奉着關帝,神龕上以繁複的木刻花鳥透雕為裝飾。
從儀門側上了二樓,二樓的下廳曰“嘉緣廳”,其兩側的棟架採取民居常用的穿鬥式營造方式,而二樓上廳兩側可見官式營造法所構建的抬梁式棟架。 [3] 

應和會館建築歷史

應和會館成立於1822年,是歷史悠久的宗鄉會館之一。當初從中國南來的嘉應人在直落亞逸街98號創立了應和會館。
會館曾重建與修復了五次,第一次重建是在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當時館宇破舊,會館領導人於是集資把它改建為現有的廟宇式兩層建築,館內18根石柱由中國運來。
到了光緒元年(1875年),館宇右側又建了"五城福地"一座,以安放先人神位。1980年 "五城福地" 因為擴寬道路而被拆除。
應和會館2011/2012年度董監事合影 應和會館2011/2012年度董監事合影
1948年會館領導人募集款項修建,第三次修復是在1963年,最後一次大規模翻新是從1997年開始在1998年竣工 [1]  ,花費70多萬新元,由時任會長的何煥生主持。
1998年12月18日,在整修工程完工後,新加坡古蹟保存局批准並宣佈將應和館列為國家古蹟,同時它也成了新加坡唯一還留在原址的會館。 [4] 

應和會館建築目的

應和會館服務源自嘉應(今梅州)一帶的中國廣東籍移民,在新加坡發展的早期,此會館為直落亞逸最早的建築物。最初,應和會館以"共奉一龕香火"的神廟形式出現。 [1]  協助族羣解決衣食住行等的基本生活問題。 [5] 
創立人為劉潤德等人設想將會館的功能由傳統救濟、協助的功能,進一步推展為連繫新加坡及中國原鄉的橋樑。會館協助新抵的客家人覓得棲身及工作之所,併為逝世的會員舉行葬禮。

應和會館建築構造

應和會館會館格局

會館內部 會館內部 [1]
建築物本身是兩進三間的格局。前為門屋,後為大堂。這格局是一般祖祠所用。由門屋的規模看來,應和館是具有相當高的規格,體型頗大,十分雄偉。 [1] 

應和會館會館外觀

會館外觀 會館外觀 [1]
會館的正面以兩根碩大的石柱撐着,建築的規模顯得壯大。 [1] 

應和會館會館大門

會館大門 會館大門 [1]
原莊的硃紅色兩扇杉木大門尚保存完好, 兩側各有供拜天公時插香用的吉祥物。左右各一,上端是花瓶一一象徵平安,下端是蝙蝠一一象徵福氣。門板是由整塊花崗岩砌成, 十分巨大。 [1] 

應和會館會館前屋

會館前屋 會館前屋 [1]
一進大門,便見一扇擋中或儀門,具有 遮擋外面望內的視線。唯有大節日時,便會 大開中門,以迎賓客。 [1] 

應和會館會館大堂

會館大堂 會館大堂 [1]
一進大堂,正後端是關公神台,神台是石做的。一般的神台都用木料做成,石做的倒是少見。 [1] 

應和會館會館梭柱

梭柱 梭柱 [1]
正中央的四根花崗岩柱子呈梭狀,上下兩端較細,中端較粗。這種梭柱流行於宋朝 時期,到了明朝及清朝,在中原已不流行。 一般上是用木料做成的,用花崗岩則較為罕 見。 [1] 

應和會館會館樑架

樑架
樑架(2張)
房子的樑架支撐着沉重的瓦頂。民間建築主要由兩類樑架構成。 一類是“抬梁式”用較大型的木構件,間距亦較寬。另一類是“穿鬥式”木構件體積較小,柱間距離較窄。大堂用的是“抬梁式”,這在中國一般上屬官式營造法。 [1] 

應和會館會館駝峯

駝峯 駝峯 [1]
駝峯託腳是各架樑之間的構件,用以承託上一梁首,又在梁首斜安託腳,稱為檁子,應和館用的是石獅。 [1] 

應和會館會館雀替

雀替 雀替 [1]
用在兩構件對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連接的強度,這裏用的是龍魚。 [1] 

應和會館二樓大堂

二樓大堂 二樓大堂 [1]
梁是承受屋頂重量的主要水平構件。上 一梁較下一梁短,層層相疊,構成屋架。最下一梁置於柱頭上與鋪作組合。這裏用的是 “抬梁式”是七架樑,屬於官式營造法。在樑架上可以看到“瓜柱”或稱矮柱,兩旁的矮柱有三層;最上層有畫卷,中層有牡丹,下層有簫。 [1] 

應和會館會館天井

天井 天井 [1]
中國建築一般是以四合院的形態,屋子中間總有一個天井,用以採光也是舉行祭祀的地方。會館的天井也有時能作為擺宴桌之用。 [1] 

應和會館上燈梁

上燈梁 上燈梁 [1]
共有三支,是當時祭祀時上燈之用。原來的木料較粗,在1999年重修時因訂不到原來大小的木料而改用較細的替代。檁子亦由原來的粗園形改為細一點的長方形。 [1] 

應和會館會館飛檐

飛檐 飛檐 [1]
傳統中國建築以木為材料,容易受到風雨的破壞。因此屋檐伸展出牆外比較遠,以起保護的作用。應和館亦不例外。為使屋檐伸出,便有一些斗拱或木構件使展出的屋檐得到支持。這些構件也成為裝飾的最好位置。應和館的構件也是採用麒麟及和合二仙為裝飾的。 [1] 

應和會館名稱由來

現任劉勝華 現任劉勝華
會館名字來源資料不多,但從第一次從修的碑記中可看出,“以利濟為心,不必計功德”凡事以“和”為貴,凡事應該“和衷共濟,大公無私”才能發揚光大,維持久遠。 [6] 
參考資料